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2022 手机影像横评:iPhone锐化怎么救?小米徕卡强无敌?华为稳如狗?
同样的,这期的图文内容除视频文稿外我们增加了一部分注解。
其实要怎么做这期视频,在我脑袋里已经思考很久了。纠结的点是怎么能跟去年不一样?还有什么新东西可以讲?
坦率来说,单纯的旗舰机画质对比相信大家已经看了不少,只做这个我自己都不感兴趣,而 iPhone 的 local HDR 过了一年仍然是体验最好的(视频链接),虽然 vivo 和华为都有新产品跟进,但在场景覆盖上还差点火候,所以我大可以把 Mate 50 和 X80 Pro 拿出来跟 iPhone 对比,用杜比视界水一期,相信播放量也不会很差。
但我不想这样,相机效果的评价不能仅局限于亮不亮这一个维度,影调展现出的光影对比、颜色烘托出的氛围这些也都同样重要。而这也是今天这期视频的核心,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心目中好看的照片是什么样的。
大家好,欢迎收看两颗皮蛋的 2022 年度手机影像横评,我是初号。这期因为涉及非常多照片颜色的比较,我还是用杜比视界的格式进行制作,把屏幕带来的颜色差异尽可能排除掉,不能看杜比的朋友记得去合集里观看 SDR 版本,不然你们看到的画面可能都是偏暗的。
注:文中截图我都是基于 SDR 版本视频来的,受能力所限,并不能很好的还原到跟 HDR 接近的颜色效果,还请见谅。如果想要看到最原始的颜色和亮度,请大家看杜比视界的视频。
先来介绍下今天的比赛选手,第一轮为了搞明白小米 12S Ultra 的徕卡到底做的怎么样?我们拿出华为 P9 Plus、P50 Pro,还有 iPhone 14 Plus 作为参考,一共四台手机一起对比。因为视频比例的关系,同屏展示四组照片已经非常极限了,等淘汰一位选手之后,我们再把之前节目里用到的徕卡 M240 拿出来比一个复赛。
第二轮,我们加进 iPhone 14 Pro ,好好研究下今年 Apple 的相机效果,这几年 iPhone 相机玩命锐化天怒人怨,这个锐化怎么能去掉?它的全部实力怎么展现?我会在第二轮给出我的答案。
第三轮我这里先卖个关子,你肯定不会失望的。那咱们直接开始。
第一组照片我们来看看傍晚的大芬油画村,小米我选择了徕卡经典并且关闭 AI 和 HDR,这是我最喜欢的直出设置了,其他手机都是默认设置。这一张乍一看其实大家表现是比较接近的,小米和华为 P9 的居民楼亮度是相对比较低的,P9 我相信则已经到它的极限了。
小米的表现就是徕卡经典模式的第一个特点——因为我关闭了 HDR,所以他在测光的时候,会尽可能让画面减少过曝,这个功能在相机中叫高光优先测光,你会在后面的样张中多次看到这样的差异。
注:我的第一台单反是 Nikon D750,亮部重点测光,也就是视频中提到的高光优先测光,是这台机器搭载的一个新功能,拍日落的时候极其好用,保证太阳肯定不过曝的情况下,尽可能「向右曝光」
iPhone 14 Plus 和 P50 整体都很亮,尤其是 P50 已经快看不出来是太阳落山的时间了。再来说说颜色,P9 和 P50 天空都有一点偏品红,我去年拍 Mate 40 Pro 的时候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这个颜色倾向真可以说是祖宗之法了。
iPhone 14 Plus 的颜色是规规矩矩的正蓝色,但它也是后期增强的,凭借我脑袋中的回忆,小米的天空观感是最接近现场环境的。但这对白平衡的整体矫正而言也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建筑物的颜色表现跟剩下三个有很大的区别。这个东西就非常主观,你要是觉得他好看,你可以说他是徕卡色彩风格,你要是觉得不好看就是偏色,但这一组说老实话差别还不算大。
接下来这一组曝光倾向显然就大了很多,说老实话即使小米整体场景是相对更暗的,但我仍然非常喜欢,原因在于他更好的展现出了光影的层次,你在照片中显然能看到暖色的射灯打在墙上,它就应该比竹子亮很多;P50 和 14 Plus 因为有很强的 HDR 算法,明暗关系就被弱化了;iPhone 得益于 local HDR 的加持,所以实际在手机屏幕上看,光影的层次又被拉开了,观感好了一些。
所以在计算摄影时代,如果要加入很强的 HDR 算法,保留画面中的高动态范围,local HDR 这个功能可以说是必须有的,不然一切都很亮,反而看不出来什么东西真正应该亮。
关于颜色,其实因为亮度差异过大,颜色是很难判定的,我只能说 iPhone 14 Plus 的绿色有点泛白,P9 的绿色偏青,而 P50 和小米当中,我可能还是更喜欢小米多一点,还是得说这东西是非常主观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小米整体的光影和颜色的表现,是我想要拍出的感觉。P50 也很好,挑不出什么毛病,可能你手动调一调曝光,也能得到小米的效果。
下一组我们切换到室内,在书店里对比一下清晰度的表现。
这一组我们直接放大对比,先抛开 P9 老机器不谈,14 Plus 是锐化最猛的,戏剧之王文字的黑白过渡边缘已经看到明显的亮边,P50 情况稍好,而小米则是锐化最轻微的,几乎看不出来锐化的痕迹,这也是小米徕卡经典模式的第二个特点,几乎看不到锐化,单纯靠 CMOS 大小和光学素质对细节进行还原,这同样也是相机的图像处理逻辑。
注:这里的表达其实是为了方便理解,不太严谨。应该说小米不是没有 ISP 的多帧合成策略,而是很克制的使用后期增强算法,让细节表现相对自然。
这一组在塘朗山上看日落,小米保持了一贯的保护高光的倾向,近处的树叶是最暗的,整体对比度比较高,因为当天能见度非常差,天空中有稀薄的雾气,所以你可以看到远景建筑轮廓小米和 P9 都不是特别清晰,符合我当时看到的情况。
而 iPhone 14 Plus 和 P50 做了一定的锐化和去雾处理,建筑物的细节非常好,但好像就少了一些由近至远,一点点朦胧的氛围感,可以说有利有弊吧,那接下来两台华为切换到徕卡鲜艳模式,看看光影和颜色的表现。
说实话,在这个场景 P9 打开徕卡鲜艳之后,对比度和饱和度加上来,跟小米的徕卡经典效果就更接近了一些,而 P50 这个显然是有点给过头了,天空全部过曝了,这个场景显然他们是没调好,再切换到徕卡柔和,其实也是这样。
这里为了量化徕卡的颜色差异,我还特意找 OD 同学借了一个色卡,用 Imatest 算了下客观数据,我们先看 P50 的颜色表现,图中色卡上半部分那些冷暖色温灰色色块,在鲜艳和柔和模式下,全部都变成了白色,也就是都过曝了,这跟我们实际样张中发现的问题是一样的,然后再看色卡下半部分计算出的数据。
先来告诉大家这个图怎么看,右上角第一个数据是均值饱和度,代表色块中颜色鲜艳程度,下面 deltaE 代表颜色的偏离程度,这里跟屏幕的色准是完全一样的概念,偏离值越小说明越接近标准颜色。图中方块代表标准颜色,圆点是相机实际拍摄的颜色,两者离得越远,代表偏离越大,往外偏是更鲜艳,往内偏是更寡淡。
所以你能看到 P50 的鲜艳模式确实非常鲜艳,尤其是 RGB CMY 这六个基准色,饱和度和明度全部都有很大的提升,几乎已经拉到了色域的边缘。而柔和模式饱和度就降低了很多,颜色的偏离也相对小。不仅如此,两个徕卡模式的白平衡也有比较大的偏移。
我们这时候再来看看 P9 的表现就能发现,这些年华为对徕卡模式的颜色做了很多调整,像 P50 的徕卡模式中白平衡偏红的问题,在 P9 上其实是没有的。P9 的三个模式白平衡相对一致,鲜艳的颜色倒是一如既往,不仅鲜艳还非常亮,感觉都要溢出屏幕了,这里颜色明度对观感的影响更加关键。
因为把小米的照片拿出来对比,你会发现,即使饱和度大家都是 140% 往上,但小米的颜色你依然不会觉得像华为徕卡那么刺眼,就是因为他们有意控制了明度。说实话我一直很讨厌照片一味的追求鲜艳,这样的照片看久了会非常累,可能在 10% 的场景你能收获非常漂亮的照片,但是在剩下 90% 的场景他可能都是不能用的状态,这一点我觉得小米今年给整个手机影像(行业)都上了一课:真正好看耐看的照片,颜色不一定非得是鲜艳的。
我这里再拿我特别喜欢的富士胶片模拟,经典负片这个模式来举例,我用它拍出过非常多好看的照片,他给我一种复古怀旧的感觉,很像我记忆中小时候拍胶片的颜色,我用他拍一个色卡给你们看看。它的均值饱和度只有 81%,你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颜色都在朝内收。
但我实际用下来,并不会觉得照片不够鲜艳,没有哪一个颜色会过分抓人眼球,都很和谐。
所以到这我们简单小结下:华为徕卡主要是对饱和度和对比度的提升,并且我感觉 P50 的徕卡鲜艳和柔和模式有点太过头了,我不是很喜欢他的效果,但是不能否认他的基础素质还是非常强的;至于小米,它的徕卡模式不仅仅是对于颜色调整,还有降低锐化,重新设计曝光策略,确实可以称得上是画质而不是单纯的滤镜了。
接下来我们把廉颇老矣的 P9 请下去,把徕卡 M240 请上来,同时把 iPhone 14 Plus 换成 14 Pro,为下一轮提前铺垫一下。
首先我要说一下,因为照顾徕卡 50mm 镜头的取景范围,三台手机我全都使用 2x 模式来拍摄。并且我前一段时间在隋晓龙老师那偷学了一招,就是把徕卡设定成日光白平衡,就很有原来胶片时代摄影的感觉。
因为没有了自动白平衡的校正,徕卡这张有着强烈的冷色调,把太阳落山的状态很好的还原了出来,其实大家在用手机专业模式的时候也可以试试这招,在很多时候可能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效果;再来说说小米,小米在曝光策略上跟徕卡是一脉相承的,只不过徕卡更加激进,同时小米对颜色的处理也相当的到位,橙色的射灯,偏冷色调的阴影,对比度适中,绿叶是三台手机里调的最好看的。华为的表现依然稳定,也相当不错,iPhone 14 阴影整体偏绿,还是白平衡算法的问题。
下一组,我记得在 MKBHD 去年相机盲评里,就有一个红色台球桌的场景,当时不少手机都翻车了,红色的还原是非常难做的,华为这张就印证了我刚才分析色卡的时候讲到的,他的调试风格倾向于把红色调的又鲜艳又亮,乍一看还行,看多了会感觉有点腻,有点要溢出来的感觉,iPhone 在这个场景把红色做的很正,挺不错的,徕卡这个场景表现一般般,有一点偏紫色,可见日光白平衡也不是所有场景都管用。
而小米这一组我感觉是最好看的,不仅是红色还原的非常正,饱和度是足够的,但因为整体曝光倾向偏暗的关系,他并没有华为那种要红色溢出屏幕的感觉,他是这里面最耐看的那个。
这个场景我就想把光影对比的感觉拍下来,徕卡圆满的完成了这个任务,并且日光白平衡也把室内暖色人造光的色温很好的表现了出来,三台手机里小米还是表现最好的,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就是想拍个光影,并不想要 HDR,可以看到华为和 iPhone 都因为夜景算法的介入,路边石子儿细节是都清晰可见了,但是因为他把阴影拉的很亮,也失去了强烈的光影对比的感觉,这违背了我拍这张照片的初衷。
如果上一张照片大家持不同意见,那我再放一组对比,你应该就能明白我在说什么了,这个场景我相信选择徕卡的人应该是多数。
HDR 或者夜景算法,并不总是在帮助我们表达。从这一点来说小米算是做的不错的,自动模式下仍然可以手动关闭 HDR,并且近似于相机的曝光策略,也能更加容易让我拍到我想要的效果。
我觉得到这可以先把这个结论给出来了:小米 12S Ultra 他就是我这几年用过的所有手机里,系统自带的相机拍照效果最好看的。
我相信即使把「我用过的」这个前缀去掉,结论仍然是成立的,因为他在暴力计算摄影比谁更亮的赛道中另辟蹊径,试图重新找回人们心中经典摄影的那种感觉。当然我相信,这个效果一定是徕卡深度参与定义的,他跟之前小米的拍照效果差异实在太大,甚至可以用颠覆来形容,从这个角度来说,小米赢得了像我这样的用户的好评,徕卡也重新在手机这个载体上告诉世界,何谓影像,他在计算摄影的新时代又应该如何呈现,这一波可以说是双赢了。
关联阅读:小米 12S Ultra 摄影体验:好照片本不该被「权威」裹挟
不过你可能注意到了,我的话还有一个定语,那就是系统自带相机,那如果把系统自带去掉又会怎么样呢?那接下来,我就来给大家看看,同样是刚才那些场景,iPhone 14 Pro 搭配 NOMO RAW 会拍出怎样的效果?
其实这个在去年就想跟大家好好讲了,因为自打飞猪老师出了 NOMO RAW 之后,我几乎就没用过自带相机拍照了,要不是拍样张对比,我真的是不会碰原生相机,但是去年的视频里实在加不进这一段了,不过也好,这一期我们就来好好讲讲 NOMO RAW。
NOMO RAW 是 iOS 生态内的一个三方相机,虽然是付费的但真的物超所值。得益于 iOS 对相机能力的完整开放,NOMO RAW 可以拍摄 ProRaw 照片,可以调用包括前置在内的所有摄像头,自由调整白平衡、对焦、曝光补偿甚至是锐化的强度,并且可以充分利用 ProRaw 16bit 处理管线的能力,使得前期叠加色彩方案过渡非常自然、不会出现断层,这是 iOS 上才能获得的独特体验。
大家可能也知道 Google 推自己的 Camera API 推的有多卖力,但是因为每个手机品牌各自为政,所有的资源几乎都在系统相机上,公开接口投入的资源实际很少,这就导致了同样一款三方相机的效果 Android 跟 iPhone 相比一直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所以这也算是一期 Apple 护城河的视频,从相机能力以小见大,你就知道 Apple 每年软件发布会也不是就更新一下锁屏界面,更新那几个自带的 App,调一调交互,更重要的是背后一整个开放能力的版图。三方应用的生态活力,也就是 Apple 的生态活力。
聊回 NOMO RAW,飞猪的团队研究了很多经典的相机和胶片效果之后,把他们各自的色彩取向和特点纳入了进来,做成了不同的色彩方案,我就非常喜欢近似于富士相机效果的 f3,接下来我都将使用 f3 预设,手动降低 1/3 档曝光的设置进行样张对比,接下来就是真正的玄学大战了。
来看第一组,可以看到换成 NOMO RAW 之后,iPhone 有了脱胎换骨的表现,并且放大看细节,之前锐化强的毛病也一扫而空,整体影调跟徕卡是极为接近的,只是光线偏暖,更加接近我当时看到的日落暖洋洋的感觉。不过说老实话,这个场景华为和小米也都做的非常好,风格不一样但是都蛮好看的。
最后一抹夕阳打在芦苇上,因为转瞬即逝我没有时间调整相机参数了,结果徕卡这张拍废了,忘了还原曝光补偿,而且拍的不够远也是吃了亏,iPhone 的效果其次,只有 3x 也拍不到那么远,不过我用华为的 10x,拍出了所有华为样张中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我完全没有进行干预,全自动能拍出这个效果,真的我太喜欢了,小米这张如果切换到 10x,效果估计也会跟华为很接近,但是时间太匆忙我忘记了,这个稍微有一点遗憾。
接下来一张人像对比,华为和小米因为有人脸识别,整体有一定提亮,但是华为的肤色有一点奇怪,感觉就像是特别针对人脸做了降低对比度的处理,iPhone 和徕卡的肤色有一点暗沉,这一组我更倾向于小米的效果。
日落的最后关头,三个手机表现非常接近,徕卡的白平衡有一点偏红,不过四张照片,单独拎出来哪个都算是非常好看的,挑不出毛病,再说一下 iPhone,NOMO RAW 拍出来的照片,同样有 local HDR 效果,但是触发条件比原生相机更加苛刻,只有画面中最亮的区域会有变亮的效果。
这个场景华为切换到徕卡鲜艳,那也是相当的玄学,不仅是之前奇怪的过曝问题不见了,白平衡轻度向红色偏移之后整体也更加接近徕卡 M240 拍的效果,这可能就是他 10% 的优势场景吧,大家用华为的可以多试试,真的很漂亮。
到这我们请下华为 P50 Pro,等会准备请出客串嘉宾,说实话 P50 Pro 的评价其实很难下,总的来看他是不错的,发挥非常稳定,但从我拍的这些照片来看,相比 Mate 40 Pro 你很难说是全面的进步,我确实觉得某些场景的细节颜色表现上,是开了倒车的,但结合华为现实面对的问题,你很难说真的是他们能力不行。
这一点也体现在今年的 Mate 50 身上,其实我是很想借一台来参赛的,但当我去了体验店简单测试了下拍照效果之后,我觉得他们至少还得调 2-3 个版本才能把效果优化好,所以我们只能祝华为好运吧,希望华为能早一点站起来,也让 iPhone 看看他们对于手机影像的理解是怎么样的,是不是一定要加那么多锐化才叫清晰。
聊回样张,日落之后一组逆光人像,小米的人脸识别提亮,真的是多此一举,我明明就想要个剪影效果,就像 iPhone 和徕卡呈现出来的那样,即使是徕卡经典画质下,可以获得略微偏暗的曝光倾向,可人脸识别和夜景模式一介入,画面马上又变得傻亮了,还是考虑的不够仔细。
这一组 iPhone 样张角度稍微有点不一样,大家就看看颜色的表现把,日落之后的 golden hour,真正展现玄学的时刻,到这单拿出来哪一个可能都是朋友圈的点赞冠军了,徕卡的日光白平衡果然名不虚传,我还特意拍了一张对焦在近处的,又是完全另外一个感觉,iPhone 在这张整体白平衡还是稍微偏冷,所以远处的夕阳他看起来会比较淡。而小米这张,是所有小米样张里我最喜欢的一张
下一组先排除小米,因为他在热身准备最后一波了,你可以看到对比徕卡,iPhone 的白平衡是明显偏冷的,他也还不错,但这不是我想要的效果,这时候 NOMO RAW 的另一个优势就显示出来了,他可以非常方便的调节画面的白平衡,并且把它锁住,再看看这个对比,是不是就明显不一样了。
这可能是我用 iPhone 拍的照片里面,最喜欢的一张。
拍照的黄金时间已经接近尾声,接下来就是最后一组样张对比,我们请出客串嘉宾,富士 X100,玄学比赛怎么能没有富士参加呢对吧,搭配经典负片,效果是非常惊艳的,徕卡是天色越暗,他就越红,真 XX 好看啊,iPhone 和小米氛围感也很棒,我反正是都喜欢。
把评价的权利交给你们把,你们觉得哪个照片是你们喜欢的,欢迎在弹幕或者评论区给出你们的想法,反正都看到这了,也就别在纠结谁更真实了 —— 细论起来都算不上真实,但架不住是真的好看啊。
那对比环节的最后,我也给出富士和徕卡我最喜欢的照片,富士安静平淡,徕卡热情浓烈,近似的视角,不同的色彩倾向,最终营造出了不一样的氛围。
视频做到这,一张好看的照片应该是什么样子,我觉得我应该是展示出来了,用两句话可以总结概括,光影上主体要突出,色彩上熟悉又陌生,大家可以好好琢磨一下是不是这么个理。
注:最后我还想聊聊玄学的问题,这个词和德味儿一样被泛化了,并不代表某一种颜色的倾向,进一步解释的话,可能就是我说的「熟悉又陌生」,他是你见过的熟悉的事物,却又呈现出了让你感到有陌生感的颜色,这种若即若离的感觉是很容易让人上瘾的,做产品有时候也要刻意营造这种感觉。
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们现在有丰富的工具可以解析这些倾向都是动了什么颜色,偏离了多少,色彩的玄学并非不可量化。但问题在于,我们没法知道他的动机,他想要达到一个怎么样的效果,他的调试思路才是玄学,他脑袋里得知道什么东西是好看的,什么东西是他想要的。在这个领域,我觉得手机厂商的积累和相机厂商真的还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把颜色做的最出彩的富士和徕卡,但是我认为小米这次因为有徕卡直接的帮助,可以说是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这期一方面给小米徕卡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另一方面这起码是我自己想看的那种相机横评。当然照片好不好看这件事是非常主观的,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次因为篇幅的关系,小米和华为手机里面的专业模式、各自很多趣味性的功能,包括视频我就没有时间去对比了。虽然视频的结论跟去年也没有多大的变化,iPhone 仍然是「强无敌」的状态,即使今年小米支持了杜比视界的拍摄,我实测下来效果还是比苹果差一些,尤其它还不支持 local HDR 显示的情况下,这个差距又被放大了一点。
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仅限于拍照,仅限于系统自带相机,小米 12S Ultra 就是目前最好的选择没有之一,他试图重新告诉我们,何谓舒服的影调,何谓好的色彩,何谓手机影像。
当一个刺头说所有人都是错的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做差异化的色彩倾向困难重重,我怎么定义好?好能不能量化出来?部分场景反而变差了怎么办?用户能不能接受?我想这些问题几乎要推翻所有小米过去在影像上建立的标准,但是我们看到小米面对这些问题,还是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另外今年小米在营销时一改之前满屏幕参数,各种极致堆料的打法,开始关注摄影的人文属性,尤其是在发布会结尾,视频中的拍摄的哪些温馨动人的画面,配合罗大佑老师一曲爱的箴言,真的是把我击中了。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一切,徕卡在背后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短期来看是双赢的,双方各取所需,可是从长期来看,小米一步步走向高端,一定得拿出自己对于影像的理解,双方总有一天要分开,徕卡可能也不会一直满足于把 logo 贴在别人的产品上,可真等到那一天到来,小米是否准备好了自己的弹药?这是我在最后想要提出的问题。
当然说这些可能还为时尚早,合作仍在蜜月期,期待明年小米能继续拿出让人惊艳的产品,我是真的太喜欢了。
再来说说 iPhone,我估计可能有些朋友会觉得最后用 NOMO RAW 对比其他手机自带相机有些不公平,我是这么想的,iPhone 自带相机的问题相信都不用说,大家已经如数家珍了,但这不是一期给照片挑毛病的视频,说实话挑毛病这件事太简单了,我是做相机效果评测出身的,每家相机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但我在意的是,能不能把他全部的实力发挥出来,把上限展示给观众,这才是我做这期视频的初衷。
得益于 iOS 能力开放,这些好用的三方相机也应该被当做是 iPhone 的影像实力来整体看待,毕竟我当年就真的是因为 NOMO Cam 在 iPhone 上的功能更完整,才从 Android 换成 iPhone 的。
面对手上的工具,把它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我想这才是一个正常用户的使用逻辑。对于 iPhone 用户,我真的建议大家都可以试一试 NOMO RAW,绝对会让你感觉物超所值。
那最后的最后,感谢朋友们借我手机和相机,感谢飞猪老师做出这么好的应用,也感谢深圳的夕阳,关键时刻它从来没有让我失望过。这一期视频最关键的样张全是在深圳湾拍的,没有拍到这些照片的时候,我对这期视频心里是真的没底。不过好在结果还不错。
最后感谢大家的观看和三连支持,希望这个视频可以让更多人看到,这里是两颗皮蛋的初号,让我们下期见~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