顾子明的选书小技巧
2022-8-10 22:53:9 Author: 政事堂2019(查看原文) 阅读量:10 收藏

休息了一周,跟朋友喝了不少的酒,也在家闭门读了几天的书(重读基辛格系列),今天第一天正式复更,突然有点不知道写的什么。

索性分享一下读书中的感悟,跟大家聊一聊如何选书,如何从浩瀚的书海中,选择那些真正能够提升自己的来读。

选书的底层逻辑,就一条,判断作者的目的,判断作者是否在讨好你。

基于这个原则,有两类书要慎读,一类是名人传记,一类是畅销书。

尤其是畅销的名人传记,如果不是基于写作需要,要读的话也尽量要保持着批判的角度去读。

因为成功人士出传记,往往是为了品牌宣传,用讨好读者的方式,对自己包装。

从创一代和草根政客的普遍迷信度就知道,踩中历史进程的成功人士,普遍都不知道自己靠什么成功,他们出书的目的之一,就是将自己迷茫的成功“合法化”,编出一套让公众相信的理由。

编书的人会把灰暗的部分隐去,会扭曲事情的真相。再大量添加读者们认为应该有,但却不存在的那些美德,用于讨好读者和拉近关系,使得书中的内容和现实的情况有着巨大的鸿沟。

因此,模仿书中说的做法和思路,往往都会撞得找不到北。

同样,畅销书的写作目的,基本都是为了赚钱,因此也会主动迎合读者。

畅销书并不在乎真实的情况是什么,他们只需要写读者们愿意看的就好,越符合大众的心理,书就卖的越多,他们的出书本质是一种服务业。

尤其是那些出了很多本畅销书的作者,往往都是揣摩读者心理的高手,他们产出的内容也在不断强化读者已有的认知,将其牢牢地锁定为自己的忠诚客户。

抖音某种程度上就是畅销书升级版的信息茧房,如果长期盯着这类书来看,会不自觉的陷入到固执己见的深渊。

总之呢,名人传记和畅销书的本质,普遍在顺应读者的认知,努力的讨好观众,如果是学习其中编故事的能力,是非常好的标的,但是想要从书中学习成长,那么千万不要把他们当做指南。

譬如司马迁著《史记》时非常严谨客观,里面很多故事都发人深省,是应该花心思琢磨和学习的。但他在给项羽、韩信、李广“打广告立传”时,从艺术的角度堪称无韵之离骚,但逻辑上却漏洞百出,从写作的角度可以模仿,但若要模仿这三个人的行为准则,必会是人生路径的灾难。

好了,畅销书和名人传记这俩最热门的都被我Pass,那么什么书是应该读的呢?

取代畅销书的,应该是被时间验证过的“长销书”。

如果一本书能有超过两代以上的拥趸,那么书中的内容一定是超越时代的,包含了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律。

譬如历史的长河中击败了同时代的一系列作品的“四大名著”,其丰富的内涵,就会令读者在每个年龄段读的时候产生不同的感悟。

取代名人传记的,应该是被第三方大牛记录过的“伟人语录”。

普通读者没有能力去甄别书籍内容故事的真假,但是作者同时代的顶级精英们不仅可以甄别,作为对话的对手方,也可以逼着作者也拿出压箱底的功力。

且不说记录了一辈子斗争的毛选,以论语孟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对话体,他们与君王名士们的对话记录,历经两千余年的洗礼,其统治地位仍然不可取代。

道理其实真的很简单。

无论是“长销书”还是“伟人语录”,他们的作者都不会去特意的讨好当时的读者(甚至当朝的君王),因为这些人的境界已经到了很清楚的看到了世界的运行规律,不在乎一时的利弊得失与认可,记录的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

畅销书和名人传记会给我们带来快感,但我们想要从书中获取营养和进步,还是要多读记录规律的“长销书”和“伟人语录”。



文章来源: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MzU1ODAwOQ==&mid=2650386957&idx=1&sn=49ac9e90763f23555bb11c314c637ec1&chksm=83344d1bb443c40dec5a70134d93229c28c38c1061bd9ec024b02f6b96df13f429ef8efb664c#rd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