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管理魔方》将以 6 篇文章、用作者多年的时间管理经验、简单有效的实践技巧告诉你,用心流提升效率需要具备什么、该如何快速进入心流,又应该如何完成「酝酿 > 启动 > 保持 > 再续」的循环。
🎁 点击 链接 即可免费领取。
大家好,我是《死磕拖延症》播客主理人潇潇。我曾在喜马拉雅连麦 400 余场,为上百位听友提供过一对一的拖延干预服务。
从 2012 年开始,我花了大量时间学习时间管理方法,实践了各种方法,却发现自己还是无法管好自己的时间,知行分离成为了长期困扰我的问题。
如何成为一个即知即行的人?我把探索的触角进一步伸向了心理学、认知科学、社会学等领域。跟随阳志平老师学习的经历启发了我,让我看清了那些时间管理方法对我不起作用的原因,也找到了更有效的自我管理之道 —— 心流管理。
在这个系列中,我将带大家学习心流管理,同时探索可以帮你辅助心流产生的工具, 分享我这些年的实践和经验:
我发现很多介绍时间管理的书籍,没有充分考虑「人」这个关键因素。所以,本篇作为《心流管理》的第一篇,会先从人格特质的角度,解读主流时间管理方法适合的人群,帮助大家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工具。
总的来说,时间管理之难,在于两点:
为了帮助大家了解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我把常见的时间管理方法分为 3 种类型:时间记录、任务管理、目标管理。在反复尝试过这些方法后,我对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都有所了解,在此总结了一个简单的表格,供你参考:
时间记录 | 任务管理 | 目标管理 | |
流行程度 | 低 | 中高 | 中 |
上手难度 | 低 | 中 | 中 |
时间成本 | 较高 | 中 | 低 |
每一个方法都有其精妙之处,也都有其适用性。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和人格特质,选到最适合的方法才能帮我们更好地提高效率。接下来,我将对这些类型的适用性进行分析,以及如何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引领你完成一次有益的探讨。
时间记录的做法是,详细记录每天的时间开支,对记录结果进行分析,用来指导行为改变。这种方法的标志性人物是前苏联科学家柳比歇夫(1890-1972)。柳比歇夫因其 56 年不间断的时间记录,时至今日,依然深受时间管理爱好者的热爱。
这是一个上班族的简化版时间记录:
在实际使用时,还可以将任务转换作为分界线,把时间切分得更细,如:
你可以使用 aTimeLogger 一类的 app 进行记录:每进行一次任务切换,就在 app 里操作一次。借助它的统计汇总功能,按照事务类别生成时间报告,让我们看到过去一周/月/年的时间使用情况。
时间记录的优点,是规则简单、极易上手,它还可以帮助我们:
做时间记录时,我们会有意识地回顾自己刚才做了什么,确实有助于增强自我觉察。但做时间记录并不是一件容易坚持下来的事。因为越是严格的记录方法, 往往越是容易中途放弃。使用 app 进行 7*24 小时记录的朋友,一段时间后会感觉被束缚,记录变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反而很容易放弃。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使用纸笔或者笔记软件随手记录,只记录部分工作、学习时间的人,会坚持更长的时间。但是后者的记录,无法方便地进行数据统计,一般停留在记录本身。
但凡有管理动作,必然有管理成本。当我们兴致勃勃地开始做一件事时,很容易看到现在的成本,却很难看到将来的成本,很容易看到可见的成本——时间,却很难看到隐性的成本——认知资源和心理资本。阳志平老师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如果你一天花费在时间管理上的时间超过 25 分钟,那么意味着你生活的复杂度太高了。」严格的时间记录,不仅会消耗时间,还会消耗我们的心理能量。接下来我们就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来分析时间记录的难点。
时间记录工具往往要求用户预先设置分类才能记录。但我们每天做的事情多且繁杂,这些事情非常自然地交织在一起,这就大大影响了记录的准确性。比如你记录了 2 个小时的工作,其中有 30 分钟在摸鱼玩手机。这种时候,要么记录得非常细,要么只能忍受模糊、不准确的记录。
「现在做的这件事情,应该放到哪个分类?」看似容易回答,却会给我们平添很多不必要的纠结。有的人还会掉入完美主义的深坑,无法忍受模棱两可的记录,就会花更多时间、精力去维护这个系统,却忘了出发点是为了高效利用时间。
要做好时间记录,你就必须提醒自己在每件事开始时去软件上点击记录。「一定要记录」这个念头,会在启动任务时占用大脑线程,影响思考效率。更糟糕的是,它还是个常驻后台的程序,每天持续地占用我们有限的认知带宽。
时间记录有个隐含假设:一旦开始时间记录,就是一辈子的事情。大脑更喜欢有明确终点的任务,再困难的事情,总会有完成的那一天。就像马拉松,跑完 42 公里也就解脱了,这种信念支撑着我们坚持到终点。而「时间记录要一直进行下去,永远不能停」这个假设,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大脑的本能是趋利避害。如果一个事情让它感觉不舒服,那么它就更倾向于逃避,选择性忽略或者遗忘。因为遗忘、拖延导致记录中断,我们就习惯性地责备自己,一个向下的螺旋就出现了,我们的心理能量在自我批评中掉进了谷底。
除了书上的柳比歇夫,我身边确实有好几位做了多年时间记录,一天不拉、每周稳定产出时间报告的朋友。他们的共同点是做事情特别认真负责,对应到大五人格模型1中的尽责性2,得分特别高。
他们也能够有效抵御新鲜事物的诱惑,并不会因为新工具的出现而停止时间记录,因为他们已经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时间记录对他们来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不需要花费额外的力气。
而像我这样和时间记录纠缠多年,屡战屡败的人也不在少数。究其原因,高尽责性在人群中的占比极低。所以我的尽责性能够让我做好老板交代的任务,较好地融入社会,但不足以支持我完成严格的时间记录这种高难度任务。人格特质在短期内几乎无法改变,与其跟自己的短板死磕,不如发挥自己的优势。
但我们仍然可以更加人性化地使用这个工具。
对于普通人来说,一丝不苟的时间记录或许属于成本高、低收益的事情,但我们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方法,把时间记录利用起来。
无法坚持时间记录,并不意味着自我管理的失败。在需要的时候使用时间记录,不仅可行,也许还是更明智的做法。
我们每天都要处理大量任务,清单作为「外脑」,承担了记录和保存的责任,让我们不必浪费宝贵的认知资源,去记住要做的事情。任务管理中最成熟的方法论是 GTD(Getting Thing Done),它是由戴维・艾伦在 2001 年提出的一套完整的事务处理流程,按照收集、整理、组织、执行、归档等步骤,对日常事务进行有效的管理。
它也是时间管理领域中第一个系统、完整的解决方案,具有划时代意义。不受设备限制,不管是艾伦当年的 PDA、纸张,还是我们现在的电脑、智能手机都可以使用。但 GTD 仍旧会有一些问题困扰着我们:
这些问题能否解决,该如何解决?我们试着分析一下它们背后的原因。
收集待办事项是 GTD 的第一步,用艾伦的话来说,它能帮我们「清空大脑」「无压工作」。把所有的待办事项都放入收集篮(Inbox),清空的大脑像平静的水面一样,让人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但事实却不尽如此:
要做的事情太多,可用的时间太少,清单上的任务永远也做不完。更何况,很多任务无法直接执行,太大、太难的任务,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
拉封丹的驴子面对的仅仅是 2 堆稻草(最后它因为无法抉择,饿死了),我们面对的是数十、上百个选项。在纠结的过程中,时间无情地溜走了。不知道如何抉择、倍感焦虑的我们经常会忍不住刷起社交媒体,结果浪费了更多的时间。任务管理遇到了一生之敌——拖延症。
拖延症也就是把事情非理性地拖延到未来,在明知会造成不良后果的情况下,依然选择拖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则可以叫做时间管理。如果你和 10 年前的我一样,想用 GTD 来解决拖延问题,大概率会失望。在深度研究了行动科学的相关原理之后,我们发现,那些想要使用 GTD 拯救自己的人,却往往是最不适合使用 GTD 的那一类人。
艾伦在书中提到,最早高度认同并采纳 GTD 方法的人里有很大一部分是程序员,因为 GTD 跟电脑很像:输入 → 处理 → 输出,在理想情况下,可以像机器一样高效运行。关于 GTD 的书里较少讨论拖延症,也许是因为 GTD 的用户根本没有拖延问题。
从人格特质来看,能用好 GTD 的人,除了像柳比歇夫一样拥有高尽责性,还需要有不那么高的开放性3。他们需要严格地执行每一个日程,每天坚持完成工作任务,能够忍受重复和单调,在同一个领域持续深耕。比如,艾伦创办的公司,主要业务就是为大型跨国公司的管理层提供 GTD 培训。
大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一般具备这些特征:
相比之下,普通人的尽责性没那么高,很多人都是一线工作者,不担任管理职责,工作中受到的激励比较少,还经常会遇到各种无形的障碍(比如拖延),我们所处的环境也在急剧变化中。因此,我们可以说,学生、基层员工、自由职业者、创意人士,还有我们这些爱拖拉的人,都不是 GTD 的理想用户。难以用好 GTD,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何解决普通人在使用 GTD 和任务管理方法时遇到的问题呢?有两个建议:
目标管理来源于企业管理,由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 20 世纪 50 年代提出,是以目标的设置和分解、目标的实施及完成情况的检查、奖惩为手段,通过员工的自我管理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的一种管理方法。
我们之所以把目标管理也放在时间管理的类别之中,是因为时间管理做到一定程度,势必要回答这个关键问题:我们做时间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们真正想要达成的,是什么目标?
目标管理并不像时间记录或者 GTD 一样有标志性人物,因此也没有通用的做法,从时间角度,可以分为短、中、长期目标,从领域维度,则可以分成工作、生活、学习等不同领域的目标。我们为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时间周期设定不同的目标。
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把工作中用的 OKR、KPI 等考核方法,应用到个人目标管理中。我们不仅在职场中制定年度目标,接受年终考核,在非工作领域,也会给自己设定年度目标,希望能在目标的指引下,有效地自我管理。
事实上,KPI 和 OKR 都是为公司的目标服务,公司用胡萝卜和大棒驱使你履行职责,自下而上地完成公司的目标。公司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手段一般情况下都是有效的,因此大部分人在岗位上的输出是可控的。
但在个人层面,因为缺乏强有力的外部监督,很容易出现个人目标脱靶的情况。而且目标对应的周期越长,脱靶程度越严重。因为短期目标可以通过短时间高强度的冲刺达成,长期目标则对于执行力、目标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达成目标?较高的尽责性依然是一个关键变量,尽责性的 3 个典型特征是:有条理、富有生产力、有责任心。这使得他们能够围绕着自己的目标持续努力,从而顺利达成目标,过上满意度更高的生活。
对于普通人来说,目标管理出问题常见的原因是同时追逐多个目标,以及在过程中忘记了目标是什么。
只有良好的意图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搭建起目标和现实之间的桥梁。从实践来看,最容易规划的是 2 个月的 OKR 目标,最容易落实执行的则需要小到一周,甚至只是明天的工作任务安排。把重要目标的总数约束到 4-5 个以内。精简后的目标也更符合人类认知天性,让我们更容易记住它们。
我们还可以通过合适的工具,比如 Notion、Timestrips,对目标进行记录和追踪。也可以把目标打印出来,贴在书桌前、笔记本封面上,通过可视化提醒确保自己牢记目标。还可以考虑仿照公司制度,为自己设立监督人和奖励机制等。
我们在创造心流的过程中非常重视目标的作用,会在后续的文章中进一步讲解。
总结一下:
要解决时间管理的难题,我们必须解决这两个关键问题:
如果你也经历过上述「时间管理之难」,我们更推荐你进行心流管理。
我们都曾有过全神贯注做一件事情、浑然忘我的体验。它之所以被称为最优体验,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体会到了注意力高度集中、行动与意识完美结合的巅峰体验。这种体验就是心流。
心流(Flow,也被翻译成福流,化境,出神等)是一个心理学概念,由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1934-2021)于 1975 年提出。它指人们在专注进行某个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项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的同时伴随着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被称为人类最美妙的体验。我们为心流总结了如下几个心理特征:
把心流作为时间管理之难的解决方案,是因为我们看到了蕴藏在心流之中的可能性:更高的产出、更好的体验、更多的成果,他们共同构成了充实人生的基础。
为什么心流能够解决时间管理中遇到的这些难题,帮助我们真正实现人生目标?有三个主要的理由:
行动力跟动机相关,我们做事情的动机可以来自于事情的结果,也可以来自做事情的过程。在追求心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平平无奇、甚至令人烦闷的工作变成一项令人心动的好工作。
史蒂芬·科特勒(Steven Kotler)4团队的研究显示,普通美国人平均每个工作日的有效工作时间仅为 1 个多小时。人们之所以会变得如此拖沓,是因为他们在工作中无法感受到有效的激励。解决了激励问题,每个人都可以成倍地提高自己的工作产出。心流就是最好的激励手段。
我们提到过,日常人们最常遇到的问题是:任务太多,总也做不完;明明有重要的事情要做,却又习惯性拖延。我们的生产力太低,跟过重的任务、过高的目标之间,形成了巨大的鸿沟,持续地消耗着我们的心理能量。
心流状态下,我们的行动力会显著提高,在心流中完成任务,就变成了消消乐一样的享受。虽然我们经常高估自己的能力,但专心工作时,我们每天能够完成的任务比想象中的多得多。
相比完美地记录时间,高质量时间的有效累积更能帮助我们提高收益。将创造心流的这套全新方法论,作为你的生产力基础。每天你都可以创造更多高效时间,创造更多价值。
那么心流理论,对人格特质有要求吗?
答案是没有。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你都可以使用心流理论。 因为科学家已经对心流理论的适用性在全球范围进行了广泛研究,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乃至不同性格的人都可以获得心流体验。相比时间管理的方法论,心流不仅具有更加普适的优点,而且你还可以更加信赖它,因为在过去几十年中有成千上万篇论文支持了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结论。
在带领大家一起创造心流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关注人格特质这个重要变量,为大家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建议。
首先,心流管理因为到了分钟级别的精细操作程度,超出了人的感知能力,而且人在进入心流后很难觉察时间的流逝,确实需要工具。
工具上我们推荐任何带有倒计时的时间管理 app,例如 Forest、番茄土豆、滴答清单等。如果怕手机本身作为干扰源,各种消息打扰到心流,也推荐计时器。「Cubi 时间管理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有配套「好柿工作法」,倒计时结束后不会像普通计时器一样粗暴打断心流,可以视为支持心流的循环计时法。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心流」。而现在已经你知道了。欢迎跟我们一起踏上创造心流的奇迹之旅。
要进一步了解心流理论,你还可以阅读这两本书:
本书是契克森米哈赖的原著,直到 2012 年才被翻译成简体中文版,阳志平老师为本书撰写了推荐序《胜利者一无所获》。在本书中,契克森米哈赖正本清源,以原创者身份回答了心流是什么,心流有什么意义,如何获得心流等。这是了解心流、揭秘最优体验和幸福人生的必读之书。
本书作者史蒂芬・科特勒认为心流是人类跨越不可能、实现伟大目标的终极武器,为了更好地研究心流,他设立了一个专门的机构,和世界各地的大学合作,共同研究心流,推动心流的发展。这本书里面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亲身实践,以及他收集的大量资料和证据,在 2021 年出版后在国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在本文中,我们详细剖析了时间管理三种类型:时间记录、任务管理、目标管理在实际执行遇到的困难,向大家介绍了什么是心流,为什么你应该把「创造心流」作为解决方案。
下一篇,我们会带着你了解心流的核心模型和关键变量,在进一步了解心流的基础上,手把手教你创造心流四步法的第一步:酝酿心流。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 、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多的新玩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