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为消除“强制关注”提供规范指引
2023-9-25 18:45:42 Author: mp.weixin.qq.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4 收藏

扫码订阅《中国信息安全》

邮发代号 2-786

征订热线:010-82341063

随着移动支付的推广普及,点餐、购物、停车缴费……自助扫码成为很多消费场景的“标配”。同时,部分消费场所设置的关注公众号才能缴费、被迫授权个人信息、日常频繁推送广告等现象,也给消费者带来困扰。据媒体一项调查显示,79.2%的受访者觉得自己的信息被过度收集,扫码消费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普遍问题。殊不知,商家不提供人工支付服务,要求消费者必须扫码消费,并通过关注公众号来缴费、被迫授权个人信息、日常频繁推送广告等,已涉嫌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过度收集。而且,如果保管不善,消费者个人信息还有被泄露和非法利用的风险。
备受关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确立了个人信息处理应遵循的原则,强调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采用合法、正当的方式,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公开处理规则,保证信息准确,采取安全保护措施等,并将上述原则贯穿于个人信息处理的全过程、各环节。同时,还确立了以“告知—同意”为核心的个人信息处理一系列规则,要求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在事先充分告知的前提下取得个人同意,并且个人有权撤回同意;重要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重新取得个人同意;不得以个人不同意为由拒绝提供产品或者服务。
一些商家要求消费者必须扫码消费,并通过关注公众号来缴费、被迫授权个人信息、日常频繁推送广告等,显然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有关规定,侵犯了消费者利益。同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明确,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对照这些规定,商家强制扫码关注消费,“二维码”沦为“拦路码”,已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和隐私权。
因此,必须严禁“强制关注”,为“消费自由”清障。北京市相关部门从源头上治理扫码消费乱象,及时规制“强制关注”等行为值得点赞,其他地方不妨加强探索借鉴,及时出台相关指引规定,守护好公民隐私安全防线。此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消费监督工作,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对于服务行业扫码消费中的违规行为,除了相关管理部门发布指引作出规范,及时介入严肃执法查处之外,还需要每个消费者较真碰硬,提高法律意识、权利意识,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作为服务行业,能不能提供便利优质服务是衡量商家优劣的重要标尺,广大商家要通过提供多种服务方式以保障消费者选择权等合法权益,让消费者安心、舒心消费。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

《中国安全信息》杂志倾力推荐

“企业成长计划”

点击下图 了解详情


文章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MzE5MDAzOA==&mid=2664193782&idx=7&sn=47022e4eabf2ba4462ad3c3fe8e8ec17&chksm=8b595c0fbc2ed519dfe91b78df9de5496134336c8cba3c73311de519198d1caeefe1eed365d9&scene=58&subscene=0#rd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