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我非是专业的文字工作者,只是偶有所感,聊以记言。写得多了,手渐生出毛病。
一次和网友的偶然闲聊中,被安利了「双拼」输入方案,自此开始接触「打字圈」这一小众圈子。经过一年多的摸爬滚打,我先后学习了几个不同类别的输入法方案,迫切地想要向大家分享一下,这段时间的学习历程和一些个人感受。
(长文无图预警)
以下文章内容仅代表个人主观看法,不保证准确无误,不一定客观公正。 目前所用方案——电脑:虎码 ;手机:全拼 。
作为大部分输入法都自带的方案,双拼采用了声母 + 韵母的方式,用单个字母替代了 uang、ing、ang 等复杂韵母组合,将汉字的码长降到 2,较于全拼大大降低了码长,减轻了手指的负担。
接触双拼方案初时,我充满惊喜。在文章字数相同的情况下,双拼不仅减少字均用键,且因其恒定两码一字的规律,击键节奏会更舒适流畅(但这个感觉因人而异,也有部分人觉得全拼会更加舒服)。与此同时,在长句输入过程中,保留空格上屏的方式也可以很好地继承全拼的使用习惯。
双拼方案五花八门,挑得我眼花缭乱,一番相较下,我选择了「小鹤双拼」。这个网上推荐得比较多,而且大部分输入法基本都内置,日常使用更为便捷。学习双拼的第一周,需要将手指的肌肉记忆从全拼转换过来,相当于「重塑根骨」,这是学习新的方案中无可避免的「阵痛期」。
阵痛期,存在于每次换新码的学习过程中。
记忆键位时,我试过不少方法:边看键位图边记忆;参照官网的口诀(顺口溜)背诵记忆;把输入法换上助记皮肤辅助记忆。
折腾一圈下来,最后强迫自己在 1-3 个小时内,交叉使用以上方法,尽可能地熟记键位,然后直接不依靠任何辅助开始打字。在打字过程中暂时回忆不起键位,这时再去查看键位图,记忆起来会更牢固。
用这个方法,我只花了一天不到,基本记住了所有键位。第二天打字时,需要查看字根图的次数已经大幅减少。这个方法较为激进,适合有大段时间的人,不适合需频繁打字者。此外,也有小鹤用户为爱发电,开发了小程序,可以快速重复练习,同样能够轻松掌握双拼键位。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的双拼从磕磕绊绊逐渐转为熟练流畅。击键没有提升,但打字速度比全拼要快(全拼约 80 字 / 分,双拼约 100 字 / 分)。百速在打字圈是一个较基础的水平,但对我而言,这是一个显著而巨大的进步。
双拼有一个常被诟病的问题,双拼打成条反后,在输入包含相同韵母的英文单词时,会不自觉地去按下对应的双拼键位,而非实际的单个字母键。例如小鹤双拼中 ing 对应 K 键,英打时可能会不自觉地按下 K 键,而非 I、N、G 键。
我在使用中也出现过这个问题。但双拼用户中不乏大量的程序员和外语工作者,他们表示,这是因为我们对双拼的掌握还不够熟练,水平还有待提高,通过大量的练习和长久的使用,这个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但我最终的使用时间只有几个月,无从验证)。
使用感受:双拼虽然减少了按键的使用,但其本质仍为拼音输入,依旧会受到选重的困扰,而且失去了全拼的简拼优势,孰优孰劣,难以辨别,按需学习。
双拼使用了约莫一个月,已然相对熟练,我又萌发了学习音形的念头。原先在网上选择双拼方案时,一部分考量也是因为它可以顺滑进阶到小鹤音形。据说音形无需翻页选字,真正做到不看候选打字,较于五笔也更为容易学习。
看过官网上的介绍后,茫然不解。作为一个完全没有接触过带形方案的初学者,我对于击键、码长、顶屏、四码上屏、简码等概念一无所知。官网写得虽详细,但于我而言,仍是雾里看花,无从下手。
于是忍痛付费五块1加入了官方交流群,也就是传说中的官鹤群2,希望能得到一些学习的建议和指导。
进群之后,群里的大佬噼里啪啦讲了一大堆专业知识,我听得云里雾里、半懂不懂。紧接着有人推荐我观看清凉大佬的教学视频(清凉爽口,小鹤音形的大佬,被称为最懂鹤的男人)。看完后我茅塞顿开,很快便就掌握了小鹤音形。
音形不同于拼音。小鹤音形是四码定长方案,即:一个汉字最多只需要四个按键便可确定。
拼音是整句输入,需要长句间密切的联系来转换识别正确的句子。小鹤音形是字、词的打法。从而筛选掉一部分无法舍弃智能拼音的用户。
刚开始我不太适应四码唯一自动上屏的设置。码表陌生的情况下不确定哪些字词会有重码,哪些会四码唯一自动上屏,因此会习惯多按一个空格。大多数新用户都会出现这个问题,只能多加练习。有时碰到字词打不出,是因为码表没有收录。如果是词打不出,则需要拆成单字输入,或者自行将词汇加入码表,维护属于自己的词库。如果是单字打不出,同只能自行添加。
个人码表的维护极其耗费心力。一来不同设备间的备份同步并不好处理;再者,对于个人而言,现在的常用词,过一段时间也许并不适用。
小鹤音形的部件字根大部分都是音托(按部件的读音确定字根的键位),少量形托。较于五笔的字根数量少,记忆量小,记得会轻松些。小字仍需额外记忆,是后续隐形的成本。
字根易记,但拆分难。小鹤拆分规则理解者不多。大部分都是像我一样直接用,遇到拆不出的字,就会有「猜根」的嫌疑。只能用通配符替代,或者拼音反查。但遇上急用,感觉非常难受。
我的宗旨为「以用代练」,我没有系统化地进行字根记忆和拆字练习,取而代之在日用中慢慢积累。相对应的,进步缓慢。我当时兼顾论文和其它文案的写作,使用量较高,约三个月后,我的音形水文首打也上百速,普文则徘徊在八十到百速之间。
普遍而言,要想快速进步,或者说快速地提升到日用水平,则建议练习前五百常用单字,可以快速度过阵痛期,使用难度会降低很多。
小鹤群组大多免费,由热心大佬提供交流练习;官鹤群需付费加入。免费群组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学习需要,当然如果你想支持一下小鹤音形,也可以付费进官鹤群。
不过我觉得现阶段的官鹤群,基本都是折腾软件,几乎没有多少人练习,不建议进入。小胖输入法新出的时候,我以为可以解决鹤词库多平台同步的痛点,最后却引进了一大堆难以把控的功能,将官鹤捆绑在软件上,从而走向另一个深渊。
小鹤,行;官鹤,不行。小鹤可折腾的潜力还是挺大的,但官鹤难以再出高手。我认为目前小鹤最好的出路是辅码挂接。
使用感受:小鹤的字词库较小,生僻字大部分需要引导,乃至用笔画打出(目前在小胖平台上,则是用拼字的方式)。简词到现在还存在一些令人迷惑的变动。音 + 形的组合带来的重码问题也难于解决。封闭的码表,折腾的软件,有违使用的初衷。它是一个没有那么差的选择,但不是最优解。建议自行维护码表,不必跟随官方更新。
用了几个月小鹤之后,音形字词的打法,较于拼音的整句,码长虽然降低了,但空格的使用频率却增加,腱鞘炎愈发严重,我急于寻找一个能降低空格使用率的输入方案。于是,「顶功」出现在我的视野当中。
顶功的概念让人感到模糊不清,如果你想详细了解,可以看看《顶功 · 集萃》这篇文章,如果网上资源较少,你也可以加入小鹤新手村、虎码新手村或者其他打字群,群文件中基本都会有。
最简单的是把键盘分成 AB 区,打字的时候可以是 AB、ABB、AAB、AABB,但不能是 ABA,出现 B 区字符后,A 区就不能参与编码,A 会将前面的编码顶上屏,从而实现少打或不打空格。
按照我自己的理解,用全拼来类比一下,大概是这样:比如你打「sha」,但是后续编码还可以打「shan」和「shang」,但是如果你后面的编码打的是「g」,那么在全拼中是不是不存在「shag」这样的编码,所以「sha」自然就会和「g」分隔开,从而实现顶上屏。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粗浅的理解,顶功也有很多种结构,如果想要详细地了解,还是去看文章吧。
但键盘的键位,字母键只有 26 个,一部分方案会用上「冒号」「双引号」「逗号」「句号」这几个标点键,拢共也不过 30 个键位。所以顶功想要离散好,入门需要先背。
背什么呢?背高频字词。像是:我、你、他、什么、哪里、知道、可以、谢谢…… 这一类,将它们从打字规则中抽离出来,将规则的编码让给其它字词,从而达到高离散。大部分的顶功进门都是要背的,门槛并不低。
就我自己的学习感受而言,入门大量的记忆不是最难受的部分,只要你愿意花点时间,也就背下来了。最难受的是不知道这个字应该是几码顶,打字的节奏非常零碎,手感割裂。没有大量的文本练习就没办法习惯,有一种「猜码长」或是「背码长」的嫌疑。部分方案最大码长甚至去到了五码、六码,实在难顶。
我先后学习了声笔飞码和小兮码,两者我都不太满意。声笔的实际用对我来说有些糟糕,「声形笔」三重映射对于打字也是个不小的负担。小兮码是二笔顶功,二笔我用起来很不舒服,虽然它规律性很强,但拆起字来不甚直观。
两者的记忆量都不小,具体不展开说明,有需要可以自行了解。还有逸码,据说是单字顶功的利器,但最终我没有学习,有几个一起学输入法的同期学习了,最后和我一起转虎了。
我很喜欢顶功的概念,但目前却没有一个里程碑式的顶功方案。遂换之。使用感受:顶功提出了一个很好的概念,但并没有给出一个好的解决方案,现阶段我只能将其称作 「 玩具 」。
紧接着,我盯上了并击。它打字的码长非常短,这意味着,我可以用更少的击键,换取更快的速度。但当我真正接触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很多人对并击感到好奇,觉得它神秘。并击以前是速录的概念,但现在借助一些软件(如:速录宝),也可以在普通键盘上实现并击。并击并非是一种打字方案,它是从硬件或者软件层面上能一次性处理多个按键输入的技术,我更愿意的将它称为指法。
并击原理简单,概括如下:
将一块键盘左右分成两部分,通过组合键让每部分独立输出 26 个字母。例如在左半部分没有 K 键,则通过同时按下 SF 键,将其映射成 K 键(飞耀指法)。右半部分同时也可以通过 JK 的组合键,打出 A。这样得以一次性打出两个字母。理论上配合指法可以并任何方案,但我都不太推荐。
搜索并击,大概率会碰到「空明码」,这个方案是基于超强二笔改造的,它把大写字母当作码元加进并击中,从而获取更大的编码空间。你不仅要用组合键敲出小写字母,还要通过组合键打出大写字母,双手一次性最多需要按下六个键位。
空明码的指法两边基本是对称的,可以配合作者的并击软件练习记忆。飞耀的指法则是键盘原本的字母不变,另一侧字母通过组合键打出。指法入门对于大部分普通人,便已是一道难以逾越鸿沟。但整体学习下来后,我发现指法并不是最难的,难的是将它打成条反,打字时能快速地反应。
要想达到熟练的地步,则需要大量文本的练习。值得注意的是大量,几十万勉强,百万字甚佳。而且并击我个人觉得不太适合想打。脑海中一边想要打的内容,一边打字。区分于看打:对照着文本像抄书一样打字。
并击码长虽然短,但学习一段时间后,我知道这其实是用一次性按下多个按键换来的,实际上反倒增加了手指的损耗,这并不符合我学习的初衷,遂弃之。
倘若你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练习,或者当作兴趣爱好想要了解一下,那并无不可。我最终浅尝辄止,不能说出更多。
随后我回到小鹤音形,用搜狗挂接辅码的形式来使用。这样既可以借助搜狗的平台优势打长句(当然,隐私这个东西吧,嗯……),同时也能借助鹤形快速筛出单字。
刚入门的新手不建议使用这个方式进阶音形,歧途难返,这只会更加难以学习和熟悉音形。简而言之,你只有在熟练音形的情况下,才能正确权衡和抉择你的使用方式。同时四码唯一自动上屏也非常的有快感,推荐亲身体验一下。
还有人会问挂接是什么。嗯……据理解,所有方案都有一个码表,像是一个 txt 文档,里面写着诸如「我 wo」「好 hao」「帅 shuai」这般,每个字对应的编码,在虎码上就是「我 tupg」「好 bhi」「帅 prj」(全码),这是一个方案中用户所需要的最为核心的东西。有了它,你基本上可以在任何主流或小众的输入法软件上使用该方案。将码表导入输入法软件中使用,就叫挂接。
很多人担心某某方案将来会不会没有人维护更新,我们是不是就没法用了。事实上只要你手中有这个方案的码表,这些都不必担心。一般方案,稳定后不会再有太大的改动。
如果你想学习一门纯形码,没有各种公务考试的需求,且不是就职于银行、政府等受严格规管,不能自由安装输入法的岗位时,我是百分之一百地推荐「虎码」。这也是我最后的选择和归宿。
习惯了确定性,当再次需要数字键选重时,倍感不适,搜狗挂接辅码的方式,使用起来始终有些别扭。正当我进退两难时,「虎码」横空出世。
虎码虽然是一个新生的方案,但是它却意外的成熟。对于虎码数据不过多介绍,可以在网上搜到,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虎码的字根是双编乱序,归并后的字根有两百多个,进阶的字根是四百多,很多人望而却步。但按照官网的方法教程走,不出一周便可以记住并且能够打字。
我记字根相对较慢,因为重复刷根太枯燥了,我偶尔开着电视剧,把字根的网页窗口缩小,边看边刷。记字根花了两到三天,练习必拆字花了两天左右,然后就开始磕磕碰碰地使用。虽然时间用天数来衡量,但实际上花费的小时数并不多。
倘若你能一鼓作气,一天内完成入门也未尝不可。但你要当心,「学习简单」是相对于形码而言,客观事实上,形码仍旧是相当有门槛的一类输入方案。
开始我并没有按照官方的路线学习。区别于音形,形码没有音的辅助,只靠日用进步缓慢。我只好按照教程重新去练习前五百常用单字,十字过六击后,日常聊天水群的流畅度明显提升不少。小鹤音形算上前置学习双拼的时间,相较之下虎码入门所需的时间更短。
许多人面对繁复的字根图时,往往心生畏惧,望而却步。属于正常现象,尽管我学过几个方案,但刚开始时也感到很痛苦。值得注意的是,字根图本身并不能为我们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如果你下定决心要学,会发现没有想像中那么难。官方网站提供的字根复习程序遵循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原理,对于字根记忆,事半功倍。
打字圈是一个很小的圈子。如果把输入方案用户人数量作一石,那么全拼要占九斗,余下一斗,五笔和其它方案分之,五笔要占九升,其余方案只得一升或更少。随着智能拼音的发展,五笔日渐式微。其余小众的形码方案,凋零。
但虎码作为一个新生代方案,从入门到养老一整套方案都已经为你规划好。入门有配套的字根记忆程序;紧接着是精挑细选的必拆字帮助你快速熟悉拆字规则;然后是配套的码表和挂接好的输入法平台。有开箱即用的多多、小企鹅、BIme 等输入法,也提供了能挂接在百度、搜狗、微软、小小等输入法的码表,大大小小的输入法和平台基本全覆盖,通用性不成问题。
重点提表扬一下 rime 的「秃包」。由「头秃酱」维护集成的 rime 配置包,只需要无脑地复制粘贴替换配置文件,重新部署即可使用,没有繁琐的设置,还配带了大量功能说明文件,非常贴心。同时集成了拼音滤镜、emoji 滤镜、拆分滤镜、反查等一大堆功能,是功能最全的平台。
Bime 则是虎码作者——ID: peaceB 为 win 平台开发的外挂式输入法。B 佬本身是老形码用户,跟打速度 200+,知道形码用户打字习惯和所需的功能。Bime 虽小,五脏俱全。而且 B 佬审美在线,同时开发了配套的 Pain 跟打器和专项练习软件,非常的耐斯。
有人会好奇不同的输入法会不会对打字有什么影响,答案是不会。只是输入法的功能不同,而字的编码是不会变的。比如「你好」的拼音,无论在搜狗还是百度上打都是「nihao」,区分只有百度和搜狗的功能不同,嗯…… 或者还有皮肤和信仰加成。
此外,打得越快,打字习惯便越简单,大部分功能都莫须有,新手不必盲目折腾软件,增加时间成本。至于形码整句更是坏东西,不建议沾染。
如果下定了决心学习,我推荐你练习一下前五百单字,能够快速上手日常聊天,性价比非常高。相较于其他形码方案,虎码的规则简单,拆字直观,符合直觉,我觉得是目前形码唯一的归宿。
剑气之争是打单和打词之争。这是形码深远的矛盾。对于虎码来说,入门先打一到三个月单字,熟悉字根和字的拆法,夯实单字基础,再自行决定打单还是打词。这个是官方比较推荐的学习路线。
如果你像我一样是懒懒党,不想多练字,而且也不急着有大量的文案输出,那就来和我一起打单吧!打单练习量少,记忆量少,练习前五百常用单字的性价比高。如果你比我勤奋些,可以把前一千五常用字都练了,舒适度会直线上升。
字有尽而词无穷。打词意味着你需要更多的刻意练习。很多人想靠日常使用积累,但基本都是半吊子水平。形码打词很难像打单一样日积月累循序渐进,你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练习大量的文本。
虎码打单打词一样好。打单性能优越,打词词库足够大。但词库大不代表是百科全书,大部分词都可以打,但是也不要见词就打,毕竟再怎么大也不可能囊括所有的词,练习的目的就是掌握和熟悉词库。高手一般只打自己有把握的词。
你也可以选择打单,熟悉之后加少量简词,这是我个人比较推荐的打字方法。加简词不要无限制地加,二三十内自己能掌握为宜(我只加了七个)。
打单打词是一直以来都有的争议,打词的理论数据是要比打单快,但是后面隐藏的练习量也是几何倍增长。每个人各执己见,这个话题常常有人争论,理论看待。他们爱吵你我也管不到,要是看见,忽略即可。方案就在那里,怎么用是个人的选择,你可以分析利弊,循循善诱,但决定权在其本身,尊重个人选择。
综上,如果你是汉字输入有追求,尤其是在古文输入方面,又或是做笔记、写文章,那么我强烈推荐虎码。如果你只是单纯享受打字的流畅性和确定性带来的舒适感,那也请快快加入到虎码的大家庭来吧。虽然日用你大可继续用全拼,但是不用选字实在是太爽了。
有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形码适不适合想打?我的回答是:适合。你认为形码不适合想打的原因是什么,每次打字都要在脑海里想字形?其实都是想当然。
我的打字速度,全拼八十,虎码一百。单论速度,无疑我的形码更为流畅,于我而言是否全拼更不适合想打?
还是你认为每打一个字前都要想一遍字形结构,有时候还提笔忘字,拆字相当困难,但这不是你自身的问题吗?形码甚至还能减缓忘字的情况,及时止损。我只能说大部分人的速度,桎梏你的,绝对不是形码或者音码。
大部分问题都能够通过练习解决。绝大部分普通人,通过规范有效的练习,即便是生字现拆速度也不会比拼音慢。 打字打到最后就是打条反。
音码转形,大部分人包括我也出现过一个问题:由于常年使用拼音,导致形码打字有些常用字词拿捏不准,打快了会错成同音字,例如:好象(好像)、而以(而已)、缘份(缘分)、耐何(奈何)、从新(重新)。每次我打出来后,看着看着感觉不太对劲,总是有点不顺眼,最后发现改过来了,慢慢地也不再错。
我觉得打单才能真正地做到用字自由。形码不但适合想打,而且非常适合对写作有需求的人群,真正做到打字如写字。拼音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你使用大量的口水词,或者是一些容易联想出来的词语,你的思维无意中会被影响。而形码能做真正做到「我以我笔写我心」。
我认为我就是大部分普通人的范本。没有学习过形码,自己折腾一番,最后还是老老实按照官方教程进步最快。截止到目前,我练习的文本量应该超六十万,不到百万。千字普文生稿稳百速,锦标赛成绩百二到百三。比大部分普通人快,在打字圈算中流。
最后的最后,很多人在网上一搜输入法,出来的推荐五花八门,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抉择。以上和以下都是一些非常个人的看法:
全拼/86 五笔:如果你有证书考试要求,或者在涉密单位工作,不能自由安装输入法,这两者是唯一选择。
双拼:如果你是网文作者,码字较慢,除了思维原因之外,可以检查一下是不是自身指法不标准,这种情况可以下苦工练习一段时间指法,能有效提速;此外双拼也可以稍微减少击键,提速一些,但也有部分大佬喜欢全拼的高击,他们说手不断在动才能保持思考的节奏。关于双拼的方案,自然码和小鹤都可以,至于你最后想选什么,那就是你的事情啦,我不负任何责任。
小鹤音形:如果你是日用,并且想要确定性,而又不想学习五笔之类的形码输入法,小鹤音形倒是也可以的,但最终都会走上加词的道路上来。加你自己的常用词,领域词,还要自己保管备份自己的词库。然而随着你加得越多,记忆量越来越大,选重越多,四码上屏的快乐逐渐减少。小鹤的生僻字是要用引导的打法才能打出的,目前没有收录的字需要用笔画的打法打出, 平时有古文和生僻字需求的,非常不建议 。具体的你可以自行摸索。
目前官鹤我不是很推荐。随着鹤大的重心转移到小胖上,让我感觉小鹤逐渐带有捆绑性质,很多功能基于软件实现,一但更换平台和软件,无法继承打字习惯,自身维护词库也难以为继。小鹤可折腾的空间很大,但官鹤再难以出高手。建议挂接,自己维护码表。
二笔 / 顶功 / 并击:二笔拆字反直觉,不太友好;顶功不定长,记忆量大,盲打难,用进废退。每天没有成千上万的文本要打,你也无法熟悉,还会很快遗忘,只靠日用难以为继。没有确切的需求,顶功也不适合;至于并击,更像是玩具。顶功和并击对软件和平台的依赖也比较高,我也不是很喜欢。
虎码:主要门槛在于字根,后续使用和维护成本很低,码表开源,不挑输入法,任意平台都能保持一致的输入习惯,而且生态完善,圈子比较有活力。但形码真正想打到像呼吸一般自然,需要以年为单位的时间去堆。没有确切需求,不必盲目追求形码。
了解一个方案,你可以看他的用户群体的中坚层,大部分的人,通过多少练习量,普遍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速度,这个就是你日后能通过努力达到的。顶尖的寥寥数人一般都是天赋 + 努力,摆平心态,不必盲目追求(只恨我不是天赋怪 sad)。
最后的抉择权归还到你的手里。小鹤我愿称之为打字圈的新手村,为其它方案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大家通过小鹤了解到打字圈,从而辗转到各种方案上去。有些留在别处,有些则回归到小鹤。
我经过一番辗转,最终停留在虎码。但愿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输入方案,其实速度够用就好,大家不必盲目追求。我的折腾立足于自身时间的充裕和好奇,希望能为想要学习新方案的朋友们提供一些简单的参考。
另附虎码新手村 3 和小鹤新手村 4 企鹅群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
> 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解锁全新阅读体验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