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风雨兼程。从 1949 到 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 70 年。
每当我们回忆共和国的峥嵘岁月,总会想起那些发黄老照片和那些黑白双色的冰冷格调。然而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其实也有不少彩色影像供我们查阅,它们色彩逼真、画面鲜活,更加真实地还原了每一个大大小小的历史场景。
当我们拾起这些珍贵的彩色影像,依然能够清晰地触摸到时人的脉动与心跳,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蓬勃朝气,有时甚至会激动的热泪盈眶、惊觉往事并不如烟……
1944-1945:《飞虎队队员眼中的中国》
毋庸置疑的是《飞虎队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中的影像是非常珍贵的,要知道 1935 年美国的柯达公司才推出首批彩色胶卷——柯达克罗姆,而这本摄影集拍摄的时间仅仅在这 9 年之后。
作为一本由一名前援华飞虎队队员艾伦·拉森(Allen Larson)与威廉·迪柏(William L. Dibble)共同出品的摄影集,全书自然与二人的经历有关。
这是一部从小人物的角度来看 1944-1945 年这样的一个大时代的作品集,我们的民族经过 8 年浴血奋战,从抗日战争的局部反攻到打败日本侵略者光复国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最终实现了整个民族的解放。
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当时的中国人民,举国上下,民族自信心分外高涨。作为《开罗宣言》的缔造者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之一,二战前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已不可同日而语。作为当时的美苏中英四大国之一,中国也出现在了上海街头的海报当中。
在《飞虎队队员眼中的中国(1944-1945)》中,我们跟随着两名飞虎队队员的脚步,先后涉足昆明、重庆、成都、杭州和上海五个中国城市,感受镜头下「饱受侵略、艰难和痛苦折磨」后的中国人民最平常的生活。
这些照片在一个个彩色的小场景中折射出宏大的时代图景:1944 年作为大后方的昆明,从容走过刷着抗日标语海报城墙的民众;1945 年,浴血奋战了八年之后挂满胜利旗帜的「陪都」重庆、穿着中国军装的日军战俘,以及那个时代中普通民众的生活细节——在河水中洗澡的儿童、吃甘蔗的小男孩、劳作的农夫、锦江上的船工、西湖上的导游、苏州河边给客人洗头的剃头匠……
这当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战后的「陪都」重庆,照片中民众排队领取配给用水的场景。艰难的生活并没有阻挡民众匆忙的脚步,明媚的天空与嘴边挂着的笑容,是这些照片中经常出现的元素。每个人都在努力的生活,每一个人都表现出朝气。
100 多张照片再现抗日战争这个大历史下的小人物生活,也正是这些「小人物」书写了、也正在书写着我们的大历史。
1948:《Life》杂志
1948 年,Life 杂志上也发表了一系列彩色照片,和《飞虎队队员眼中的中国》不同,这时的摄影师将镜头对准了当时的北平(北京)。
这组照片几乎囊括了当时的整个北平城:鼓楼、正阳门车站、故宫、景山、颐和园、天坛、白塔、卢沟桥……另外,这组照片也难得一见地使用了广角和航拍,以至于现在回看起来仍能感受到几分恢弘大气。
作品的构图将北平(北京)这座古城的对称之美表现的淋漓尽致,一条漂亮的中轴线延伸到远方。
对于北平,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写下了这样的一段描述:「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句话用在《Life》杂志这组 1948 年的北平上也一点都不为过。这组照片的拍摄时间主要在秋季,雪后的故宫、草木枯黄的城墙、光秃秃的树林下行走的队伍,无一不在讲述当时的北平的历史图景——北平的最后一个冬天即将到来。
但即便在最黑暗的夜里也能看得见最亮的星光:拉车的车夫、市井上的小吃摊、溜冰的市民,他们依然在认真的生活。新的生活就在前面,中国即将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非常有意思的是,《Life》刊登的这组照片里有一张与飞虎队队员拍的恰好组成了一个主题——中国道路行车方向的改变。在飞虎队队员拍摄的战后重庆的街道上,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车辆靠左行驶,而在《Life》刊登这张照片中,正阳门前红色的条幅上写着「车马改靠右行驶」。可谓小照片中的大事件。
1949:《决胜时刻》x《开国大典》
1949 年 1 月 31 日,人民解放军接管北平城防务,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同年 9 月 27 日,北平改名北京。
1949 年 10 月 1 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如果你想了解这一时期的中国,9 月 20 日在全国院线上映的电影《决胜时刻》是个不错的选择。
导演:黄建新、宁海强
编剧:何冀平、黄建新、王青伟
主演:唐国强、刘劲、黄景瑜、王丽坤、秦岚、林永健、马天宇、张涵予、马晓伟、濮存昕等
职场好领导、热心牵线人、走心忘年交……影片在刻画一个伟大时代的同时,以不一样的视角再现了一代伟人的风采。截至 10 月 1 日,影片的票房已达 1.03 亿,成为年度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票房冠军。
不过影片结尾的彩蛋尤其值得关注——4K 修复版的《开国大典》。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开国大典曾经摄制过彩色影像,但是因为一场烟头引发的意外,胶片不幸没能保存下来,关于这段历史我们大部分时候所能看到的也仅仅是一些黑白画面。
而这一次,在现代技术的帮助下,这段历史终于得以 4K、彩色的形式重新出现在我们眼前,清晰的面容、响彻云霄的欢呼,无疑能够带来更强烈的身临其境之感和一种超越时空的震撼。事实上,也有不少人冲着这个彩蛋去影院观看《决胜时刻》的……
不过说起开国大典这个关键事件,还有一部影片也是绕不过去的——由李前宽 、肖桂云执导,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开国大典》。
导演: 李前宽、肖桂云
编剧: 张天民、张笑天
主演: 古月、孙飞虎、黄凯、邵宏来等
这部 1989 年上映的电影堪称一代经典,影片先后夺得第 10 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第 13 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中的最佳故事片奖,影片中特型演员古月饰演的毛泽东也给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于这部影片,很多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当属「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都应当考及格不要退回来,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做李自成。」今天回味起来依然能够感受到当时的那种历史使命感和自我警醒。
2019年,三维六度(北京)文化有限公司也对《开国大典》这部电影进行了 4K 修复,4K 版《开国大典》相较于 1989 版主要在画面、声音上进行修复,整体画面更加立体,声音也由原来的立体声转换为了 5.1 环绕声。
根据相关消息,影片将于 10 月 18 日在全国上映。
1949-1950:彩色新中国
新中国成立前后,苏联也派出了一支纪录片摄制组来到中国进行拍摄。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这些来到中国的苏联摄影师除了拍摄开国大典的现场之外,还前往北京、广州、上海、南京、杭州等地进行拍摄。
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苏联电影摄影师弗拉迪斯拉夫·米可沙(Vladislav Mikosha)。
围绕「彩色新中国」这一主题,我们目前可以看到的米可沙拍摄的作品就有 1000 多张。这里面有很多难得一见的关于开国大典的镜头,既包括对城楼上领袖们的人物特写,也有对长安街游行群众的群体写真,除了从天安门城楼上俯拍受阅队伍,也有从观众身后遥望城楼的视角。
当然米可沙的这组作品里必然也少不了反映中苏友好的照片,比如 1949 年 12 月斯大林 70 大寿时国内作为社会主义同好的一些庆祝照片。
除此之外,米可沙也拍摄了大量反映当时群众生活的照片,这些照片恰好与上面的提到的《飞虎队队员眼中的中国》和《Life》杂志中的照片构成一个非常值得玩味的前后对比。
《飞虎队队员眼中的中国》与米可沙镜头下的中国除了北京之外,上海也是一个重合度颇高的城市,感兴趣的话可以自行查找对比一下。
如果说对米可沙拍摄的这 1000 多张照片进行一下汇总,我觉得最有能够反映时代特色的应该是下面的这三张: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家底子很薄,但人民依然用无限的热情投入到国家恢复与重建之中。
1985-2005:《北京银矿》
关于北京银矿有一个传奇的故事:
托马斯·苏文(Thomas Sauvin)是一位在北京住了十年法国人,他从废品回收站的小马手中买回来了一些底片并把这些底片冲洗了出来,竟发现这里面有着不少反映北京市民日常生活的影像,涵盖从 1985 年到 2005 年整整二十年的时间。
这当中的很多场景对我们来说恍如昨日——或者说代入感很强、很容易引起共鸣。它们用斑驳的色彩讲述着那个时代普通人的生活故事,记录着最为平常的点滴市井生活,展现着旧时光中人们最为纯真且灿烂的笑容。
比如婚礼上的这些经典小游戏,至今在很多地方依然可见。值得一提的是那个时候结婚有新娘敬烟的风俗,这个「敬烟」风俗一度达到很夸张的地步,这一点在北京银矿的其他照片中也有体现。
娶妻之后很自然的就是生子,这些记录孩子们成长的照片也很有意思,比如很有年代感的体重秤。为啥我记得小时候还看到过用杆秤称的呢?
儿时的桔子汁味道也总是令人回味,那个时代夏天有冰浸桔子汁喝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北冰洋、美年达、可乐……
这一时间人们出行方式有了重大的改变,终于从自行车上的国度走向了车轮上的国度。像这种大梁自行车曾经我也有过一辆,在经历了数次跌倒之后,我已经娴熟的掌握「空里蹬」和「梁上骑」的技艺,而照片中的这种摩托车也是当时村里「摩登青年」们的必备。
长城、实达,那个年代常用的品牌,很 80 后对 Dos、Windows 98 应该都还有印象,而在那个年代,喜爱电脑的人一不小心就可以排出好几张 3.5 英寸的磁盘出来。
从自行车、电视机、电冰箱、卡片相机到电脑,生活中引以为豪的几大件在不停变化。生活品质的提升也见证了属于普通人的那一段美好时光,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整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都在不断向前发展。
相对于飞虎队队员艾伦·拉森、威廉·迪柏和苏联摄影师于米可沙,《北京银矿》是真正由中国人自己拍摄、最能反映平常生活、也最接地气的作品。我们不难看除这当中很多拍摄者都不是什么摄影大师,他们只是一个个平凡的普通人。
拍摄这些照片也许并没有什么高大上的初衷、也没有特定的宏大背景,他们只是和平年代最普通的人,想要记录自己生活中最出彩的一面。这些无意为之,成为了我们当下回顾那个时代最为鲜活的记录。
时光流逝,永不停歇。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重温这段共和国一路走来的足迹,流光溢彩,壮美华章。和着时代的节拍,祝愿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一往直前。
参考资料与延伸阅读
文章中提到的照片涉及城市如下图,感兴趣的可以对照着去查找了解相应城市的资料。
文章中相关图片可能会涉及到的知识点:
CCCP 指的是苏联,它是俄语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Союз Советских 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 Республик」的缩写。
苏联的国旗是镰刀斧头加一个五角星,即下图。
- 斯大林 70 大寿的具体时间是在 1949 年 12 月 21 日,根据这个可以大体判定相应时间点。
相关影像资料:
《1944-1945:飞虎队队员眼中的中国》
这本书在网上能够找到电子版,在豆瓣等网站上也能够找到相关的照片。单纯的就照片而言,网站上的照片质量比电子版中的照片质量要好,但是书中有相应的文字介绍,能够更直观的了解到照片前后的故事。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之下还是建议购买实体书支持一下。
《Life》杂志
杂志中提到的照片散落在网上的各篇文章里面,这是相关的文章供参考。
- fotomen网友「郑姗姗」文章《LIFE杂志:民国故梦,北平旧影》里面相关照片很多
- 知乎网友「复古摄影师g」的文章《民国彩色老照片,历史离我们如此之近》。这篇文章中的照片与前面提到的飞虎队队员拍摄的照片有重叠的部分。
- 网易网友「遗产君」的文章《美国《LIFE》杂志拍摄的 1948 年北京彩色老照片(下)》。这篇文章我只找到了「下」,没有找到「上」,有点遗憾。
《决胜时刻》x《开国大典》
关于这两部电影可以在豆瓣网、时光网、IMDB 上找到更多的介绍以及电影的海报,具体的不作更多表述。
米可沙的《彩色新中国》
关于米可沙的这一批相关的照片,网上的说法是来源于俄罗斯文化部。但是我在俄联邦文化部的官网网站上找了,没有发现准确来源,只看到他的本人的介绍。我推测这可能是俄联邦文化部的下属机构发布的。这里我还是把俄联邦文化部的网址列出来了,供俄语能力强的同学参考:俄联邦文化部 网站
这一批照片也可以通过网上下载到合集,在豆瓣豆友的相册中也可以看到其精彩部分。
- 豆瓣网友「震八方」的相册
- 公众号「外滩以西」的文章《Vladislav Mikosha 的彩色上海和飞虎队员的彩色上海 前后 4 年光景日月已换新天》。这篇文章把其中的老上海与之前飞虎队队员拍摄的老上海进行了一番对比,感兴趣的话可以点相关链接进行查阅。
- 关于其中的武器部分,miltalk 论坛有一段表述可以看一下。
1950-1985 马克·吕布
在这一段时间,有一个人也拍了不少反映当时中国的照片,数量不少而且影响颇大。这个人就是马克·吕布。遗憾的是我在网上找到的大部分都是黑白照片,彩色照片非常的少。
2012 年东方出版社曾经出版有《马克·吕布东方印象》一书,2015 年世界图书出版社·后浪出版发行有马克·吕布的《我见》一书。这两本书在豆瓣网上的评分都比较高,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看一看。
关于 马克·吕布,公众号「班门 art」的文章《马克·吕布记录过的年代里,我们的目光在哪里? | 影像》可以了解一下。
1985-2005 北京银矿
北京银矿相关的照片,大家可以在这些网站上一窥真容,也可以通过这些方式同作者进行一下互动。
- 北京银矿的 instagram、网站、微博
- 关于北京银矿,在网上也能搜到不少相关的文章,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比如这篇网易网友「旧书卷里的长安」的文章《直击 14 张被外国人珍藏的中国彩色老照片,那些被遗弃的回忆》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生活匆忙也别忘了驻足回望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sspai官方店铺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