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速递 022|播客十年、旗舰苹果店以及实用的新玩意
2023-11-28 17:30:0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5 收藏

社区速递 022|播客十年、旗舰苹果店以及实用的新玩意

除了首页时间流和侧栏的精选展位,少数派 Matrix 社区还有很多优秀内容因条件所限无法得到有效曝光,因此我们决定重启 Matrix 周报,并在此基础上添加更多社区内容、作者投稿新玩意以及社区产品动态呈现给大家。

希望这份「社区速递」能帮你发现更多有趣的内容分享。如果你有任何栏目内容或首页改版建议,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反馈。


本周精选

工具分享

推荐 3 个好用的日历应用》里,作者南山居氪介绍了三款具有不同特点的日历软件,为读者提供了简洁、好用、快速上手的选择。

WeTally: 一款极简风格的记账软件》一文由作者故事醒了分享,主要介绍了这款叫 WeTally 的极简风格记账软件,他还在文章中分享了自己对记账软件的痛点体验,以及因此开发出的这款 APP。他强调了在 WeTally 中绝不会出现广告的设计理念,并简要介绍了这款记账 APP 的一些基本情况和设计特色。

车票票-你的火车票优雅整理方式》里,作者mivansaka介绍了如何优雅整理火车票信息的方式。作为一个经常在全国各地出差的人,他分享了自己长期积累的整理火车票和将行程添加到日历的经验,同时提到了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案。

经验与思考

这篇《高效追踪学术前沿动态》是由作者凉糕撰写的。在科研中,文献检索与阅读至关重要,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学术前沿追踪方面的习惯和工具,特别是针对在进行研究时的被动、分散的阅读情境。通过介绍使用 Google Scholar、微信公众号和 Web of Science 等工具,作者展示了他的文献追踪方式,为读者提供了一些建议。

Obsidian卡片笔记法:如何有效理解一个概念》是由作者雷墨阅读分享的关于使用Obsidian卡片笔记法的文章。在阐述阅读过程中关注概念理解的重要性时,作者引用了莫提默·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的观点,强调了共通词义的重要性。文章探讨了概念的定义、内涵和外延,并提供了在阅读中有效理解概念的方法。

图片

洞察 | 播客十年,疲惫与希望同在》一文由作者播客志撰写,深入剖析了播客行业的发展变化。文章回顾了过去十年内不同平台对播客的态度转变,探讨了音频平台和社交媒体对播客的新战略。尽管行业充满希望,但作者也坦言对行业变化持有一定的矛盾看法,通过文章展示了对过去音频平台播客战略的演变进行的深刻思考。

实践任务管理系统中的「上下文」》一文由作者Colin_Liu撰写,详细探讨了在任务管理系统中应用「上下文」的概念。作者分享了在处理任务时,如何根据不同的上下文条件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通过设计个人的「上下文」方案,更好地规划和完成任务。

《Windows连接特定WiFi自动静音》由作者艾佛利山的杨博士撰写,介绍了在 Windows 系统下,通过使用「计划任务」和 nircmd 命令行小程序,实现连接到特定 WiFi 时自动静音的方法。如果你曾因在办公室 WiFi 下打开软件而导致尴尬的情况,这篇文章提供了一种简单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帮助你摆脱这一困扰。

多彩生活

旗舰 Apple Store 真的存在吗?到底什么才叫 Apple Store 旗舰店》来源于 Michael Steeber 的新闻周刊 Tabletops,经果铺知道翻译,同时进行了一定的时效性修改。在这篇深度剖析中,作者对于何谓真正的 Apple Store 旗舰店提出了疑问,并以对最新印度 Apple Store 的观察为例,深入讨论了「旗舰」一词在苹果零售店中的含义。

客制化键盘丨近期值得一看的套件与键帽 60%大爆发》一文由作者车不能快撰写,详细介绍了近期备受关注的一些键盘套件和键帽,以及对其个人观点的评分。作者以冷静客观的语气,分享了Domikey Salt Lake 盐湖和KeyKobo Izakaya 居酒屋两款键帽的设计灵感、配色,以及个性部分的评价。

yz y

《超越,广角:一枚超广角镜头的故事》由作者齐飞宏创作,回顾了作者使用不同广角镜头的经历,以及他对于广角摄影的思考。从最初的FE24-240到Contax D25,再到如今的1635ZA,每一枚镜头都承载着作者独特的故事和对画面的理解。

社区摘要

一派热议

在上期第 131 期一派投票《新旧之争:买最新款手机还是等老款降价?》中,共有 1022 名派友热情参与,十分感谢!在本期投票中,有超过一半的派友选择购买最新款,不过也有不少比例的派友会入旧款,有点出人意料。接下来,就听听他们怎么说吧。

PHSD (+51) 我个人是选择买新,过了年轻时每年换新的年纪,有了家庭小孩花钱的地方也更多。现在手机好几年才舍得换一次,换就要换新款。提升更大,新鲜感更强,使用年限 (或) 更久。

septemfj (+29) 老婆买新。

我:老婆用过的不香吗?

Hillsomec (+14) 先说结论:以上一部手机的使用场景作为评判标准

  1. 永远谨记,没有完美的手机。只买好的产品,能让我用起来开心(或者还到手就觉得自己到手会开心)的产品,这是我目前选购的大前提。上头没什么问题,上头正证明你对它有激情。
  2. 如果体验新科技的代价是厂商调教得还未成熟、每个月对着花呗叹气、被再新一代背刺的话,扇自己两巴掌。再试着钻研调教一下手上的设备,会发现「体验新科技」的欲望其实也可以这样平替实现。
  3. 不玩手机游戏,屏幕大小、续航、功耗是目前最看重的。已经越来越少见到心动的中小屏手机了。
  4. 有后悔必然有兴奋。故事很多,像 HTC 系列,Windows Phone 系列,乃至近几年的一加系列,但年龄越大,留给「玩机」的心只会越来越小,变得越来越现实。所以说不后悔,我现在还记得初中时班上一个比较有钱的同学把 HD2 借给我玩的惊艳。

hAPPydOg (+15) 单实用主义当然买旧款,而且大部分的商品都是旧款性价比高,但在经济允许前提下,谁又能拒绝喜爱之物的最新款所带来的那种新鲜感和兴奋感呢?

ifantx (+13) 新品上新肯定会存在很多 bug 和未知问题,稍微等一等看看风评也是比较好的选择。

可以等当年所有新品上市了,618 活动的时候选购,就能收获很不错的性价比和稳定性。

而且也不用害怕自己享受不到所谓的新机体验,再跨时代的机器,按这个策略,最后也是可以选择和体验到的。

Jamncs (+10) 跳水安卓卖老款,保值苹果冲新货。

冰雹 26 克 (+9) 我一直是水果主力 + 三星副机,我得原则是水果买最新,三星等史低,三星的跳水实在是没法看,一天一百噌噌噌!

dongbutan (+5) 前几年的话,我会毫不犹豫的买新款。但是最近几年,新款旧款的差距越来越小,但旧款的价格相对新款来说会低很多,买旧款其实问题不大。可以把余下来的钱用在其他地方,买点别的,或者机动一点,继续用着旧款,等真正次世代的产品。

浪迹听风 (+3) 用了 iPhone 十年了,除了第一次基本每次都是年底购买最新的 iPhone。 为什么 iPhone 经常挤牙膏,我依旧买新不买旧,这就要说到我的 android 与 iOS 双持日常与换手机频率了,iPhone 贵也比较耐用 2-4 年更换一次。 这十年多算上今年刚换的我用过 4 款 iPhone,而 android 最多两年就换了,所以作为主力机的 iPhone 我需要最新与稳定的硬件设计,不论是大屏幕,刘海屏还是灵动岛,都是购买出现新硬件后的下一代,不追求功能上的最新。 而 Android 作为备用机,则是便宜好用的中端机型即可,但我依旧会购买当年的新机器,买新不买旧。

Ka1er (+3) 我选择新款,当然不是年年追新,按照 iPhone 两年一换的节奏,折算旧机回血后,两年总换机成本 4000 元,也就是 2000 每年。我觉得性价比不比买旧手机差。

奈泽 (+2) 对于我来说,绝对是买新不买旧,也愿意作为新技术的尝鲜者。与其说是买新款还是等老款降价的选择,还不如说这是两类不同消费观念的人的选择,而且多半是对立且不可调和,因为两者关注的点都不一样,前者在意的是新功能、新技术,后者在意的是性价比。

罗小锤 (+2) 我绝对买新的,首先电子产品还是有理由遵循「买新不买旧」的定律的,其次,新品在大多数情况下,意味着能够带来相对来说更久的系统更新维护,同时各类元器件、堆叠技术、电池技术等均大概率有更新。以上均能带来相对正向的使用反馈。

宽松回不去 (+3) 现在 14 Pro 不比 15 标准版强多了,之前 13 Pro 也比 14 标准版强多了,上代的旗舰总是最划算的

克里斯同学 (+1) 买新(能力范围的最好配置)然后物尽其用。来自一个 2023 年末的 XR 用户。

minathinks (+1) 往年都是等发布季买最新款的,近几年不知道怎么了,下意识的就卖前一年的手机,而且更换也没有那么频繁了。

ilemonader (+1) 以往是买新不买旧,因为每一代都有很多新功能。但是手机行业发展到现在,每代升级并不多了,且手机也越来越贵,出新款买旧款更划算。最重要的还是认清自己的需求,不为自己用不上的 「实用功能」 买单。

4r1o (+1) 我认为是看需求,我需求不高,不需要什么高端手机当作生产力也不打游戏,在闲鱼上淘到了 98 新成色的 13mini,用的很开心。

YEA (+0) 讲拍照,有这钱不如买个单反,那画质真不是你嗨个朋友圈而已。讲性能,我 SE3 都打了些年了,最终你会发现,苹果的系统让你多么爱,而设备从来不是必升项,难不成你的设备还需要折旧计价?

潮鳴 (+0) 我的观点是目前都没有换手机的必要。 现在绝大多数人手里的手机都是完全不需要更新换代的,日常使用早已足够。 排除电池老化碎屏等不可抗力,唯一的换机理由就是自己那虚荣心和好新鲜感。

林川 (+0) 我是绝对的实用主义,只要符合需求和性价比,我甚至可以买 2 代前的旗舰(其实有很多天机 9000 和 8+ 的旗舰是非常值得购买的)

Diminishing (+0) 月初看到 solidot 一篇新闻(sid=76514)说 Google 在一次反垄断诉讼中披露了某一时间带来最多收入的广告关键词。不过原文存在一点纰漏:「该名单发生在 2018 年 9 月 22 日这一周,苹果的 iPhone 8 在这一周开始上市,因此给 Google 带来最多收入的是对苹果新手机的搜索」—— as we know 2018 年 9 月 12 日 Tim Cook 发布的新手机是 XS 和 Xʀ 而非 iPhone 8/X …… 所以新机发布后买旧机也是美国 majority 的选择😅

📢:下一期的一派讨论是《聊聊你的有趣联名款收藏》,欢迎来聊。

作者的新玩意

为了让作者的投稿尽快与广大读者见面,我们调整了《新玩意》栏目中作者投稿部分的呈现方式和周期,作者投稿的「新玩意」后续会迁移至本栏目。投稿渠道与奖励方式仍与以往完全一致,详情参见文末。我们相信新鲜火热出炉的分享更能赢得大家的喜爱,也欢迎广大读者朋友们踊跃投稿。

@化学心情下2: 中兴 F50 随身 Wi-Fi

  • 入手渠道:京东自购
  • 入手价格:499

2022 年年初换了工作之后,原本一年半载都难得出外勤的我成为了一名工作在路上的「项目人」。出外勤的次数的成倍增加导致我被迫拾起了十多年前跑销售的「随身装备」套装 ,当然最重要的还有给随身的这些数码产品随地上网的玩意,只不过现在我的手机依旧还在坚持 4G(Pixel 6 没解锁导致只能使用 4G ),所以要想让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也可以随时「极速上网冲浪」就只能另寻他法了。

事实上,从去年来到这家新公司开始,我就一直在探索要不添置一个随身 Wi-Fi 来解决笔记本上网问题,在当时有限的经费制约下,只能选择我当时认为最为靠谱的设备:华为随身 Wi-Fi 3,虽然只能支持 4G 网络但也勉强够用。只不过用到后面发现没想象中的那么方便 —— 由于我出外勤几乎都属于临时通知就要出发,这导致出门的时候随身的数码设备不一定都充满了电,也就经常出现到了现场才发现随身 Wi-Fi 没电没法用。既然现场随身 Wi-Fi 用不了,那么最快解决笔记本上网的方法就还是回到原点 —— 手机热点。既然手机热点也是 4G 的网速,为此再继续使用只支持 4G 的随身 Wi-Fi 就显得没那么必要了。

有天在整理派早报素材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中兴推出了一款只有信用卡大小的随身 Wi-Fi:中兴 F50 随身 Wi-Fi,更重要的是竟然能支持到 5G 网络,一想到自己的工作场景,要是能上 5G 好歹也是鸟枪换炮可以让自己的笔记本上外出用上 5G,反正自己本身手机的流量套餐就属于花不完的那种,写完当天派早报后就毫不犹豫参加预购下单购买。只不过那时候自己还以为 F50 和那些随身 Wi-Fi 一样都内置电池,直到拿到手之后发现如此小巧如同卡片一般,自然也不能内置电池。因此需要依赖外部供电才能正常使用。

不过再回想到自己的工作场景,F50 没有内置电池反而让我觉得蛮方便的。一方面我因为出外勤随身必定会带内置充电宝的氮化镓充电器,因此如果需要多个设备使用 5G 网络,那么直接将 F50 插到这个充电器中,让这个充电器供电就可以。另一方面是如果外勤地点有电源插座,直接连着充电头和 F50 插上去,根本不用担心笔记本上不了网的情况。当然考虑到我的手机本身 4G 就够用,所以热点主要还是给我的笔记本上网用,那么直接使用 F50 的 5G USB 网卡模式怼上去就可以 —— 用 F50 自带的 USB Type-C 线和笔记本电脑直接连接,稍等片刻电脑上会显示连接到了一个有线网络中,这其实就是通过 F50 直接连接数据网络上网了 。

或许正是没有了电池,导致中兴 F50 的使用逻辑也变得极其简单,比如现在很多随身 Wi-Fi 现在都给会有个小屏幕或者点阵屏提示目前的网速信息啥的,但在 F50 上这些统统都没有,甚至开机键都给省了 —— 如果你想作为随身 Wi-Fi 用,将 F50 插到充电宝上后会自动开机,然后等机身上两个状态灯变成白色 / 蓝色就可以连接了。如果只想给电脑上网,那么直插模式等 network 上灯变成白色或者蓝色就可以直接上网了。并且 F50 可以仅从状态灯的颜色也可以知道当前连接的网络类型,比如如果显示的是蓝灯常亮,则表示目前连接的是 4G 网络(毕竟也不是所有时候都能连接上 5G),至于白灯常亮,那么恭喜你连接的就是 5G 网络了。

和很多随身 Wi-Fi 一样,中兴 F50 同样有个网络管理后台,根据机身上背面的地址和密码就可以登录进行管理,比如你可以锁定网络制式类型,手动修改 APN 设置、流量管理等,说实话由于主要是个人使用且远不如家中固定宽带使用频繁,所以我在管理后台几乎未做深入研究,要说到操作最多的可能就是固件升级了~

当然除了最为重要的随身热点功能之外,中兴 F50 还有一些「其他功能」,比如说它可以作为一个临时的 U 盘使用,F50 机身有近 20G 的存储空间,临时拷贝文件啥的也是够用的,而另一项功能倒是隐藏在他的 SIM 卡插槽中 —— 和手机插卡一样,F50 采用了类似手机那样的 SD/SIM 一体式卡托,你可以在插入 SIM 的同时插入一张 MicroSD 卡,让这个随身热点变成一个 SD 读卡器。

三个月的试用下来,那些 F50 看上去的缺点在我的使用场景下反而都变成了优点,比如说并不内置电池让我不再需要记得为其充电,并且重量更轻(毕竟出外勤我可不想给自己的背包再增加重量),而使用方式上,直接插到自己的 Windows 笔记本上就可以无线上网,傻瓜式的零配置就能用。当然你要说缺点可能就是发热量比较大,夏天的时候有时候放在笔记本屏幕边上明显感觉比较烫,不过马上进入到华东地区的冬天,这个缺点或许也是个优点 —— 比如充当一个随身的暖手宝使用……

@蓝羽铭:AirPods Pro 2 创意保护壳

  • 入手渠道:淘宝
  • 参考价格:¥ 7.8

实际上我对耳机「保护壳」这类产品并不感兴趣,无论耳机壳的造型如何花哨,外观如何有趣,我觉得都会破坏 AirPods Pro 的设计美感和拿在手里的圆润手感,而且 AirPods Pro 本身就具有 防尘、抗汗、抗水的性能 (但即使套上保护壳,时间长了也会有灰尘,需要定期清洁充电仓及表面)。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为耳机套上壳子,直到我偶然发现的这款创意保护壳,让我产生了兴趣。因此,结合这段时间的使用体验,我想把这款蛮有趣的小玩意分享给大家。

从产品造型上看,这款被商家命名为「音乐小子」的耳机保护壳,非常像是戴着一副头戴式耳机在听歌。

耳机壳也在听歌

外表是哑光磨砂质感的 TPU 塑胶 ,「TPU」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Thermoplastic Urethane )的简称,是一种介于橡胶和塑料之间的一种塑胶类材料,同时也是一种成熟的环保材料,具有很强的高张力,高拉力,强韧性和耐老化的特性,通过不同的加工方法可以制成不同用途的产品,应用于诸多领域、简单来说就是耐油、耐水、耐磨、防震。

TPU 材质外壳

相比硅胶类材质的耳机壳,日常使用确实不易粘指纹,也不易吸附灰尘。内部是光滑的材质,可以避免套壳摘壳产生因摩擦产生划痕。

耳机保护壳侧面

MagSafe 充电盒的背面「配对键」以及底部「充电口」的开孔位置也都及格。侧面的挂绳孔改在了右下角,并附赠了一个圆环形状挂钩。即使套上厚实的保护壳,耳机也可以无线充电。

底部开孔
圆环金属挂钩

秒变支架

这个看起来像头戴式耳机的横杆,可以通过旋转角度,变成一个简易的手机支架,我平时外出都会习惯性带上 AirPods Pro ,以往我的做法是铺张纸巾增加摩擦力,但大多情况下并没有理想的可用于支撑手机的物品,对于光滑的手机摆放效果也很差,但这个耳机壳恰巧就解决了我遇到的这个问题,实测体验还不错。因为我只有一部手机,所以就找来了 kindle 给大家看下支撑效果,如果手机比较光滑,可以利用赠送的圆形挂钩卡住支撑。

竖放支撑效果
横放支撑效果

秒变锁扣

横杆可以 360 度调节,并且在 90 度、180 度有阻尼反馈。当把这个形似耳机的小横杆旋至充电盒仓盖时,可以做为锁扣,防止耳机在发生跌落碰撞时意外掉落,挂在背包上也不怕盖子被甩开。而旋至底部,也能起到一定的防尘作用,赠送的防尘塞还可以垂直放置耳机。

旋至底部锁扣防尘
耳机放入防尘塞

除了 AirPods Pro 2 ,这款耳机壳适用的其他耳机型号还有「AirPods 1 / 2 代」「AirPods 3」「AirPods Pro」。我入手了黑红和黑白这两个配色的壳子,实物都挺好看。

@风马牛:翻转计时器——时间小方

  • 入手渠道:天猫绿巨能旗舰店
  • 参考价格:164.24 元

想必大家对番茄工作法都有所了解,并且手机上相关的番茄工作法的 App 也有很多,我也是一直在使用手机 App 进行番茄钟的设定。而趁这次双十一,我却购买了一款单独的翻转计时器 —— 时间小方,并告别了手机 App。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它的一些使用体验。

大小上一只手可以轻松握住,表面采用电镀工艺,看起来有金属质感。个人感觉整体外观设计可以给到 90 分,不太满意的地方主要是充电口和按键都裸露在外面,影响美观,另外可能在厨房使用时不太合适。

从使用上来说,它的基本操作非常简单:首先,按任意键进行开机;然后,只需要把想要设定的时间正面朝上即可。计时结束后,会发出闪光、震动以及声音(如果在办公室或者图书馆等环境,可以关闭声音以避免影响他人)。在计时过程中,如果将它竖起来,即可暂停,再放倒则继续计时,长时间不使用会则自动关机。

当然,除了内置的 6 个时间(3min/5min/10min/15min/25min/30min)外,也可以通过正面的按钮来自己设置定时长短。

另外,如果倒置则为秒表模式,倒置结束后翻转过来显示的时间即为消耗的时间长短。

其他,还有磁吸功能,例如常见的在厨房做饭进行定时后,可以直接吸在冰箱等物体表面上。

为什么在手机上的番茄 App 如此多样,且能满足各种需求的情况下,要单独买这么一个定时器呢?下面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和想法:

  • 专注力:在使用手机设置番茄钟的时候,手机放在旁边,如果不是非常的投入,总会习惯性的分心去看一眼,对专注力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而使用这个定时器,却可以将手机放到不易拿到的地方,大大的减少了手机带来的干扰。
  • 仪式感:有更加明确的起始和结束的边界,在开始工作前有更加明确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在这个番茄钟内更加高效的完成工作;而在结束后,伴随着震动以及灯光的闪烁,也会让自己感觉在这个番茄钟中收获满满,可以愉快的放松一下。
  • 简洁美:简单是智慧的表现,而复杂是无能的掩饰。大道至简,抛开手机上各种花样的 App,各种复杂的流程与功能,去完成真正要做的事情,达成最终想要的目标,我认为这才是各种番茄钟的意义所在。

如果你也想分享「新玩意」🔉:

  • 获取 Matrix 社区写作权限并签署 Matrix 共创计划
  • 在少数派独家发布一篇文章,在标题中标注「新玩意」前缀;
  • 用至少 800 字介绍产品,并配上 2-3 张产品的实拍图片;
  • 在网站个人信息中补充支付宝账号。

成功入选本栏目还可以得到 108 元的「剁手红包」🧧。如果你有兴趣参与,就赶紧来稿吧!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更多的新玩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 sspai 官方店铺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84689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