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家收「熊孩子税」的餐厅来了!但问题真的解决了吗?
2022-10-14 12:6:39 Author: 爱范儿(查看原文) 阅读量:7 收藏

沉默是金这个成语在中国适用,它是张国荣的歌词:「是非有公理,慎言莫冒犯别人。遇上冷风雨,休太认真」。
这个成语在新加坡则同样适用,它是新加坡餐厅 Angie's Oyster Bar & Grill 开出的「吵闹费」账单,不懂这个词的孩子父母需要额外付 50 人民币。
餐厅征收「吵闹费」,孩子吵闹收 50
在这个水军遍地走的时刻,餐厅还是有必要看重自己在评分平台上的风评的。
新加坡餐厅 Angie's Oyster Bar & Grill 对于额外吵闹的孩子家长多收费这件事本身辐射范围也就是餐厅的原有受众,但是被一个愤怒的食客放到了评价网站后,全世界都知道了。
这个叫作 Rrrr12349 的食客没有被愤怒冲昏头脑,表示餐厅食物很不错,但这种特别的规定让他们感到了冒犯。
和我的家人(有孩子)去过几次 Angie 's,食物很不错。我们想再去一次,所以我们订了位,并表示我们要带孩子一起去。但 Angie 's 随后回复我们,告诉我他们不是一家儿童友好型餐厅,如果一个孩子「尖叫/失控」,将会收取「screaming child surcharge(儿童吵闹费)」,并且这种行为「不会被纵容」。
这是我们第一次被这么告知,我们在其他场合也收到过类似提醒。虽然我知道一个尖叫的孩子会打扰到其他客人,但我认为 Angie 's 可以采取更礼貌的方式,我被他的答复吓退了。
@Rrrr12349 的评价
据当地媒体报道,食客在预定时同样有要求餐厅提供儿童座椅后,接到了餐厅的短信回复。
回复中,餐厅表示自己并非儿童友好餐厅,所以没有婴儿座椅,同时询问食客是否需要放婴儿车的空间或缴纳儿童「吵闹费」。
对于顾客来说,这基本是婉拒了,毕竟不能提供婴儿座椅外,还告诉你孩子太吵需要收费。感到自己被冒犯的家长也自然被劝退,选择留下差评后再也不去。
餐厅信息回复
只是这个评价和餐厅的举措在经由舆论发酵后获得了更多关注,人们讨论着这个费用征收是否合理,同时旗帜分明地表达着观点。
Angie's Oyster Bar & Grill
在越来越多的声音中,餐厅也在评价网站上对于 Rrrr12349 的差评做出了进一步的回复。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收到越来越多的投诉。有食客投诉称孩子们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跑来跑去,或打扰其他桌子的客人。这是很危险的,因为服务员经常拿着热气腾腾的食物和锋利的餐具走来走去,同时这也是对那些希望在安静环境中用餐食客的不尊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和孩子的监护人进行沟通,通常他们都能很好地处理好这种情况。但我们偶尔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监护人什么都不做,但我们需要给投诉的客人解释这种情况为何出现。由于这些特殊经历,我们别无选择,只能施加「惩罚」来解决这种不幸的情况。
我们只要求所有客人相互尊重。不幸的是,我们遇到了一些用餐者,他们可能觉得自己比其他人更有资格被尊重。
强制执行这一政策让我们很纠结,但我们绝不打算减少任何客人的体验。我们寻求监护人的理解,照顾他们的孩子,我们的目标是为尽可能多的顾客提供愉快和难忘的用餐体验。这一政策并不适用于 99% 的客人,只适用于那些不尊重他人空间和体验的客人。
事件发酵后,餐厅的长回复
孩子「吵」的问题,存在了很多年
这是一个食客和餐厅都觉得自己很委屈的故事。
在食客看来,这像是自己的孩子突然被歧视了——尽管餐厅有礼貌,但对于儿童的不欢迎却已经显示出来了。而对于餐厅来说,新加坡本身密度极高,婴儿椅在阻碍本就有限的流通空间,为了给更多食客提供良好就餐环境做此选择不至于被指责,更何况餐厅并没有完全禁止儿童用餐。
餐厅甚至觉得这是一个存在即有用的规定。毕竟在实施这个规定的几个月里,它们其实并没有真的向客人收取「吵闹费」,不是不想,而是没有。在颁布这个收费项目后,带着孩子一起来就餐的家长都有注意让自己的孩子不打扰其他食客,餐厅噪音问题确实得到了改善。
餐厅认为吵闹费更多是一种提醒
只是有魄力做出这种改变,不惧客户言论的商家还是少数,大部分商家只能努力两面都好好沟通。
也确实有不少顾客很希望有类似的服务来帮助自己逃离童声喧哗的环境,至少从餐厅在全球评论平台 Tripadvisor 的评价上就能看出这一点。当地有不少食客在听说餐厅的这一举措后用实际行动表达了支持,餐厅最新的 6 条评论中 5 条都是食客对于安静、平静、适合成年人的赞许,剩下 1 条是对于这种政策的批评。
不同观点的人来到餐厅给出不同评价
餐厅可能已经是人们对环境忍耐度极高的地方了,比餐厅更需要安静的电影院和高铁、飞机还有越来越多和孩童吵闹相关的新闻。
高铁上孩子吵闹,乘客劝阻反被家长回怼:以后别生孩子
踹影院椅背家长被拘:当我们谈论熊孩子时,困扰在何处?
24 岁女生搭飞机遇小童喊足 3 小时兼踢椅背倡航班谢绝小童遭闹爆:没包容心
小孩在餐厅又哭又叫,家长被服务生劝导竟回「我有什么办法」
只能说,被小孩子吵闹打扰的从不只是少数人。而从这些新闻可以看出来,大部分人并非没有包容心,大家不会要求孩子的绝对安静,只是希望家长也能够适当介入这个过程,告诉小孩子们尽量降低音量,遗憾的是总有部分家长对此置之不理。
虽然大部分家长都会努力教导孩子在公共场合尽量不要打扰别人,但这部分过于吵闹且缺乏家长干预的孩子的故事总会在媒体上得到更多的传播度、讨论度。这就导致部分人多少有点「谈娃色变」,不仅不想生孩子,也不想和小孩子共处于同一个空间。
这甚至是一个难以两全的话题,人们想要安静的环境,但家长也有带孩子就餐、观影、出行的需求。
知乎上曾有家长提供过教科书一般的案例——两个家长不仅准备了小礼物送给了邻座乘客,还贴上了小纸条说明情况、提前致歉,更重要的是准备了诸多娱乐内容持续帮助孩子消磨飞机旅途的时光,很好地引导了孩子。
但对于今天大部分疲惫的父母而言,这依旧是个很高的要求。
更被看重的安静,更低的包容度
一旦提供服务的公司试图区分年幼客人和成年客人,就很容易面临歧视儿童、歧视有孩家庭的指责。
只是确实有越来越多人需要这项服务。
印度廉航靛蓝航空 IndiGo 在 2016 年就曾推出「机舱静音区」,规定客机上第 1 至 4 排及 11 至 14 排都禁止 12 岁以下小朋友乘坐,确保旅客不受打扰。同时,这也意味着和小朋友分隔开的座位已经被航空公司包装成了一个增值服务。
日本航空公司也曾在预定座位中推出一项提醒服务,当乘客携带两岁以下儿童旅行时,在选完座位后该区域会出现「儿童」的婴儿图标,提醒其他自助选位乘客哪边座位有婴儿。以此向顾客预警该座位可能会有些许未知情况,大部分人都表示这个服务很刚需。
在高铁 3 岁孩子吵闹却被家长回怼的新闻发酵后,还有很多专家建议设立儿童车厢,这是对孩子和成年人两方的保护。
不过虽然儿童车厢没有成真,我们也有专门的「静音车厢」。
2020 年 12 月 24 日起,中国铁路部门在京沪高铁、成渝高铁的部分车次试点静音车厢服务。乘客在该车厢内需要把手机调成静音或者关闭,如果需要接听电话或对话,需要离开车厢,听音乐等活动也必须佩戴耳机。
更棒的是「静音车厢」内的车载视频系统默认静音,自动广播音量设置在最高音量的 40% 内。就连高铁上常常逃不开的餐品小车宣传在进入静音车厢后也会自动停止产品介绍,营造安静的环境。
其实并非很高的要求,大部分人其实都能做到。这个车厢婉拒的是少部分外放、公放且并不觉得自己的行为不当的人,当然拒绝的还有行为尚无法自控的孩童。
只是相对新加坡餐厅真金白银的罚款,高铁静音车厢的处罚会温柔得多。对那些违反了静音的规定的旅客,乘务员首先会进行劝说,然后才是根据需求调换车厢,并不涉及处罚措施。
即便如此,这也是一个好评多多的车厢,无数旅客已经在请求推广了。
静音车厢的提示
今天的人们真的很需要安静,长期的环境噪声会干扰睡眠,造成失眠、疲劳无力、记忆力衰退等症状。就算没有长期的环境噪音,短期的这些声音干扰也很容易打扰人原本的计划——想要在高铁上睡觉,想要在旅途中完成工作汇报,想要在餐厅安静用餐。
这些都会被难以控制的儿童哭闹所打扰,当这些被打扰的人本身就距离孩童时期很远,同时自己家里也没孩子的时候,他们对于家长的困境也会少一些感同身受。当不同的群体之间没有交集,观念差异也会越来越大,对孩子吵闹的包容度也越低。
当然每个人都曾经是小孩,知道小朋友本身不容易控制,但哪怕家长愿意和孩子聊一聊,提出不满的人也会觉得收到了一些反馈。但要是家长说「嫌吵就别坐」或者「自己去坐私人飞机」这样的话,就完全是激化矛盾了。
当面对完全陌生的家长和孩子时,可能大部分人会希望有这样一个服务提供者出现,礼貌但强硬地对带娃顾客说一句:「注意音量哦!太吵要罚款。」

文章来源: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gzMTAwODI0MA==&mid=2652188307&idx=1&sn=d8f04e9a364229c1273de4fb752a8f97&chksm=9b63b80cac14311a76dc68b958039c1676910cb4ee9dd5b8e17b4dd2955c7ede4236a4fe265c#rd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