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2024 年 2 月到 7 月,我佩戴 Apple Watch 坚持跑了 5 个月。这 5 个月里,我从艰难跑完 5 公里到能够轻松跑完半程马拉松。跑步成绩的进步离不开科学训练,而 Apple Watch 正是我科学训练过程中的好助手。
不过,Apple Watch 最初其实是以时尚品姿态入局智能手表的。在发现此路不通后,苹果及时改换思路,主打运动健康功能,取得了很好反响。但要论 Apple Watch 向专业运动手表迈进,我认为还是 2022 年的事。
那一年,苹果不仅仅发布了「超大杯」Apple Watch Ultra,还带来了 watchOS 9。这个版本的一项主打功能就是让 Apple Watch 能够监控跑者的跑步姿势数据,包括步频、触地时间、垂直振幅;同时,还增加了新的运动强度监控指标——跑步功率。
2023 年发布的 watchOS 10,增加了自定义体能训练 API,允许用户制定训练计划。这不仅允许跑者从网络上下载已有的跑步计划,同时也让线上指导跑步训练成为可能。
今年刚刚推出、还处于 beta 阶段的 watchOS 11 则又带来很多我期盼的功能:借助生命体征,我可以判断今天是不适合跑步;训练负荷让我循序渐进安排训练有了数据支撑;跑步训练界面的更新,让我在跑步时更快速获得反馈,调整跑步;「健身」app 大改版,方便我查看每周、每月的跑量。以往,这些功能不是散落在 Apple Watch 各处,就是需要借助第三方软件才能实现。现在有了原生的解决方案,使用起来更加便捷。
运动科学专业出身的我,对这一切感到非常激动和开心。专业的运动知识能够不只是在精英运动员群体中应用,也能够服务大众跑者。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梳理 watchOS 通过历代更新获得的运动相关专业功能,并解释各种数据的含义和意义,希望能帮助大家善用 Apple Watch,一起刷新成绩、更快进步。
为什么是 Apple Watch?
我并不是一开始就选择了 Apple Watch。在购买 Apple Watch 前,我先是购买了一块华为 GT Runner。这块手表价格便宜,二手平台上大约 700 元即可入手。但它缺少步幅、触地时间、垂直振幅等跑步姿势等统计功能,需要借助额外的配件 S-tag 才能实现。
我也考虑过佳明,这是业界公认的专业跑步手表,但是它在自带的运动统计之外的功能比较有限,宛若手表中的「功能机」,而我也希望通过第三方应用提高生活效率、增添运动趣味。因此,我最终改换了 Apple Watch SE 2。
保驾护航的跑步专业数据
无伤跑步是每个跑者的梦想,而实现这个梦想需要注意跑步姿势。下面,我们来看看 Apple Watch 支持测量的跑步相关专业指标分别应该如何解读。
垂直振幅
垂直振幅是指每跑一步,身体垂直移动的高度,测量单位为厘米。这是评价我们跑步「经济性的一个指标。如果我们每一步的垂直振幅多 1 厘米,那么整场马拉松比赛下来,我们就会在垂直方向上多移动 144 米,相当于爬了约 50 层楼(按照步频 180,完赛用时 4 小时计算。)这就好像在跑马拉松的同时多完成了一场登山比赛,跑步经济性肯定大打折扣。
触地时间、步长、步频
触地时间是指跑步过程中脚从着地到离地的用时,测量单位为毫秒。步长是指每跑一步的距离,测量单位为米。步长常和步频一起出现,后者是指一分钟内的双脚着地次数。
注意到 (1) 跑步时的速度 = 步频 × 步长;(2) 步频 = 1 / 每步用时;以及 (3) 每步用时 = 触地时间 + 腾空时间。整理可得:速度 = 步长 / (触地时间 + 腾空时间)。
在这个公式中,腾空时间和步长都受触地时间影响。高水平的短跑运动员腾空时间基本相同,想要跑得更快,只能提高步长,缩短触地时间。
因为速度 = 步频 × 步长,同样的速度,我们可以用高步频,低步长实现,也可以低步长,高步频实现。然而,两者的损伤风险不同,高步频、低步长的方式损伤风险更少。
为什么?如果步长过长,过度跨步,脚着地时就离身体重心较远,膝关节较直。这意味着需要额外花时间将脚拉回身体重心下方,增加了触地时间;膝关节较直,缺乏缓冲,对关节的冲击力较大。这是最常见的错误跑姿。想要改善此跑姿,提高步频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在高步频的目标引导下,我们会积极主动下压我们的腿,这种「刹车现象」能促使我们尽可能将脚拉回到身体前方。
那步频提高到多少更为合适呢?跑圈目前流传的答案是提高到步频 180 次/分钟,但这并没有可靠的依据。180 次/分钟出自丹尼尔斯博士的《跑步方程式》一书。他是一位非常受欢迎的跑步教练,这本书也被看成是科学跑步的「跑步圣经」。但 180 次/分钟只是针对精英跑者的个人观察,以此来作为所有跑者的标准,难免有点以偏概全。更何况,精英马拉松跑者的配速很快,马拉松的平均配速为 3 分钟/千米,这么快的速度,很多人只参加 1000 米配速也达不到。
普通人平常跑步时的步频多在 150-160 次/分钟,如果步频能够提高 10 次/分钟,就能够明显减轻过度跨步,所以不妨先从 150 次/分钟开始提高到 160 次/分钟,再慢慢的提高到 180 次/分钟。
(即便提高到 180 次/分钟,也不是所有人的终点。国内的马拉松顶级选手,步频多在 190 次/分钟;而肯尼亚的选手马拉松步频多在 180 次/分钟,他们主要通过增加腾空距离而不是跨步的距离来增加步幅、提高速度。)
功率
跑步功率是跑步时输出的功,测量单位为瓦特。形象的来讲,就是看看我们有多少「马力」。马拉松精英跑者在跑步时的平均跑步功率有 300 瓦,而我在跑步时的平均功率只有 200 瓦。跑步功率和速度类似,通过监控身体的外部负荷来检测我们的训练强度——这也是科学训练的关键。
那么,功率作为一种负荷指标的优势是什么呢?大家熟知的心率也是一种负荷指标,但那属于内部负荷。其局限性在于,在冲刺跑等大强度训练时,心率监控强度不够灵敏,存在延迟——往往我们冲刺跑已经结束之后,心率才慢慢悠悠达到最大值。
另一种常见的指标是配速,但它也有局限。如果我们在户外跑步,路面高低不平,相同的配速在上下坡时显然对应不同的强度。另外,手表是使用 GPS 计算配速,碰上高楼或者树木遮挡,配速的准确性就大打折扣;距离越短,配速的误差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