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知识库对话、用嘴找笔记:Notion AI 对话模式体验
2023-11-27 11:30:0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15 收藏

与知识库对话、用嘴找笔记:Notion AI 对话模式体验

随着 Notion AI 对话模式展开测试,我终于有机会做了件一直很想做的事:用嘴找笔记。

找笔记一直是个让我头疼的事情,虽然我已经在很多地方用上了 Tiago Forte 的 PARA 框架,根据的时效性将信息放在不同的位置流动管理,写要长期复用的笔记时,也会为标题选择匹配的风格,但有些笔记就是很难找到。

比如我想临时研究下「教学设计」,相关笔记可能有一些位于已归档的「学习《学会如何学习》MOOC」下,另一些是我日常想到的灵感、位于我的灵感笔记库,还有一些可能在我活跃项目「拆解《Game Builder Garage》教学设计」的目录下。

当我能回忆起来哪些地方有用得上的笔记时还好说,但当我想不起来时就比较头疼了,尤其时间过于久远,或是当时理解不深、但确实有用得上的信息的笔记。

因为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基础,关于和文档对话这件事,过去几个月中我已经用过了很多种描述,像是与知识库对话、搭建 AI 问答系统、搭建结合 AI 的知识库。我收藏了各种可能有助于我实现这种系统的线索,比如 LangChain、Text Embedding、LlamaIndex,奈何因为中间的知识差一直没有行动。

打破这一现状的,是 Notion 的 AI 对话模式,当我看到 Notion 中文社区负责人 Linmi 分享这一新功能的介绍,我意识到,动动嘴就能找笔记,这很可能就是我在找的。

2023/10/7 这天改变了我,我变成了急急国王,恨不得立马能体验上 Notion AI 对话
Linmi 最早关于 Notion AI 对话模式的截图

那之后过了一个月多,终于给我等到了新消息。小红书上偶然刷到一条笔记,看起来 Notion AI 对话模式已经上线了,兴奋的我立马打开了 Notion 翻找起来。

可能是最早展示 AI 对话模式的小红书笔记

但我等来的是一盆冷水,我发现我的 Notion 还没有这项功能,不管是网页端还是移动端,刷新、更新 app 都没有,我这才意识到,现在可能只是在灰度测试。好在一位好心的朋友帮了我,他的 Notion 账号刚好拿到了测试资格、和我分享了帐号。而且他告诉我可以随便折腾,因为他平时主要拿这个号测试、工作区基本没什么个人笔记。

有了他的保证,我便开始了一发不可收拾的试玩。我把我想测试的数据逐一导入他的 Notion 工作区,大概 3500 多个页面。试玩 3 天后,我还是相对满意的:不能说超出我的预期,但确实在我想象的方向上让 Notion 走得更远了,也让我更想把笔记放在 Notion 里了

今天就通过这篇文章,和大家介绍下即将推出的 Notion AI 对话模式,以及高强度试玩后,我的个人体验。

像 ChatGPT 一样对话,但所有笔记都是它的知识库

「这个功能,和 ChatGPT 有啥区别?」谈到这个新出的 AI 对话模式,或许会有人问这个。

根据我这几天的体验,所谓的 Notion AI 对话模式,是提供了一个类似 ChatGPT 的对话窗口,我可以在这里针对我的笔记内容提问

对于我提出的问题,Notion AI 会将我工作区里的所有笔记作为参考,基于相关的笔记回答我的问题并带上参考来源,比如问它:

我在一些笔记中记过自己玩《王国之泪》的体验,能帮我找找吗?

在对话中提出问题,Notion AI 就会搜索笔记、生成回答并附上来源

Notion AI 就会开始思考我的问题,搜索我的工作区笔记,找到相关的页面,阅读后根据笔记内容回答我的问题。

个人而言,特别喜欢 AI 对话模式这里的 UX 设计,状态很透明,等待回答的能看见 AI 当前在做什么、感觉进度一直有累积,这个过程可比等待 Notion 加载的过程舒服多了(笑)。

生成回答前,能看到 AI 会先后经历思考、搜索、阅读的步骤,每一步都能感觉到进度的增加

如果想看原文,我也可以点击参考来源,跳转打开对应的页面:

点击回答中的标注或参考来源可以打开页面,得益于前不久增加的预览,也可以悬停预览页面内容

现在我们知道了这项功能是怎样的,那么哪里能用上?

Notion 内外都可访问

已知 AI 对话模式在 Notion 中有两个入口,一个位于 Notion 界面的右下角,另一个位于搜索窗口的顶部:

Notion 右下角打开 Q&A
搜索窗口中打开 Q&A

从这两个地方打开的似乎是同一个对话窗口。目前同一时间只能存在一个会话,并没有看到像 ChatGPT 那样有聊天历史、每个会话单独保存的设计,从这点来看,定位上更像是临时搜索用的,而非长篇聊天用的。

执笔本文之际,我也意外发现还有第 3 种方式唤出这个 AI 对话窗。在桌面端,可以用快捷键 Ctrl/Cmd+Shift+K 直接唤出 Notion 搜索,即便当前并不在 Notion 窗口中也可以:

Windows 在 Notion 外唤出搜索窗口

这种外部唤出的方式我个人还是挺喜欢的,这意味着我在桌面端找某条笔记要经历的步骤更少了,将「打开 Notion > 点击界面 > 快捷键唤出搜索」压缩到了一步。不过我目前用的频率还不是很高,可能要用一段时间再观察效果如何。

至此,这项新功能已经介绍得差不多了,在讨论试玩体验之前,最后再来说说定价的事。

虽是新功能,但包含在 Notion AI 订阅内

关于这项功能,我最早好奇的一个问题便是收费怎么算。

在当时的我看来,Notion AI 的定价已经算值了。虽然它看起来和主流的 AI 大差不差,但很好的结合了自家的页面和数据库,既可以在编辑文档的过程中唤出 AI 辅助,也可以在数据库中借 AI 批量处理数据。

以 AI 批量处理数据为例,我最近就给自己的情绪笔记库做了点小改动,加了个自定义的 AI 提取属性,通过编写提示词,让 Notion AI 根据页面内容生成 emoji + 情绪类型,每个情绪瞬间的感觉一目了然、也更有趣了:

我在情绪笔记数据库中加上了 AI 生成的 emoji 和情绪识别
基于页面内容识别情绪、生成 emoji 的提示词

对于我这种 Notion 的重度用户而言,Notion 里存了可能有上千个页面,几乎每天都要在里面记录和处理信息,这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 Notion AI,每月 xx 刀的订阅价格,我觉得已经算是完整的权益了。

而得知即将推出的 AI 对话功能时,我刚好经历了几个用 ChatGPT API 开发的项目,对这类 AI 功能会产生的 API 开销变得更敏感了。我想象了下 AI 对话要处理的数据量,第一反应是:这得额外算钱吧?

在 9 月底时,我一个月在 OpenAI API 的开销已经超过了 plus 的月费

因为这样的想法,看到 Notion 中文社区负责人 Linmi 透露新功能时,我就忍不住问了一波,想知道加上这套功能,Notion AI 是否会涨价,还是说会分离出来一个单独的订阅项。

Linmi 的回答让我放心了不少,他说 AI 对话也算在原本的 10 刀订阅里。

Linmi 回复表示 Q&A 含在 Notion AI 订阅中

这让我感觉 Notion AI 的订阅更值了,一想到付费方式是这种订阅制而非计量的,我就忍不住自己的探索欲,也有了之后的高强度试玩。

导入上千个页面试玩后的发现

正如开头所说,为了测试 Notion AI 对话模式,我导入了 3500 多个页面,它们包括:

  • 我的即刻动态数据 266 条
  • 游戏 Minecraft 的基岩版开发文档 1200+ 份
  • 我的 Cubox 收藏数据 774 条
  • 《黑神话》科隆展 YouTube 宣传片的评论数据 1184 条
  • 我体验《王国之泪》的游戏笔记 3 条
  • GPTs 即刻搜索结果的数据 97 条
1200+ Markdown,来自 Minecraft 基岩版开发文档
774 条 Cubox 收藏
1184 条《黑神话》宣传片的 YouTube 评论

导入这些页面并非毫无缘由,一方面是用来测试的工作区原本就没什么笔记,导致打开窗口也没啥好问的,因而需要导入些我熟悉的内容;另一方面,选择它们,基本都对应着我想验证的某种使用场景:

  • 即刻动态:模糊搜索自己公开分享的内容
  • Minecraft 开发文档:和特定领域的文档库对话
  • Cubox 收藏:模糊搜索自己收藏的内容、辅助主题阅读
  • 《黑神话》宣传片评论:在定性研究中辅助探索性分析
  • 游戏笔记:为命题创作找笔记素材
  • 即刻搜索结果:和数据对话

经过这些场景的测试,我发现 Notion Q&A 有时表现不错,有时却不达预期。

当我的搜索更偏探索性、能接受「在整个 Notion 工作区模糊查找」时,Notion Q&A 的表现还不错,比如:

  • 和特定领域的文档库对话:针对导入的 Minecraft 开发文档,我代入了一个开发新手的视角提问,能帮我找到相关的文档,这是在网页端找文档无法获取的体验(可能因为我的测试环境中没有其他 Minecraft 开发的笔记,搜索得还算精准)
  • 模糊搜索自己的收藏:对于我在 Cubox 收藏的上百篇内容,我询问了有哪些关于 GPTs 的讨论,Q&A 给我找到的 6 个搜索结果,而且都是 Cubox 收藏里的(这点倒挺意外的,可能因为 Cubox 在我的数据里太独特了,只能指向一个范围)
  • 为命题创作找笔记素材:我假设自己准备写一篇关于应对创作焦虑的文章,问 Notion Q&A 有哪些可参考的笔记,它就帮我找到了我曾经发过的动态、写过的草稿、直播用的讲稿,里面都有讨论过相关的内容。进一步的,我也可以让它帮我提练出关键的做法,省去我逐篇阅读的时间(因为后续我也拿到了 Q&A 的测试,这个场景是在我自己的工作区测试的,所以能访问到更多的笔记)
基于 MC 开发文档提问
基于 Cubox 收藏内容提问
在我的笔记中找创作素材
找到页面后,也可以让 Notion AI 提取其中的内容

但如果我的搜索期望是「在某个精准的范围内模糊搜索」,比如在一个页面/数据库的所有子集页面与数据库搜索,Q&A 的表现就有点不尽人意了,比如:

  • 模糊搜索自己公开分享的内容:我有个数据库,专用于自动收录我在即刻发过的动态(搭建教程见 这篇文章),但当我向 Q&A 提问,让它帮忙找指定主题的即刻动态时,它有时也会找到一些指定范围外的
  • 在定性研究中辅助探索性分析:考虑到 Q&A 的模糊搜索能力,我尝试了让它搜索《黑神话》宣传片的评论,看有哪些提及了宣传片制作上的问题。但结果和上一条类似,即便我有一个收录了上千条评论的数据库,AI 的搜索范围依然是整个工作区,混入了一些我关于《黑神话》宣传片制作问题的公开分享
  • 和数据对话:这个场景其实和前面的几个也有重合,我用即刻上搜「GPTs」的搜索结果测试了下,根据发布时间和活跃度提问,但给的回答依然不尽人意。这方面表现还是 GPT-4 更好一些,直接上传数据文件,就可以调用代码解释器读取,之后随意和数据对话,统计的结果也比较准确
在测试环境找指定主题的即刻动态,结果找到的有一条是动态草稿
找《黑神话》宣传片评论中提及宣传片制作的,结果找到即刻动态去了
明明数据库里还有上百条相关评论,都打上了宣传片制作的标签,却一条也没找到
基于动态数据问最活跃的是谁,Notion AI 表示无能为力
问最早发消息的是谁,找对了,但没完全对
最早的确实是罗锴,但发的动态不是 GPTs 这条
同样的动态数据,ChatGPT 4 就表现很好,当场能给出正确答案

讲完了 Q&A 在不同场景下的试用结果,下面来说说我整体发现的优缺点。

整体感觉还不错的地方

经过几天的试玩,我发现了 AI 对话模式的这些亮点:

  1. 模糊搜索表现尚可
  2. 自用 AI 问答系统的门槛更低了
  3. 一次没找对,可以明确要求再试试

模糊搜索表现尚可

首先是模糊搜索,基本和我设想的一样,能通过模糊的语义找笔记,比如提问「我有哪些笔记讨论过自动化工具?」,AI 就能找到涉及这些主题的笔记,而不是像默认搜索那样一定要精确匹配关键词。

AI 可以更方便的基于语义搜索
默认的搜索用的是关键词匹配,有时并不能找到我想要的笔记

自用 AI 问答系统的门槛更低了

因为模糊搜索笔记成为了可能,在我看来,搭建一套自用的 AI 问答系统也变得更容易了。

我不再需要研究 AI 连接知识库相关的技术,只要把笔记存入 Notion,就可以通过 AI 对话来找笔记、或是就笔记里的信息提问。

从外部导入文档或是在 Notion 里维护文档,就可以借助 Q&A 提问了

一次没找对,可以明确要求再试试

AI 也会犯错,即便我觉得自己已经把问题说得很明白了,有时 AI 也没按照我想的路子去找笔记,导致给出的回答也是歪的。

但好在 Notion AI 还是知错能改的,如果找的不对,我还可以提出新的要求让它再试试、把 AI 引向正确的搜索方向上,比如在搜索要求中带入更多独特的主题描述、指定日期:

找歪了,还可以尝试修正方向

除了这些,对比热度正在攀升的 GPTs,我发现 Notion AI 对话模式也有一些优势。

对比 GPTs 的优势

在我兴奋试玩 Notion AI 对话模式的这段时间,刚好 OpenAI 的 GPTs 也出了。

原本我并没有太关注这件事,因为对追赶 AI 热点的兴趣不是很强,直到少数派会员社区的一条评论改变了我的想法。

之前Dify可以连接notion页面,做个人知识库。现在GPTs应该也能通过fuction call访问notion页面?感觉这个功能略有点尴尬啊。

这条评论说的是 Notion AI 对话模式,那时我刚准备起草这篇文章,但不确定大家有什么感兴趣的点,于是在社区发了帖征集意见。

评论里的 GPTs 让我很在意,我很快意识到,这是最近几天被我错过了的一个概念,而「感觉这个功能略有点尴尬」的评价,更让我相信我最好在动笔前也体验下 GPTs,以防过于关注单个产品而得出有失偏颇的结论。

经过搭建 GPTs、与 GPTs 对话后,我不得不承认,OpenAI 的 ChatGPT plus 和 GPTs 超出了我的预期。随着对话任务的不同,OpenAI 家的 GPT 可以在浏览网页、文生图、编写执行代码间无缝切换,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也可以根据我的对话临场发挥。

面对用户的要求,ChatGPT 4 可以灵活调用多种能力,比如这里的访问网页
还有这里的文生图

GPTs 同样支持连接知识库, 甚至比 Notion AI 更强大,因为像上面提到的 GPT-4 的浏览网页、写代码并执行的功能都被 GPTs 继承了下来。

不过进一步对比后,我发现 Notion AI 在这些方面表现更好

  • 没有严格的使用频率限制
  • 知识库文件更新省事
  • 费用便宜、付费坑少
  • 隐私保护更好
  • 国内访问更安心

没有严格的使用频率限制

首先来聊聊使用频率限制,GPT-4 有着每 3 小时 50 条消息的限制,原本我并不知道这还有限制,但玩 GPTs 上头、用完了次数才发现。

我大概能理解 GPT-4 为什么有这样的限制,考虑到它的十八般武艺、更「聪明」的对话表现,对算力的要求更高也是理所当然。

但从用户的视角来说,我还是很难接受每 3 小时 50 条消息的限制。原本健谈的助手突然沉默,自己啥也不能做,只能干等着,可太难受了。

而测试 Notion AI 期间,我并没有发现这么严格的频率限制,我用同一句提问找笔记,每当 Notion AI 开始逐字输出回答时重置、再次提问,这样测试了 55 次都还没有遇到 GPT-4 那样的限制。

Q&A 回答了 55 次,还没触发任何限制

知识库文件更新省事

GPTs 可以将用户上传的文件作为知识库,但如果知识库需要经常更新,GPTs 这种基于文件上传的方式就不太方便了对于 Notion Q&A,只要用户更新了工作区的笔记,一段时间后知识库也会自动更新(根据官方文档,这个时间大约是 1 小时)

我理解 GPTs 要自动更新知识库也可以,比如通过访问网页、调用 API 实现,但做这些也并非完全毫无门槛,用户依然要具备网页请求、API 调用相关的技术知识才行。

不过如果你对「GPTs 连接个人知识库」有兴趣,这两个例子或许可以启发到你:

费用便宜、付费坑少

截止我写这篇文章的时间,ChatGPT plus 费用是 20 刀/月,Notion AI 订阅则是 10 刀/月。

ChatGPT 我使用频率还没到每日必用,为了订阅和访问的畅通也需要更多额外付费(懂的都懂)。

而就 Notion 来说,我几乎每天都会用,10 刀每月我还算能接受,想要付费订阅用双币信用卡也足以解决。

隐私保护更好

前面说过,GPTs 搭建时可以上传文件作为知识库,但这方面曾曝出过 文件泄漏的漏洞,用户通过聊天就可以下载到创建者上传的知识库文件。

原本大家很兴奋,拿出看家珍藏的内容搭建 GPTs、想靠积累的知识打造更聪明的 AI 助手,但这种漏洞导致别人可以轻松套走知识库文件、复刻一个同款 GPTs,这也使得基于 GPTs 提供付费服务变得不太靠谱了。

而 Notion Q&A 只能访问用户有权限的页面,除非账号多人共用或页面权限设置有误,不太可能出现「自己的笔记意外被公开」的问题。考虑到 GPTs 已经出过一次文件泄漏的问题,如果要用个人笔记作为知识库,短期而言我还是会优先考虑 Notion。

国内访问更安心

最后,在访问的稳定性上,Notion Q&A 也要比 GPTs 好,我的感受是不至于每次使用都提心吊胆的(当然如果在某宝买 Notion 号、AI 额度的除外)。

老实说,我用 ChatGPT 的每一次都得万分小心,生怕一不小心号就没了,每次给 API 账号续费也担心触发风控付不了款,我想这可能是国内大部分 ChatGPT 用户都不得不的现状,之前也听过一个很形象的描述,说现在玩 ChatGPT 就像是在火山口搭房子。

还不够好的地方

作为一个还处在 Beta 期的功能,Notion Q&A 在试玩中也暴露出了很多不足:

  • 笔记进入的知识库进度不可知
  • 不能精确指定搜索范围
  • 涉及数据库属性的回答表现不太好
  • 无法分清个人笔记与资料

笔记进入知识库的进度不可知

前面我曾经提过,工作区中的笔记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被 Notion Q&A 参考到。

根据官方文档这一时间大概在 1 小时左右,因而试玩期间我也以此为参考设置了倒计时,导入数据后,等至少 1 小时再针对导入的数据提问。

官方文档中提到,笔记大约要 1 小时多才能被 Q&A 引用

多数情况下,这个时间都足以让新数据加载到 Q&A,但有时也会发现数据还没加载进去,这时就很想知道,新导入的内容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用于 AI 问答。

但 Notion 目前并没有提供这方面的进度提示,如果是以用户自己新写的笔记还可以理解,毕竟 1 小时左右的信息还能记住很多,但如果是从外部导入的文档就很不好了,这种情况下还是希望能有个地方看到页面载入 Q&A 的进度。

不能精确指定搜索范围

虽然 Q&A 在整个工作区模糊搜索笔记很方便,但这种固定全局搜索的设计,有时也会变得很不便。

我自认为是一个 Notion 数据库的重度用户,我的很多自动化,都会将 Notion 的数据库作为数据中心,因为可以通过 API 方便的在线访问;做研究涉及到数据收集时,也会优先考虑将数据放在 Notion 里,方便多人协作或是配合其他自动化批量处理;更何况我平时用的收藏软件 Cubox,也会将我最新的收藏内容同步到 Notion。

在这种背景下,我可以说自己有很多内容是存在 Notion 数据库中的,不同数据库在用途上也有区分。因而想找某一类信息时,如果我的 Notion 架构中有对应的数据库,我会明确知道应该去那个数据库找。

但找笔记的换成 Q&A 时,它就没这么智能了,即便我指定让它去一个数据库找,它也不一定能稳定找到。比如我让它帮我找《王国之泪》相关的笔记,直接找是找不到的,指定一个「即刻动态」的范围,又能找到了。

让 Notion AI 帮我找《王国之泪》的笔记,一开始找不到,指定范围又能找到了

看到这个表现,原本我是挺开心的,但当我继续尝试指定范围找笔记,就发现这种方法并不稳定。Q&A 理解的范围,更像是一种模糊指定的关联范围,因为我用同样的问法,Q&A 后面又会找歪掉,把我收藏的文章错当成我的即刻动态。

Notion AI 把我收藏的文章当成了我的笔记

个人觉得,指定范围还是挺需要的。毕竟对稍重度一点的 Notion 用户来说,工作区里应该都混合了不少数据库和页面。如果 Q&A 能支持指定在指定页面/数据库的子集范围查找,也能借人为引导更好的帮用户找到想要的笔记,实现 AI 和人的能力互补。

涉及数据库属性的回答表现不太好

Q&A 也能搜到数据库页面的正文和属性,但针对属性的回答并不是很稳定,而且如果文本在数据库属性里,进入 Q&A 知识库的时间似乎也要更久。

以我的即刻动态数据为例,我让 Notion AI 帮我找 11 月发布的即刻动态中点赞最高的 5 条,找到的笔记确实是我的即刻动态、点赞数据也正确提取出来了,但时间范围对不上,点赞数也不是最高的 5 条(当然我知道,这种搜索最好还是直接在数据库里筛选,这里只是为了测试 Q&A 能做到什么程度)。

找到的笔记确实是即刻动态,点赞数据也正确提取了,但时间对不上,点赞数也不是最高的 5 条

后来我尝试用 ChatGPT 提示词的技巧优化,给搜索的属性套上了花括号,这下日期确实找准了,但这 5 条依然不是点赞最高的,而且第 5 条还找歪了、找到我的机核动态数据库去了。

当我再给点赞也套上符号,这下找的又歪了,第 1 条不是 11 月的,第 2 条找到机核动态去了,第 3 条是这篇文章的草稿,第 4 条点赞不是 top5,第 5 条时间错了而且点赞也不是 top5,整得我也无语了。

在导入这些数据测试时,我也像导入其他数据那样、设置了一小时的倒计时用作提醒,但即便过了一个小时,针对这批数据提问,Q&A 的回答也无法找到这些页面

另一个例子是我针对 GPTs 的即刻搜索结果提问,只有 97 个页面,导入后过一个小时也还没被 Q&A 收录到,但第二天又能搜到了。

第一天,导入数据后过了一小时还没被 Q&A 收录到
第二天又正常了

考虑到这些动态的正文都是作为属性储存的,而之前测试的场景下检索的内容大多在页面正文,我能想到的推测,是 Q&A 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处理好页面属性的数据。

无法分清个人笔记与资料

最后一个问题,在于 Q&A 无法很好的区分哪些是我自己写的笔记、哪些又是我收藏的内容

当我指定一个主题让 Q&A 搜索时,我有时更希望它能在我自己的笔记里找,但它常常把我收藏的内容也算进来了。

比如假设我要写一篇有关《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的文章,我让 Q&A 找我的笔记中关于《王国之泪》的,它找到的结果基本都是我收藏的内容,像是讲王泪预告片制作的 newsletter、谈新手引导设计的微信公众号文章,而我自己写的游戏笔记却没找到。

我的游戏笔记中就有 3 条相关的,而且游戏名写在标题里,但 Notion AI 就是找不到

关于这方面,我暂时也想不出更好的解决方案,但如果官方后续能实现「精确指定范围搜索」,这个问题的影响也就没那么大了。

我能想到的使用建议

讲了这么多,如果你对使用 Q&A 有兴趣,最后分享下我能想到的使用建议:

  1. 不需要精确范围搜索时用 Q&A,如果对笔记可能在哪个位置心里有数,但同一位置下的笔记有很多,考虑用 Notion 基础的搜索筛选页面/数据库范围,或借助数据库的筛选和搜索功能找
  2. 写好个人笔记的标题,好的标题应当能概括笔记的主要内容,个人理解中,清晰且独特的标题,既有助于 Q&A 的搜索,在被引用时也能帮自己快速会想起里面的内容
  3. 如果想收藏内容能被搜到,尽量带上正文或摘要,这些额外的信息应该有助于 Q&A 在未来通过关联性发现笔记
  4. 复用写提示词的各种技巧,经过这么多天 Q&A 的试玩,我发现不少写提示词的技巧也能迁移,你可以根据自己找笔记的实际需求尝试看看
  5. 一次找不到就再试试,Q&A 的答案生成似乎有随机性,而我们的搜索也不一定一发就入魂,如果一次没找到,可以试试再次提问、或是补充更多要求

至此,便是我试玩 Notion Q&A 的分享,希望读完本文后,你能对这项新功能有更好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帮你更好的管理自己的笔记和知识。

参考来源

  1. Linmi 即刻动态提到即将上线的 Notion AI 对话模式 https://m.okjike.com/originalPosts/6520c1fa2a0c03ca1325860e
  2. 小红书用户 Gif 小王分享测试中的 Notion AI 对话模式 http://xhslink.com/MdQSpw
  3. 官方对 Notion AI Q&A 的介绍 https://www.notion.so/help/qna
  4. 推特用户 Kanat Bekt 发现 GPTs 会泄露知识库文件 https://x.com/kanateven/status/1722762002475475426

> 关注 少数派小红书,找到数字时代更好的生活方式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MrCoffeeTalker

工作是玩和研究游戏,爱好是学习。想帮更多人走上高效的学习和创作之路。机核、即刻、小红书同名。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84597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