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破碎的帝国(一)
2019-10-7 16:28:28 Author: mp.weixin.qq.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2 收藏

网图,侵删

前一阵看了长安十二时辰,真好看。

特别作为一个了解一些历史皮毛的人,在看着许鹤子在花车之上的悠扬的歌声,看着影视塑造的大唐盛世。不免让人有些感慨。

天宝十四载,安禄山掀起史称“安史之乱”的反叛。至此,大唐进入数百年的乱世。藩镇割据时代。

高墙之内

我见过各式各样的说法关于为什么发生,玄宗傻逼、安禄山傻逼、李林浦阴险、藩镇独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天命已断卦象成乱。现在我们看看别的东西。

藩镇是个唐代形成的词汇,初期的意思只是个军事单位,后面成了单独的政治单位,意味藩镇的最高指挥官节度使拥有对所在地的民政,财政和军事的全权管理。再往后,这词就成了半割据军阀的代名词。

唐代的各个藩镇或者说节度使的设立时间为714-733年,为玄宗初期和中期。许多人批判玄宗的好大喜功与毫无价值的军事扩张,毕竟安西那边都打到波斯去了。但严格来说,几大藩镇的设立更主要的原因可以说是防御外部的威胁。

从大唐初期乃至后期,契丹,突厥和吐蕃等强大的游牧民族一直是大唐各个朝代的一个核心问题,他们有着强大的战略和战术优势。靠着四条腿的马带来的强大的机动力,和千百年来沉淀下来的“抢了就跑”的战略计划。成功的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大唐皇帝,在大唐动乱之时还能混进来当一把优秀的搅屎棍。

这是藩镇设立的一个重要的背景,几大藩镇,河东和朔方,范阳和平卢对抗突厥,契丹等部落。陇右,剑南对抗吐蕃。北庭和安西控制中亚地区。换句话说,这是一堆有着明确的战略目标和防御区域及自主权的军区。

大唐初期的军制设计中战争的前提形式是大规模的入侵和反攻,由中央选取将领并大规模征兵,临时协调各方资源形成补给线。但人都是游牧民族,抢了就跑也没想多走几步。抢只母羊就回家等你动员完小羊都可以下锅了。

可以说从更早期开始,大唐的军事策略就开始了转变,因为威胁形式的变化而带动的军事变革。从中宗,武则天开始边境就开始修建永久式的军事工事,睿宗后期出现了边境的统一协调部门,为的是遭受攻击的第一时间就能部署军队发起反攻。剩下的,只需要一个想作为的皇帝和一些有能的臣子就能让藩镇最终成型。到了玄宗后期藩镇的兵力已达全国八成以上。

在李林浦时期,政策有了进一步的变化,在原有的制度中,文官短期的任职节度使然后提拔回中央,并由宦官监军,这是惯例。但李林浦认为,拥有军权的文官与只有军事才能的外国人比起来前者的威胁更大,对他也对帝国而言。就是这个时期,高仙芝,安禄山等外国将领开始上位。也差不多是同一个时期里,以李林浦为首的中央文官开始遥领节度使权,并由亲信在地方管理。

也许右相察觉到了在新的制度下藩镇越来越大的离心力,也许单纯为了把控政权。但以时候结果来看,他在位的时候的帝国上层高度的凝聚力依靠的是他高超的政治手段,从位高权重的文官到手握重兵的节度使都恐惧他,而这一些在他死后都变得四分五裂。

战场之上

我比较懒,所以就不详细做当时的战局分析了,因为要拉出古地图来一条条的标注解释实在太过折磨人。为了让大家更有感觉我拿现代地图做个粗糙快捷简单的解释。请注意,因为我随便画的所以地理位置不一定准确。

图中黄色是安禄山叛军,蓝色是唐军主力,绿色是义军和零散的政府军,白色是皇家逃亡路线,黑色是外国援军。

战争的初期安禄山的战略其实是明显的,由河北出发快速进攻拿下长安(西安),同时派出另一路下江南一带,瘫痪大唐的后勤。

初期玄宗的第一阶段的战略是依靠与东北军事集团齐名的西北军事集团来抗衡,包括高仙芝,封常清为主的西北将领,由高,封在主战场长安前构建主要防线,次要的河南战场由同西北军出身的张介然担任。与此同时,安禄山寄予厚望的颜家兄弟在太原拉起了起义的旗帜,而下江南的军队在河南一带也被卡住了。同时为了支持颜家兄弟的起义,西北军之外的主力郭子仪,李光弼的朔方军与嘉山一带展开决战,大破史思明,斩首四万级。

可惜没过几天,潼关失守,西北军溃败,朔方军被迫回撤,河北刘正臣被击溃,颜真卿溃败,河北全面沦陷。而逃出京城的皇家小队分裂成两波,玄宗进入四川,太子去了灵武,在一段时间的政治两极后,政治军事权利逐渐过渡到以灵武为中心的大本营。

自此进入第二阶段,此时的玄宗的策略开始了转变从“边将到皇子”,我猜西北军被切掉后他伤透了心,在他入蜀之后发布了“三王令”,太子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同时另外三个儿子分别在其他地方统领军队,但他不知道此时太子已在灵武开始掌控全国政权。在蜀的玄宗和灵武的太子形成的政治两极,可以说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初期的混乱,但玄宗很快就决定放弃掌控向太子过渡。

但前期的三王令已经发布,被派去江南的是永王,大家可以看到地图下面有一条比较飘的线,对,他叛变了。无论如何这个志大才疏的人并没有掀起多少风浪就被切掉了。但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在秩序崩溃后的不久从顶层开始已经由无数的野心家开始蠢蠢欲动。

在永王的故事里还有另外一位人物,李白,在安禄山叛乱之后他一直怀抱着一颗救亡的心。为此他特地加入了没叛乱之前的永王,期待在他的旗下施展抱负。战后因罪入狱,在好友解救之下才得以出狱。这是个历史长河中的大人物,也是时代冲突之中挣扎的小人物。

结束之后

以上或许能看到大唐数百年的乱局的一部分开端,但对于为什么是安禄山,为什么是河北依旧没有答案。可不可以是高仙芝?或者其他节度使。

南宋末期的贾似道任命他的亲信独领了军政大权建立了以襄阳为边境的藩镇,为了建立藩镇的战斗力他清洗了每一个反对派将领。明朝的辽东也是一样的,为了对抗满洲和蒙古的威胁而形成的辽东军镇。

也许是偶然,只是一个有着欲望的人走到了那里,在其他地方也是一样的。

也许是必然,在安禄山死去后的百年里许多的河北百姓还会拜祭他。

无论如何,安禄山打破了盛世以来维持着藩镇和中央的脆弱的平衡,自此藩镇可以世袭继承,宦官可以更替皇帝,禁军可以因为得不到奖励而弑君,将领可以因为不满足奖励而叛乱,皇子不过傀儡棋子被随意利用,宰相被当街刺杀割下人头。

所有过往的秩序都化为灰烬,伴随着大火燃烧下的长安城一起消逝。


文章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2MTAxMDE2NQ==&mid=2247483933&idx=1&sn=6821b5460a8956a09c7a91957c614e79&chksm=ce1ce387f96b6a91f113d1ee3a6c84680118fe376b383b6c59aa9b047de07cb7f610d0711b9b&scene=58&subscene=0#rd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