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总结 | 第五届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前沿论坛
2024-4-25 13:14:11 Author: mp.weixin.qq.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6 收藏

NEWS

2024年第五届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前沿论坛

在西安成功召开

2024年4月20日,“第五届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前沿论坛”在西安成功召开。本届会议由陕西省计算机学会主办,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共同承办,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政产学研各界近800位网络空间安全相关人士参会,其中院士、国家领军及青年等各类人才130余位。与会者齐聚唐长安西市原址——大唐西市,共同探讨网络空间安全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用现代科技成果交流点亮盛唐西市交易繁荣。

会议邀请了中国工程院方滨兴院士,中国科学院郑建华院士、冯登国院士、郭世泽院士,陕西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周兴社教授组成指导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部主任管晓宏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建峰教授,西安理工大学副校长申烨华教授担任大会主席。

会议形式新颖多样,将“主论坛+微论坛+成果展”相融合,设置了11个主题报告以及7个热点方向的微论坛,征集了近100项科研成果参展,并邀请了国防科技创新快速响应小组(陕西)、四叶草安全等需求单位现场扫描成果。

     通过本次会议,与会者从不同维度得到收获:

聆听主论坛,学习战略发展趋势;

参加微论坛,同行观点深度碰撞;

观看成果展,达成多个合作意向。

  开幕式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沈玉龙教授主持。

  致辞环节,陕西省工信厅副厅长黄新波介绍了陕西省在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发展方面的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呼吁与会者共同为网络空间安全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并诚挚欢迎各位专家多在长安城停留,欣赏西安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增进了解和交流。

周兴社理事长代表陕西省计算机学会热烈欢迎并诚挚感谢各位嘉宾莅临,他表示陕西是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会议将推动陕西省新时代网络空间安全技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再上台阶。

  管晓宏院士作为大会主席表示了对八方宾客的欢迎,介绍了会议所在地大唐西市的深厚历史,并解释“东西”一词有传源自唐朝时东市和西市两大购物市场,成为本次会议科技交流点亮西市交易繁荣的伏笔。

 在主题报告环节,郑建华院士强调,密码学一直是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支柱之一,但传统的密码学理论和方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报告从密码定义安全的角度出发,对当前密码学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愿景式的解决方案。希望通过这些努力,为网络空间安全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实现密码学在数字化时代的新使命与新愿景。

 管晓宏院士的报告从“两化一融合”——网络化、智能化和信息物理融合的发展趋势出发,指出赛博(网络)空间的安全性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报告讨论赛博空间安全体系中的六类问题: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内容安全、系统安全、信息物理综合安全和数据安全,展示了赛博(网络)空间安全的挑战,应对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的进展。

  随后报告由西安理工大学黑新宏教授、西安交通大学苏洲教授、西北工业大学胡伟教授主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建峰教授提出,“云-网-端”协同架构建立体系化安全防护成为无线网络安全的必然趋势,同时“云-网-端”协同安全也将成为无线网络安全的新范式。报告从“端-端”协同安全、“端-云”协同安全和端系统安全三个方面分析了无线网络“云-网-端”协同安全的必然性、可行性与困难性,同时介绍了团队在无线网络安全方面的最新进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建伟教授表示,空天地海一体化网络是未来6G网络的核心发展趋势,卫星互联网将在6G网络中发挥关键作用。报告重点介绍空天信息网络面临的主要安全挑战,以及网络各组成部分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并给出了当前国内外在此领域的一些研究热点、关键技术和未来方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能海教授指出,以ChatGPT,Stable Diffusion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引发的虚假信息、隐私泄露、道德偏见等安全问题接踵而至。报告重点分享人工智能生成数据检测与标识、隐私保护与推理、模型偏见评估与消除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方面的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李凤华研究员提出,DT时代数据从传统共享演化为要素流通,流通是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重要途径,但数据要素流通与安全保障技术滞后于应用需求。报告从数据要素流通的角度剖析了数据确权、延伸使用控制、低开销监测等概念及学术内涵,并阐述了数据要素流通的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

 浙江大学任奎教授揭示了云计算正面临严峻的数据安全风险,导致安全事件频发。报告以数据安全存储、数据安全搜索和数据安全计算为主线,深入探讨保障云计算系统中的数据“完整、私密、可用”的方法,并详细介绍团队在云计算数据安全理论、关键技术和应用方面的系列工作。

 华为公司2012实验室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实验室焦成伟主任针对密码面临新型密码算法的出口管制、传统密码算法管制升级以及商密算法生态扩大等诸多挑战,提出需要构筑全量场景、算法领先、极致性能、高效敏捷、安全可靠、可信共享的开源密码套件openHiTLS,为产业提供更多选择。

浙江大学张帆教授针对网络空间的信息光速机动、软件无限克隆、行为高度隐蔽以及身份虚拟匿名等特性,从高隐蔽威胁的认知与发现、密态对抗的概念与要素及实际应用场景的分布等方面出发,提出了在典型高隐蔽威胁场景中的密态对抗方法。

 中原工学院马建国教授指出,全网数据流量中视频流已经占70%,全网短视频账号总数已突破15.5亿,视频的信息安全已然成为挑战。报告从视频采集芯片入手,提出了基于事件驱动的视频采集原理并开发了相应的采集芯片。同时利用基于知识的泛在计算技术,实现了零冗余的视频安全系统。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余水教授认为可解释的人工智能是一个根本,报告介绍了人工智能中安全、隐私、和可解释安全(XSec)研究的现状和挑战,探讨了可解释安全研究的数学工具(微分几何和群表示论)。

 4月20日下午,青科汇萃沙龙由西安交通大学马小博教授主持。沙龙旨在汇聚青年科研工作者学术思想,通过观点分享、分组讨论,以相互启发并凝练输出。浙江大学纪守领教授北京交通大学李浥东教授分别以“‘基础+兴趣+问题’导向的网络系统安全研究与论文发表”、“网络空间安全研究如何面向国家战略?”为题进行了精彩的观点分享。

随后,与会青年科研工作者针对密态对抗、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数据要素安全、可信执行环境安全、智能系统安全、互联网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等七个方向进行了技术探讨,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熊刚研究员、浙江大学王志波教授、北京理工大学盖珂珂教授、南方科技大学张殷乾教授、复旦大学张源教授、清华大学李琦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刘烃教授分别担任组长,组织参会学者进行了充分的学术观点碰撞,分组总结了过去三年最重要的科研进展,探讨了未来三年最值得研究的问题。

会议在楼顶花园为参会者提供了成果展示与交流洽谈的平台,来自60多个单位的近100项研究成果进行了全天展览,最终在攻击智能检测与溯源反制、网络智能防御、大模型安全应用等方向促成了多个项目合作意向。

 忆长安,四月时,科技与历史在西安这座城市中相互交织。在晚宴环节,组委会通过充满隋唐遗韵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风鼓乐和大气磅礴的中国舞《只此青绿》向全体与会者表达了最诚挚的敬意!


文章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5MTM5MTQ2MA==&mid=2247490546&idx=2&sn=e5cc4f1215c296c49c1de78e9598375f&chksm=fe2ee479c9596d6f07209bebda1453c408ae38b972cc06bc27a19544c597a68d7c998b069ccf&scene=58&subscene=0#rd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