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 本文是少数派 2022 年度征文活动的入围文章。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今年我们采用了更加依赖用户反馈数据的奖金结算机制,充电、收藏和阅读量都将不同程度地影响文章的最终排名与稿酬倍率。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或内容对你帮助,请尽量通过充电、收藏或评论等方式表达你的支持与赞赏。
2022 年已经结束,端坐在电脑前做总结的我,比往年多了一分自在,也拥有了更深层的宁静和安定。持续记录的一整年,我切身感受到了写作和输出的好处。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从中感受到了混乱与秩序之美。
今年初,由于阅读量的增加,我对写笔记有了更多的要求。我从充满热情出发,逐渐走向难以收拾的混乱。
机缘巧合,我了解并尝试了 Logseq 这款笔记应用。Logseq 记录笔记的方式更低阻力,与传统的笔记软件相比,更加自由和灵活,不需要提前考虑分类。未曾想过,记录想法到了每天停不下来的地步。
当时也说不清是对 Logseq 的热情,还是真的喜欢记录,每天我都会在笔记里面写下大量的想法和思考。低阻力的记录,让我充分享受了记录的快乐和纯粹。那时候,可以说是我在记录笔记的初期,最单纯最快乐的时光。
快乐的时光很短暂,在我想要从笔记里面找灵感的时候,我发现笔记已经走向混乱。最初,我还抱着一丝侥幸心理,想着有记录总比没有好,慢慢翻阅和搜索,一定可以找到我想要的内容。过了几天,我终于承认,笔记系统已经失控。
由于尝到了低阻力记录的甜头,面对混乱的笔记,我想,要不自己简单整理一下吧。打败混乱,不就是整理吗?简单,说干就干,我开始梳理笔记。我尝试写出更方便查找的分类目录。
梳理过程的难受,在非常短的时间里,抵消了我低阻力记录的快乐。面对每一页笔记,我都要问问自己,这个应该放在什么分类之下呢?如果适合两个分类,我是要只放在一个分类之下,还是不同分类下都有呢?等一下,分类名是什么,我还没想好,这个笔记要先放在哪里呢?分类名要以什么维度来设计呢?在数不清的问题面前,我疲惫不堪。
整理的过程,使我感到不对劲,这不是又回到了文件夹的方式组织笔记吗?所谓的低阻力输入,是不是只是把整理的阻力推迟,掩盖了分类工作的重要性呢?更不愉悦的体验在于,我的笔记也并没有因为分类而变得更清晰,因为怎么分类也是个大问题,我设计的分类过于脆弱且不可靠,随时可能要重新调整。
笔记如何清晰分类的问题,卡住我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期间,我没有停下探索的兴趣,一边绞尽脑汁思考笔记分类优化的问题,一边上网搜索其他笔记应用,试图找到更易用的软件帮助我组织笔记。
我尝试了 Heptabase,感受到在白板上视觉化思考的魅力。我尝试了 Craft,感受到编辑体验带来的愉悦。我还尝试了 iA Writer,感受到专注写作的高效。不过,它们都各有优缺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自己很难享受到「重器轻用」的好处,面对的反而是分心的挑战和选择的烦恼。尝鲜各种应用,终于还是给我的记录历程,带来了更大的混乱。
Let chaos reign, then rein in chaos.
― Andrew S. Grove
笔记的混乱,并没有让我气馁。我知道,勇敢面对问题,会带来成长和进步。我接受了混乱的事实和挑战,带着一颗开放的心,开始了寻找秩序的探索。
我察觉到,笔记混乱来源之一,是每天在日记入口的大量闪念笔记记录。这些闪念笔记很难被凝练和复用。时间一长,很自然,就成为了整理的负担。一旦问题被说清楚,那么离解决问题,很可能就差临门一脚。对于闪念笔记的混乱,我的临门一脚,是用模板来约束过度发散的想法。
我根据自己的关注点,慢慢梳理出来每天要关注的重点事项。我设计了一个每日汇总模板,汇总一天的健康,学习,写作,社交等重点。经过这样的模板梳理,我每一天的笔记,开始逐渐收敛到自己的关注重点。除此之外,我也多了一个周末复盘的好机会。周末晚上,打开笔记软件,查询出一周的各项重点事项列表,我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在各个领域的一些进展和情况。
通过模板的束缚,让每一天的关注点更加聚焦,这个细微的改变,让我躁动不安的心慢慢平静下来,笔记也从没有重点,渐渐过度到重点清晰。小小的优化行动,给了我不小的鼓励,让我有了更进一步梳理分类的信心。
每天的闪念笔记整理,是寻找秩序的第一步。当然,更棘手的问题,还是对于笔记的分类困难问题。直觉告诉我,问题棘手背后,除了其本身的复杂度之外,更大的可能性是认知或相关领域的知识没有跟上。
有一次我和同事聊天,谈到了关于处理笔记分类的棘手问题。同事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启示,他建议我参考一下图书馆对图书的分类。个人的笔记,或者知识库,充其量只是人类知识库中,微不足道的子集。这个思路大大启发了我,我确实对图书如何分类了解甚少。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干就干,我找了一个周末的时间,学习和了解了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也翻阅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为了方便自己的查找,我把杜威十进制的具体分类,全部记录在 Heptabase 中。我在探索杜威十进制分类的时候,大受震撼,第一次在视觉层面上,直观感受到知识的广阔,要知道,这仅仅是分类。
图书分类,这个更宏观的视角,并没有直接给我具体的笔记分类方法。不过,站在更高的层面俯瞰,我释怀了。我内心对知识的敬畏感油然而生,也放下了自己对笔记分类的无畏纠结。毕竟,无论这辈子学到什么知识和挑战,我永远有人类的知识地图作为指引。图书分类的大框架,就像北极星,让我在学习和探索的时候,少了纠结,多了从容。
了解图书馆分类法的过程中,我还学习了 P.A.R.A. 架构,也整理和记录了少数派的标签,试图找到一些分类的启发。最后,我慢慢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分类方式。分类的不同框架,让我慢慢找到了笔记系统的秩序。
笔记软件功日益丰富,无论是新软件也好,旧软件的新功能也罢,我在反复折腾之后,终于明白,最后还是要回归到记录这件朴实又考验人的事情上。随着分类问题的逐渐明朗,我也重新把注意力,转移回自己的初心,记录和思考。
注意力在哪里,哪里就会生长。纯粹的记录,让我的日常生活充实起来。为了学习和阅读更有恒心,我开始了每天的学习和读书笔记分享。身边部分朋友,已经看完了我两本书的完整读书笔记。
每一天的分享,让我意识到,记录的价值可以放大,同时也能让我在一天的时间里,更好地关注自己的成长,并分享给朋友。每日分享的习惯,也让我在疫情最难受的日子里,更加积极地活在当下。我和朋友开玩笑说,如果哪一天我不分享笔记,应该是我快不行了。或许就是这句玩笑话,让我在身体不适期间,顽强又骄傲,一边照顾自己,一边持续做笔记分享。除了每天的例行分享,我还尝试在竹白上,每周写一些近期的思考。
持续记录和输出,让我感受到了源于内心的秩序。每一天都不后悔,因为我在尽我所能,去学习,去生活,文字就是最好的见证。
我原本以为,笔记的记录,慢慢走向了秩序,就可以让我一直开心地记录,纯粹地分享。直到一些问题,慢慢浮出水面。
我面对着每日固定的模板,少了填写的欲望,开始机械地坚持。我面对着看上去井井有条的笔记分类,想到的更多的是分类过程的繁琐。专注记录和写作,却总觉得日常使用的大纲笔记限制很多,让我束手束脚。难道我又做错了吗?为什么秩序之下,如此烦恼?这些是必要的代价,还是有更好的选择?
当学生准备好的时候,教师自然会出现。
——《与神对话》
在这个时期,我刚好阅读了《混乱:如何成为失控时代的掌控者》这本书。记录笔记的经历,我知道混乱给我带来的困扰,因此我带着批判的眼光看完这本书。书中提到,研究发现,循规蹈矩的生活效率更低。看来秩序之下,也有不少困扰,要不,我重新给混乱一次机会?
我始终相信实践出真知。近期,我放弃了每天的日记模板,开始放飞自己的思绪。我会在笔记的日记面板,写下任何我想说的话,记录下任何我觉得重要的事情。
起初,我还是隐隐担心后续整理的压力。直到有一天,在我情绪低落的时候,我在日记面板下记录下自己混乱的思绪,自说自话,并给自己提了很多问题。在键盘声中,我慢慢放下了焦虑,情绪逐渐稳定了下来。自我对话的日记笔记,帮我缓解那个当下的焦虑。
这则笔记,我早已经忘了是哪一天所写,更不要提有没有进一步做分类。它混乱,但是它实实在在帮助到我。在每日模板的秩序之下,我只想关注自己每天的重点,不会考虑把自己混乱的思绪写进结构分明的模板之中。小心翼翼放下秩序的执念之后,混乱但有效的自我对话笔记,让我找回了呼吸的感觉。
这里不得不说回分类这件事。虽然我在学习 P.A.R.A. 架构之后,慢慢学会了如何更好去分类笔记,但是分类本身的阻力还是存在。前期我是在每记录完一个相对独立的笔记之后,就着手放进我的索引页。我在想,混乱有没有什么魔力可以帮到我缓解压力呢?就像自我对话日记一样,有没有可能找到混乱但有用的方式呢?
很快,我就想到了可以在 P.A.R.A. 之外,增加一个 Inbox,也就是收件箱。这个点子没有新意,但是帮了我大忙。我终于可以在分类之前稍微透透气,让笔记安静躺在收件箱里面。除了作为分类的缓冲区之外,增加的收件箱对我来说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沉淀我的想法,一段时间之后考虑分类的时候,很多笔记可能会被我移动到归档分类之下。二是可以让收件箱内的笔记自己慢慢生长出结构,当收件箱内的笔记越来越多的时候,很自然会演化出最近我关注的不同分类,我在收件箱内简单排序一下,就可以批量移动到对应的 Area 或 Resource 区域,整理的工作开始变得高效且愉悦。
随着收件箱页面的长期使用,我慢慢在收件箱内部,增加了几个分类,用来管理笔记的状态流转。比如,收件箱,待整理,整理中,待分类。冗长的状态分类,让我对分类笔记的压力进一步降低,因为一则笔记要走到待分类之前,还需要我的持续加工和处理。由于收件箱内部结构的改变,我也把收件箱的名字,改成了加工厂,代表这里是我笔记和想法的孵化基地。
加工厂,就像是笔记走向归类之前的混乱之地。这里的笔记和想法,不一定都能流转到待分类。很多笔记会在前面几个环节,就被我直接归档了。而流转到待分类的笔记,也不会马上做分类处理,我会安静等待这个列表自己生长出一定的结构再轻松批处理。或许,这个就是混乱和秩序有机结合之后的魔力,笔记分类的压力,被加工厂的流转过程和时间过滤的力量,慢慢化解。
对于各式各样的笔记软件,我重新试着用更开放的心态去尝试。我尝试着退后半步,站在个人体验的角度,站在记录和输出的工作流角度,重新思考笔记软件和我的关系。
经过沉淀和梳理,我总结出记录或写作的三个关键阶段。分别是网状思考阶段,树状整理阶段,还有线性输出阶段。这三个阶段定位不一样,我想,或许不用在一个软件内部完成。在抓住关键之后,我对使用不同软件这件事,心态一下松弛下来。我会在网状思考阶段,使用白板软件去发散和头脑风暴。在树状整理阶段,我很喜欢使用大纲笔记去编辑。在线性输出阶段,我会选择专注的写作软件去输出。不同的软件,就像不同的房间,我进入其中,大脑自然清楚应该处理什么事情。
当然,用笔记软件记录,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受限于软件的框架设定,打字对我来说,也没有写字入神。同样地,重新给混乱一次机会。我没有想那么多,买了很多卡片纸和笔记本,尝试用纸和笔写笔记。我用心写下一张张卡片,好像这些卡片自带场景回放。我现在写作的时候,仍然能回忆起一些卡片,是在某间咖啡店内所写,有些日记,是在餐厅吃饭的时候随手记下。除此之外,翻看自己的笔记的时候,能感觉到更多情感的价值,因为纸张上的字迹潦草也好,清晰也好,全都是属于自己。用纸笔记录,稍微麻烦,但是体验极好,笔记软件无法替代。我现在看文学类的书籍,一定会随手抽取一叠卡片,摘录一些句子,写下一些感悟。
我对笔记工具的使用,从好奇尝鲜,慢慢到专注输出而相对固化,最后又终于开始学会欣赏和接受工具的百花齐放。弯弯绕绕的过程,使我明白,工具也好,方法论也罢,要站在人的角度去思考。自己处于不同的阶段,必然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需求会带来不同的选择。抛开个体的特殊性,谈方法论的正确性,有可能走进削足适履的误区。用心感受自己的需求,用心体验工具的优缺点,最后忘记自己和工具的存在,方能更好回归到记录本身。
保持平衡的都正确的,破坏平衡的都错误的。但如果已经获得平衡,继续保持平衡就是错误的,破坏平衡就是正确的。
——《红书》
持续去记录,持续去思考,让我有幸观察到混乱与秩序之间的美。我的笔记体系,也在混乱与秩序之间,有机生长。在平衡和打破平衡之间,在混乱与秩序之中,系统仿佛有了心跳,有了张力,有了生命。
2023 年已经来到,我愿意拥抱生活中各个层面的混乱与秩序,继续学习和成长。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