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年 flag 是听 100 张专辑
2024-2-6 11:30:15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4 收藏

音乐几乎已经成了大多数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相比于书籍、影视,音乐几乎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散播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我的一位老师朋友曾说,她的生活每天都离不开音乐,听歌一定是路上的必备环节。同辈中,也已经有很多人陆陆续续丢弃了听歌的习惯,而我却从喜好到设备一路变化升级。制定今年的新年 flag 时,我依然在音乐这一项选择了「听 100 专辑」,写下这一项时,我突然想唠一唠我这些年来在音乐上的认知进化和投入。我想这会是一篇关于音乐和我的流水账,没啥营养,建议谨慎阅读。

时代

定向时代:随机与兴奋

我这个年纪的小叔叔,最早对音乐的启蒙都还要追溯到磁带时代。我老姐上初中的时候非常痴迷于任贤齐,家里就有很多任贤齐的磁带。无数次写作业的同时放一盘磁带在录音机里,四五岁的我就这样从任贤齐开始,跟着有了一点听音乐的启蒙。幼时对音乐的记忆总是恐怖的,没想到十几年之后的简单生活节,郑秀文抱恙请来任贤齐代班压轴,我居然能全程参加闭卷考试。

到了开始早熟认真听歌的小学初始,听歌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极其随机且容易有刺激感的过程,因为想听到自己喜欢的歌手和喜欢的歌,并不像今天一样是一件动动手指就可以的事情。想听到最新最火的歌曲,就要多留意放学回家必经之路的音像店;想听到自己喜欢的歌手联唱,就只能靠着每周五和周日的《同一首歌》和《欢乐中国行》了。有趣的是,那时候听歌的成本虽然很高,真的遇到了自己爱听的歌手和爱听的歌,几乎可以开心一整晚。而这种兴奋感,在今天这个数字音乐时代,已经很难再出现了。

数字时代:这些追榜听单曲的时光

终于,过度到了数字音乐时代,错过了 mp3 的我直接加入了千千静听、酷我音乐盒和 mp4 大军,在纽曼和爱国者等一众国产品牌疯狂内卷的时代,我也光荣地参与了战争。播放列表动辄上百首歌,几乎全部来自于百度 MP3。当时的音质在今天看来也都根本上不了台面,但就是这每首不足 3M 的几百首歌,和一个十几块钱的耳机,陪伴我度过了图书馆抄作业的夏天,周末自习的公交车程,以及高中为数不多的暑假时光。

回看高中时候的自己,真的很奇怪是如何忍受品质这么差的耳机

已经不记得是为什么,第一首下载进千千静听的就是一首英文歌(没错,The Saltwater Room 至今也还是我的心头挚爱),顺利解锁了 Owl City,欧美音乐生涯就这么不知不觉地展开了。跟着微博上一众欧美博主的启蒙,我也知道了什么是 billboard,什么是格莱美,新生代五大开始一个接一个听,每周追着 billboard 的 TOP10,也时不时地跟风追过那些曾经红极一时又光速 flop 的金曲和新人;或者还在高中搞起了音乐讲堂,花了三个多小时的时间在班里做了一个欧美音乐的演讲。就这么听着听着我熟悉又不熟悉的欧美乐坛,我也从十几岁中学生,听到现在长成一个快要 30 岁的小叔叔了。彼时对音乐的认知,还只是停留在一首一首歌,偶尔看看歌词,更没有什么专辑的概念,几乎就在听个响的阶段停留了很长时间。不得不说,追榜确实解锁了很多歌手和乐坛常识,算得上是我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入门。

甚至还在上大学的时候,由于分享欲过于积极,即使即不懂流量也不会爆款文案,还是和两个朋友一起在微博上搞起了音乐分享(虽然只坚持了一段时间),当然结果就是纯粹的自娱自乐。由于是三个人共同经营,所以我开始走出自己的喜好,听了很多原本自己并不熟悉的风格和作品,不再仅仅在自己原本喜欢的圈子内打转。

没想到这个分享音乐的微博当时也有几十个粉丝

后数字时代:专辑的艺术

2017 年的冬天,Taylor 回归,带来了当时热度极高的 reputation。

首冲以后,在发布的周五当天,一边写实习周报,一边从头到尾按顺序听完了整张专辑。此前很多时候听专辑大多都是走马观花,并且对专辑的了解也都是从其中的一些爆红单曲开始的,这一次却是经历了一个了解了创作背景之下的完整听觉体验。从此,我明白专辑并不只是一个停留在播放页面上的歌曲列表,它记录了创作者在一段时间内的思考与心智变化,对于一个主题的探索和自己的想法。虽然鲜有歌手能够把探索的主题放在更深入的自我或更宏大的社会命题,但跟随着创作者的步伐去感受一趟旅程总是新奇的。专辑确实是一种非常有特点的艺术形式,用声音和文字给听者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

从此,我每年的 flag 上都会有一条叫做:听多少张专辑。这个数字从 10 张、50 张、慢慢演进到如今的 100 张。甚至我还会把曾经喜欢的一些单曲放回专辑中重新回味,那确实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即使不抱着这个目的,认真听专辑也会帮助我发现很多在广大流媒体的推送势头下很难被发现的小众宝藏单曲,总有一些曾经被忽略的惊喜在等着我。即使在如今,艺术越来越快餐化的时候,我也依然强烈建议你多给耳朵一些停留在专辑上的时间,暂时放一放不好听就切歌的想法,也许只需要几张专辑过去,你就可能会对你所喜爱活不熟悉的艺术家有跟深入的理解。

今年听过的一些专辑

从没有更多体验途径只能随机听歌,到由单曲逐渐深入到专辑去剖析艺术家们的情感和内心,音乐自从进入我的世界,就再也没有离开过我的生活。解决了资源的问题,接下来关心的就是设备了。接下来,进入花钱的流水账。

设备

小声:耳机

普通就好

想要听音乐,音质总是绕不开的话题。初高中的时候几乎文具店几十块的耳机支撑一季,往往都是单边不响以后寿终正寝。到了大学,开始了解一些高低频、重低音之类的耳机调教「术语」,也陆续冲过一些红极一时的铁三角、森海塞尔。可在有线耳机的年代,我总是和它相克的,不论好坏与否品质高低,几乎每副耳机的寿命都是半年左右,就会有一个耳朵厌弃了我。研究了网上的很多攻略,发现这种情况最有可能是因为耳机的缠绕导致里面的导线断裂造成的,手残的我也属实不太可能学习先进的保护手法来护理它,于是只能作罢。

没办法,就是和有线耳机八字不合

在花了无数的冤枉钱之后,我终于痛定思痛,决定花大价钱走上无线耳机的道路。成本虽高,但无论如何也不至于半年就单边报废。考虑到无线耳机在音质上基本无法和同价位的有线耳机比较,而彼时对于降噪又不是很感冒,所以冲着视觉动物对于颜值的偏爱,选择了在颜值上一骑绝尘的 B&O,这也成为了我无线耳机生涯的开端。

真正上手使用以后发现,听音乐确实更加轻便,但 APP 与苹果的适配做的也确实差强人意,使用时不可避免需要多次打开 APP 进行操作,偶尔还会面临负责操作的右耳经常比左耳耗电更快。好看是真的好看,使用起来也是真的不便。然而,还没轮到我抱怨它的种种问题,它就随着一次甩包的意外而在毫不被我察觉的情况下,掉进了垃圾桶,且扔完垃圾两三天以后才「幡然醒悟」,2000 块钱就这么打了水漂。在花呗分期还没有还完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实物。

经过了第一次惨痛的教训,第二次我就决定放弃独立的小盒子,改用不容易丢的颈挂式。为了能够尽可能跟 iPhone 有比较顺利的适配,看来看去也只有 beats 一个选项,于是就直接购买了基础款。不得不说,beats 真的是一个没有性价比的品牌,在音质上比白开水还白开水,在佩戴舒适度上的基本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只有颜值算是勉强过关,日常出门也够用,于是就没有动太多换耳机的心思。

降噪的魔力

然后在使用了半年多之后,世界进入到了「疫情时代」。无法开学,疯狂居家,却刚好要面对论文开题,写无数个文献综述与开题材料。于是,在家里学习就成为了被迫接受的事实。

自然,想要写出来论文,歌肯定是不能不听的(不是),但是在家里每天挂着一个颈挂式耳机听一些比白开水还要自来水的音乐也显得格格不入,居家的时间越长,对 beats 的不满就与日俱增。这一次,本着省去决策成本的原则,我终于决定直冲 AirPods Pro,一脚跨入降噪的世界。

降噪宛如侯门,一如深似海。由于我本身就是冲着听音乐入手了小耳朵,自然第一关注点是降噪,第二关注点就是降噪带来的音质。我始终认为,降噪模式下的音质是一个被大家普遍忽略的优点。降噪本身可以让你的耳朵更安静,同时也让你获得了一个安静的音乐环境,任何合格的降噪耳机都能够让音乐本身显得更纯净,更容易让我们集中注意力在音乐本身,无论是感受旋律还是细品歌词。AirPods Pro 对我最大的帮助不仅仅让我打开了降噪世界的大门,更重要的是让我可以在任何一个环境下戴上耳机都可以开始从头至尾完整沉浸在一首歌或一盘专辑里,而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其难得的体验,更不用说后来更新的杜比音效。

打脸时刻

我曾在感受过一次头戴式耳机的闷耳效果以后,就立下重誓这辈子绝对不会用这个人类历史上没什么用的伟大发明之一。然而重誓就是用来打脸的,在周边的耳机重度使用者们一个接一个因为入耳式耳机的长期不规范使用而导致了反复发作的外耳道炎以后,我也决定用打肿脸这种方式替代肿耳朵的风险。用老板的耳机体会到一次杜比音效的那种在整个脑袋中环绕的音感的玄学,以及我弟在苹果店怒买绿色的大耳朵以后,我也就无脑冲了 AirPods Max。

真正开始使用以后,就会有无数次想要骂街的冲动。对于一个眼镜患者,脑袋上加一个千斤顶实在无异于上断头台,连续使用一个小时以上耳朵就已经不堪重负了。可是小几千块钱花出去,总不能白白浪费,于是我把他拿在工位上固定使用。在工位上用它听音乐,降噪效果足够且不用长时间佩戴,对我来说几乎就是大耳朵的最佳使用场景。而且,在包裹了整个耳朵前提下,杜比音源带来的效果确实更加明显,能够充分感受到音响似乎就置身于耳朵的四面八方。如果你也是持有这个骂街产品的眼镜患者,不如试试就固定在室内使用它,至于出门,还是追求轻便舒适为主吧。

纵观我的耳机使用史,在最早的廉价时代,只关注能听的热单,只要开大音量几乎一切劣质的影响都不足为惧。随着对音乐的兴趣从热单转向整专,耳机也开始向着千元以上价格段进化,而到了这个段位,我会更清楚地明白越贵的东西反而越不可能完美,没有道理选择那个各方面参数都满足要求的产品,我只需要选择一个能够让我随时随地沉浸在一张专辑的设备,音质说的过去,设备兼容方便即可。现在,耳机对我来说已经回归本位,完全变成激发音乐潜能不可或缺的设备,而不是单纯的音质大拿或时尚单品。

大声:音响

对于那些快节奏或者是能让我内心歇斯底里的音乐,音响是最好的载体,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单纯是因为它可以让声音足够真实足够大。一个人在家或者是一些简单的户外活动,音响带来的听觉提升感是显而易见的。

租房的情况下,想在家里搞出一套复合式家庭影院设备,难度又大又不现实。刚进入职场开始租房的时候,考虑到可选的房型顶天也就是四五十平,听音乐的范围十分有限,于是毅然决然选择只需要一个小型设备足够。恰逢此时发布了 HomePod mini,本来就对音响知之甚少的我决定直接入手,避免了决策的时间成本。毕竟,在对一个领域认知有限的情况下,先进入才是深入了解的最佳方法。

HomePod mini 在音乐的上使用场景,无非就是在家呼喊 Siri 开始公放。几乎每个周六早上的家庭大扫除时间,都是它大展拳脚的好时候。购买和你的手机适配的家庭助手作为家用音响是很好的选择(天猫精灵除外),简单实用,音质也基本可以达到够听的水准。连续使用了小半年以后,我发现自己对于一些音乐是一时兴起的,只是在特定的场景下突然想到了某首歌,就想要光速听一遍。比起其他音响需要连接搜索和点击,家庭助手们只用轻轻一喊就基本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只不过,这方面确实 Apple Music 独占鳌头,其它助手们还需要慢慢进步)。音响除了提供了一个扩展听觉空间的机会,还在家里成了我真正的「随身听」,对我这么一个非常容易心血来潮的人来说简直就是音乐血管综合征的福音。

外放音响带来的音乐震撼,哪怕是最好的耳机也无法比拟,这个道理很简单,只需要想一想你有没有那些想把耳机音量开到最大的时刻就十分清楚了。音响的作用就像是人类的一个情绪放大器,只要是正经合格的入门级产品几乎都能很好地完成这个使命。有了这个工具,相信我们对很多音乐的理解都会多一层变化。

两个小音箱的声乐使命

番外:黑胶

当听的音乐越来越多,喜好就会越来越广泛,俗称:入坑烧钱。我一直对音乐的各种复古形式有莫名的喜爱感,看到各种家居博主满墙的黑胶唱片总感觉是一件非常酷的事情。于是在今年夏天搬到上海以后,本着搬家就要一步到位的原则,趁着 618 光速入手了入门级黑胶唱片机,以及一些,从各个渠道淘到的或流行或小众的黑胶唱片。

我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听很多专辑的黑胶版,毕竟一张唱片往往价格不菲,且不是每张我喜欢的专辑都能在国内找到很好的黑胶唱片源,更重要的,它受限于设备和场地,没办法做到随时随地。那你说,在如今这个流媒体和音响设备无比发达的今天,为什么我还要花大价钱购置这么复杂且没有性价比的黑胶系统呢。

当然是因为心情,不然还能因为什么。

听音乐总是要看心情的,只要你能在某个闲下来的晚上,打开一张唱片,放上一个温暖的香薰蜡烛,然后坐在一个小椅子上安静的听完一张你喜欢的唱片,你就会感受到这种音乐形式的魔力。黑胶唱片从音质到场景都透露出一种复古的感觉,即使同样一张专辑在数字音源和黑胶音乐中听起来感受也是完全不同的。我很喜欢在下雨天的晚上放一张熟悉的唱片来听,搭配着完美的白噪,很容易就能被歌手的声音带进他(她)早就规划好的情绪路径,无论是欢快或者忧伤,在旋转的黑胶唱片上都会被放大。不夸张的说,这是我听到过的沉浸感最好的音乐形式,现场蹦迪除外。 

我家也有唱片机啦

磁带、CD、黑胶唱片这些上个世纪的产物,经历了数字音乐时代转型的衰落,再到如今在美国市场上又开始逐渐复苏,除了收藏价值之外,我想更重要的是它们给我们带来了完全不同的听觉感受。就像我们如今也可以在手机上下载各种覆盖相机的滤镜一样,音乐也需要不一样的滤镜来满足我们的耳朵。黑胶虽然是一个有些门槛儿的坑,但是闲鱼上来个随身听和磁带还是容易许多的,不妨来试一试与这些如今已经可以说的上是与众不同的音乐形式,肯定会有新天地和新惊喜。

这张刚出来的时候几乎是在香港走断腿才买到

一些输出和输入

乐评

有一段时间,我很执着于听完专辑以后的输出,单纯是为了装文艺青年。

2019-2020 年,是我疯狂听专辑的一年。恰逢研二没有课,疫情封在家,喜欢的歌手在疫情前后又都没闲着,所以听的多了,有摄入有时间,自然就容易想着自己是不是也可以输出点什么。就这样,有模有样的开了一个公众号(虽然早就已经是公众号的末班车了),开始写一写自己想写的专辑乐评和年度歌单。之前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聊到过写作对我带来的改变,却漏写了我最早开始的长文写作恰好就是写乐评,而写乐评本身也对我听音乐本身有了很多想法上的转变,尤其是对于专辑看法的转变。

专辑是构造的艺术,跟文章一样,也讲究构思、布局和起承转合。当我开始尝试写一张专辑的乐评之前,总以为自己已经对它的特色和不足了如指掌,而开始动笔就会发现,本以为自己脑子里的语言已经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但其实只不过是一盘散沙,甚至真的写到了某一首歌或者某一个部分,还会开始犹豫是不是真的有自己之前想的那么好或者那么糟,于是重新打开再听一遍在所难免。这个神奇的反复过程很像是中学老师热衷于教的阅读理解,先通听一遍,然后再带着问题细听一遍又一遍。

进行到这个程度,难免会让听音乐看起来开始变成了一种「负担」,却也不是全无益处,最直接的改变就是真的会因为多听几次而让一些从前听不懂的歌变成「真香」。靠着这种方式,我开始发现了很多专辑里的小众宝藏单曲,从完全不知所云到循环真香定律,我能感觉到自己对于不同音乐形式的包容度在明显提高,能够不去过多的在意是不是一耳朵听过去就是好歌,多一点慢慢品味的时间。写乐评对我的改变来自于写作的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我允许自己不止追求简单的听感,而是回归到每一首音乐本身来几次体验,这反而是将负担卸下来的过程,不是简单的追求好听与不好听,把注意力重新放回认真听音乐本身。

当然了我的乐评写的不怎么样,不过不耽误给自己引流

音乐区 Up 主

这年头音乐区的 up 主也和摄影区的 up 主一样越来越卷,但对于观众的好处就是,无论大众还是小众的音乐爱好,都有可以满足的资源。一些 up 主专注于做专业的乐评,几乎是行走的 pitchfork,一些则开始深挖掘乐器、词曲,每个歌手都是一个独立的资源,还有一些就干脆上最贵的设备来播放音乐。音乐区 up 主们现在主打一个各显神通,尤其到了年终颁奖季就更是集中开始预(打)测(脸)。我关注的 up 主们,主要是获取一些新歌咨询,有趣的八卦,以及各种年终盘点里是否有和我一致的品位。自己听歌的时间长了,口味喜好很容易固化,即使在喜欢自己所钟爱的品类也难免会有资源枯竭的时候,乐评 up 主确实可以源源不断地帮我发现新的音源,解锁一些不太一样的欣赏角度,偶尔还会因为发现自己和 up 主的口味撞衫,而获得小时候那种听音乐的惊喜感。视频盘点倒成了如今我们了解音乐的一种形式补充,有趣且生动。

Todd 够毒舌吗,也足够符合我的品味

顺便送上我自 2010 年开始的每年的年度最佳:

2010 《Tik Tok》— Ke$ha

2011 《No ID》— Frankmusic

2012 《Good Time》— Owl City & Carly Rae Jepson

2013 《Sailboats》— Sky Sailing

2014 《Up All Night》— Owl City

2015 《Leave the Night On》— Sam Hunt

2016《Closer》— The Chainsmokers feat. Halsey

2017《Don't Blame me》— Taylor Swift

2018《La Cintura 》— Álvaro Soler

2019《Cruel Summer》— Taylor Swift

2020《Jesus in LA》— Alec Benjamin

2021《Levitating》— Dua Lipa

2022《Anti-hero》— Taylor Swift

2023《Society》— Valley

现场

终于到了我想聊的最后一部分。

现场音乐在过去的一年几乎是最热议的话题。伴随着 「疫情」 的结束,国内和国际的演唱会市场全面复苏。管它大牌小众,只要有场地有时间,几乎场场都是爆满,想要享受到现场的狂欢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演唱会是一个非常有魔力的场景,在现场面对和聆听心水歌手的氛围,是其他任何音乐介质都比拟不了的。现场主打的就是一个沉浸,与歌手、乐队、观众们完全沉浸在一起。通常我们所担心的车祸在演唱会现场往往也会被氛围感所掩盖,并不会真正影响我们的听感。音乐节、演唱会、Livehouse,都是非常值得去体验的现场音乐形式。只是相比之下,国内的音乐活动从概念策划到现场舞美,不得不说都和国际上有了很大的脱节,尤其是近些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呈现出了很大的颓势。疫情过去,免签也越来越多,各种各样的演出形式逐渐恢复,希望大家能够真的走到现场,感受不同的音乐因子带来的视听风暴,身临其境,才是音乐的终极奥秘。

疫情后的香港奶油田异常火爆

结语

写这篇流水账的时候,我一边断断续续地写,一边连绵不绝地想:音乐对我这样的普通爱好者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习惯了在人多混乱的环境下戴上耳机,习惯了到了快 30 岁的年纪依然追踪自己喜欢的歌手的各种信息。所以音乐对我来说已经内化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而且不是一种简单休闲的生活方式。买各种设备看各种乐评,逐渐探索一些自己从前并不熟悉和喜爱的音乐风格,它在 「逼」 我自己向前走,走出自己的听觉舒适圈,走出自己的局限,即使在这么小的一个领域也要探索更大世界。而我的生活里,已经确实不能缺少各种音乐形式的出现来作为重要的调剂,去完善和修复一个不完全的自我。

哦对,说到现场,是的,I’m gonna go to The Eras Tour in Singapore, see you there~

> 关注 少数派小红书,感受精彩数字生活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86287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