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低头刷手机,用输出和思考陪伴两小时通勤路
2023-3-23 15:0:0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25 收藏

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虽然钱多事儿少离家近是每个打工人的梦想,但总有些时候,工作的要求和家庭成员的需求相冲突——例如所在行业有特定聚集地,家里有小孩读书,或是配偶工作单位特殊等等,不得已要牺牲一个人的通勤距离。如果这种被迫的极端通勤无可避免,如何相对舒服且有意义地利用起这段时间就很值得探讨。

极端通勤通常指单程通勤时间超过 60 分钟的通勤。百度《2022 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统计数据显示,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中,平均超过 19% 的人为极端通勤,其中北京高达 30%;而西安、杭州等 10 个特大城市也有超过 14% 的极端通勤,其中天津和重庆高达 17%。

boxcnPx6hda3hPtkXT7vWBlIx6f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一情况呢?我想把过去几年的通勤感受与实践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各位读者带来些启发。

身体健康

我开始工作时住在单位附近,可以走路上班,之后随着工作或居住地点变动改为骑车或开车上班,再之后是三十分钟的地铁通勤,尔后变成六十分钟地铁通勤,直到现在 110 分钟地铁通勤。这个过程除了通勤时间逐步变长,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从每天一定的运动量变成每天固定坐在摇晃的地铁里忍受数小时颠簸。即使并非医学工作者,也能感觉出这其中的问题:久坐给腰椎和脊椎造成负荷,噪音对听觉有损害。

靠垫

远距离通勤通常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只要肯等,座位是一定会有的。于是最大的烦恼反而变成如何提高久坐的舒适性。当我通勤距离少于一小时时,我会选择阶段性站立或起身活动来避免久坐,也同时放松四肢和肩颈。但当时间更久时,推荐携带一个颈托。但从便携性角度来说,U 型枕即可满足需求,材质上硅胶或泡沫粒各有千秋。我个人倾向于泡沫粒填充物,具有可塑性,如果颈部不需要支撑时也可以垫到腰部缓解腰背压力。

耳机和耳塞

相比于公交车等,地铁噪音明显偏大,其啸叫时甚至可以接近 100 分贝。地铁的啸叫来自于车轮和钢轨的挤压,通常转弯半径越小噪音越大,当过弯时会明显升高。而高铁几乎没有啸叫的一个原因就是高铁最低过弯半径超过 7000 米,大大降低了横向挤压。

平日一来大家可能低头忙着摆弄手机,二来时间长了大脑自动屏蔽,对地铁噪音的感知并不强烈。但无论你能否注意到,噪音都会持续不断的侵扰你的耳朵。受到不同地铁线,速度和具体环境影响,地铁噪音大体会维持在 60~80 分贝之间。当我们长时间暴露于噪音不仅会对生理造成影响,也容易让心情烦躁。可以选择佩戴降噪耳机、耳罩式耳机来削弱环境噪音。当然也可以像我一样,直接佩戴隔音耳塞。戴耳机时也要避免为了听清楚音频而把音量开得过大,这就造成二次伤害了,这也是降噪耳机近年受到重视的原因之一。

其他

如果通勤时间超过 60 分钟,建议适当携带小瓶饮用水,少量零食(例如一根牛肉棒),纸巾和小垃圾袋等必要用品,完全可以把这趟通勤当作一场微型旅行。当你体验过一段时间后,便会明白这些物件的便利性。等考虑日渐周全时,你已经有了一个说走就走的「简易旅行包」,每天会陪着你进行并不慌张的漫长通勤。

安全性

自驾

相比于公共交通,自驾的危险系数高了数倍。即便是老司机上路也需要打起来十二分精神。

开车不看手机是基本安全规则:但还是会有人存在侥幸心理,甚至经常遇到网约车司机边开车边回消息,这更是一种极大的不负责任行为。

用好辅助驾驶:近些年上市的车型或多或少会配置一些辅助驾驶功能(请把那些宣传自动驾驶的推广词自动替换为辅助驾驶),有的司机可能是拒绝,但有的司机也会过于相信这套系统,特别是在某些企业的误导性宣传下,当作完全不需要人介入或关注的自动模式。这意味着既要学着使用辅助驾驶来降低驾驶疲劳感,但也要时刻关注路况,而非完全交给车机辅助系统。

像新手一样出发:实际上许多问题的发生都在于驾驶员自以为是老司机,而忽略了基础操作。例如考取驾照时教练会要求大家出发前绕车一周做检查,这件很普通的事情并非无意义,既可以发现从上次离开车辆到本次开车有没有发生变化,也可以识别到一些潜在风险。例如我前段时间出发前匆匆忙忙直接拉开车门就出发,导致前风挡玻璃上有一个比较大的鸟屎无法通过雨刷清洗下来,恰好遇到下雨天视线较差,中间一路高架也比较难以停车。这本身是一个并不严重但可能会引起不良后果的事件。其他时间外出临时停车出发前恰好发现车胎下掉落了一个尖锐的钢筋。看似过分谨慎,实则能避免麻烦。

切勿疲劳驾驶:如果你很多时候需要加班到比较晚,这时候开车回家会非常辛苦,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适当休息后再出发。我自己会基于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如果明显非常疲乏宁可选择把车留在公司打车回家,也不会在疲惫中开一小时高速夜路。

公共交通

通常来说乘坐公共交通,特别是地铁安全性一般不会有问题。但抛开常见的拥挤安全隐患,依然有三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走路看手机:很多人可能出于对路况的熟悉,经常会边走边看手机,哪怕是上下楼梯或电梯也舍不得把眼睛从屏幕挪开,甚至手指还在飞速的敲击键盘。曾经不止一次看到有人因为看手机而撞到栏杆或打趔趄,更别提会和其他看手机的行人磕磕碰碰。

未抓紧拉杆:即便是很多地铁大部分时间都是平稳运行,但依旧会时不时遇到急刹车。急刹车或者突然加速会让许多人倾倒,如果此时恰好车厢人员满满也许还好一些,但如若人员较少,极易造成摔倒和磕碰。前几日恰遇到一位老人站在门口刚刚把手里的提包放下遇到地铁急启动而直接摔倒滑出将近一米远,所幸安然无事。因此基于此类事件,我个人有一个倡议:希望地铁上的爱心座椅可以能够像高速的应急车道一样,无论拥挤程度如何,都应该被留着给到真正需要的人。而有需要的人也可以主动去要求别人让出来座位,相信大部分乘客是会理解的。

骚扰或偷窃:这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安全。作为男性可能对于前者感受不深,但也会间歇性听到女性朋友提及这类问题,给一个可能可行的建议:果断避开至安全距离,必要的话勇敢大声制止并直接报警(前提一定是保持安全距离,确保自我安全的情况下)。至于后者,同样建议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报警处理。

时间的有效利用

像我这样长达四小时的通勤既然不可避免,那么在保障了一定的舒适度之后就需要找到一些合适的「消遣性」或「创造性」工作来确保自己不会过于无聊。其中的核心在于两点:零碎的时间处理零碎的事情,把零碎的时间拼接起来做成一件连续的事情(单程的零碎时间做一件事和重复的同一时间做同一件事)。

读书

读书是我自己最推荐的地铁活动。原因无它:我们大部分人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办法(或者说不愿意)再为读书留出大块时间了。年轻的朋友忙于学习,约会,打游戏;中年的朋友忙于加班,带娃,照顾家庭;老年的朋友忙于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年轻一些。

虽然场所不尽完美,但乘坐地铁的时间反而是个绝佳的阅读时机。而且沉浸式阅读一本好书会帮你忽略周围的噪音和混乱,只会感慨地铁时光飞逝而不乏味。近期我的大部分书都是在地铁上完成阅读和笔记整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前往交流:阅读清单 & 笔记

不便之处也是有的:我喜欢用 Kindle 而非平板类设备阅读,写读书笔记需要不断掏出来手机进行快速记录或者摘录一些有价值的段落。如果有座位的情况下影响不大,但如果是站着或拥挤时则非常不便,出于安全考虑,我建议这种情况下还是避免复杂操作,不要「机」飞人倒。

复盘 & 漫思考

如果说读书是具有个体偏向的爱好,那么复盘和漫思考应该更值得推荐的通用性。

前一篇文章里提到我会每日复盘,而最佳的时间和场景恰是下班地铁通勤时:刚刚离开办公室,一天的工作内容还余音绕梁,但又没有了不间断的企业消息或邮件打断你的思路,而脱离了办公室的束缚也更容易发散思维进行延申。地铁上嘈杂的背景声正好当作白噪音,发呆一样的思考也不会被人觉得异样,还能够让眼睛得到放松。

除了工作上的内容可以复盘,还有很多生活上的事情可以漫思考:我把无明确目的知识获取,问题解决或内容输出的思考称之为漫思考。和工作复盘不同,满思考则不设边界,但大体偏向于生活:思考近期家人需求,健康状态,家庭资产配置,社会热点发起缘由以及对自己的影响等。通常而言会让自己对一些事件的看法深度有所提升,或者灵光闪现。

简而言之,「漫长」的短途出行让我们有一个可以思维发散的空隙,利用好这段时间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社交管理

随着工作日渐繁忙,很多职场人白天可能并没有多少时间了刷社交媒体或进行朋友间的深入沟通。而这种碎片化的事情完全可以放置在地铁通勤环节:不同于无目的刷短视频和信息流,这种社交管理更像是一个自我治理。例如我每天早晨地铁前十分钟通常会查看朋友圈,微博和即刻等信息流,之后便关闭手机开始阅读。而下班路上前十分钟同样刷社交媒体,尔后处理一些聊天消息,由于积攒了一天的信息,有时候可能会展开沟通,延续一段时间。

而我在去年开始长距离通勤后则同步开设了小红书账号,一则是打破自己对新鲜事物的排斥,二则是试图把空余时间利用起来,从头做运营。虽然到今天为止效果不佳(这是新媒体运营能力问题),但至少也算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整得做了一个关于社交媒体管理的尝试。

内容输出

当我们逐渐对通勤路上的时间有了比较好的掌控和适应后,便可以进一步提高这段时间的利用率,即把单程当作一个完整的时间段,进行内容的输出:例如写这篇文章,例如进行复盘的总结和汇总,例如进行部分工作的处理。总体而言,内容的输出只是一个时间利用率提升到最后的一个结果。

音频

我个人偏好是在开车时听音频而非乘坐地铁时。地铁的噪音让所有类型的耳机都需要开足够大的声音才可以比较舒服的享受音乐或内容。况且对于戴眼镜的人来说一直戴着大耳降噪耳机在夏天也是颇为痛苦,还有不便—需要携带收纳盒。所以开车的时候可以选择听一些播客或音乐,来为旅(堵)途(车)消乏解除困。

人间观察

如果说以上内容显得过于「正式」,那么我还可以推荐一个看似随意却更有趣的选项:观察人群。虽然并非我们每个人都想成为一名作家,又或者是做一名隐私打探者,但在嘈杂的行程中听一听其他人在公共场所讨论的内容(通常而言并非隐私,或者禁止其他人听),看一看其他人在公共场所的行为举止,对于已经近乎生活在「线上」的我们而言也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一个感知社会多样性的机会。

例如我曾在地铁上听到一个东欧某国人和朋友讨论时事,我才切身体会到不同立场和国家的人对于同一事件的看法可能完全不同。又例如我曾观察到不同父母带娃上学路上的风格差异极大,折射出许多教育理念的差异,带给我许多启迪。只是有些观察体验又因人而异,所以推荐每个人在不侵犯路人权益的情况下适当观察这个世界。我的一组地铁观察日志附上作为参考:地铁见闻地铁特写

关于时间的想法

在一次又一次的通勤中面临无数次零碎时间,无意间想到一个关于时间的比喻,感觉非常贴切。

时间的褶皱:时间更像一方羊皮卷,而非一张洁白无瑕的大纸铺开在我们的人生,而是皱皱巴巴得叠放在一起。假如我们把赶地铁的时间当作「平的」或「线性的」,那么在等红绿灯的二十秒钟就是被褶皱的:你什么也不能做,只能等着,与其说是等着变为绿灯,不如说是在等这二十秒过去,等我们从时间的褶皱里爬出来继续直线前行。如果我们把工作和生活时间当作时间的平顺延展,那么我们漫长的通勤时间就是一个曲率大一些的褶皱。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许可以等着时间自己爬坡,也许可以静静地观察时间,也许可以在这部分褶皱小平面上绘制一些小作品:比如写下这篇稿子。

以终为始的思路:如果我们把通勤这段时间看作完整的时间段,那么可以让旅途做到心无旁骛,减少时间的零碎感。就像一开始因为多次换乘而无法静心阅读,更多因素在于心理感受。通常而言目的地是固定的:单位和家,你的通勤时间几乎是固定的。所以通勤期间不应该受到每一站报站的打扰,更不应该被进进出出旅客和走走停停的列车节奏所打扰,这个完整的半小时或者一小时不要被切割成为零散的三分钟,五分钟。而是应该在做完换乘或者其他事情后迅速回到前一刻在做的具体事情上,避免被打断。

需要明确的是,通勤之路就像人生中的任何一段时光一样:这并非刚性约束,也不一定要有 100% 的明确规划,工作或产出才有意义,娱乐和闲暇也同样有意义,其价值完全取决于自我需求和自我定义。

写在最后

以上这些内容,虽说能让被迫选择的极端通勤时间变得没有那么鸡肋,但也只是临时应对方案,因为根本的「通勤时间过久」并未解决。我愿意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只是受限于所学所能、所在行业和家庭因素接受了这种选择。

诚然,作为一个工作压力繁重、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乘坐地铁或独自开车的时光反而成了难得的独处时间,但伴随着的也是对于家庭照料的缺失和其他家属对家庭事务的加倍付出。为了能「有效利用这些时间」做出的努力与之相比,只能说微不足道。

我可以在过去的一百天里读完五本书,写完十篇文章。好好用上这些时间,我或许可以完成双倍的产出。在乎这件事唯一的价值也许在于,它能让我更加高效、提升自己,好在未来有机会逃离这种极端通勤的生活。

好了,我该下车了,下篇文章见。

> 下载 少数派 2.0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James_Tu

我只想认真的生活 / 努力过好这一生 / 个人公众号:菜场Future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79000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