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复合创作者的旅程:如何开始并坚持做一个小内容生产者
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从去年的这个时候开始,我开始正式以作者的身份在少数派活跃。一年之中,写长文,拍视频(虽然没正经发几期)、作为嘉宾录播客,开播自己的播客等等,各种各样的形式我都开始有了尝试。在此之前,除了初中毕业的暑假完成了一部两万字的超短篇青春小说,再无任何创作经验可言。一年过后,我形容自己为一个业余复合创作者,啥都能干,同时也有自己主线的创作形式。如果你有过开始成为创作者的心得,那多半也会有放弃的经验。我这一年经验不敢说多成功,但有一些还是挺有实用价值的。在你想要开始做一个复合创作者之前,请先听我跟你聊一聊。
学营销的人多少有点儿职业病,讨论一个事物喜欢先看它的定位,创作也是一样的情况。普通的内容生产者无法坚持创作的主要原因,其实都是没有把自己的创作放在生活中一个合适的位置上。明确定位是要经过一些曲折的过程,不过我有几个经验和方法可以分享给你。
不好意思,上来就问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创作对你来说到底是什么呢?谋生的手段?单纯的爱好?还是已经晋升为生活中的热情所在?
多数人刚开始做内容创作者的时候,都不会立刻把它作为一个谋生的手段,但并不保证大家都没有报过这个「幻想」。毕竟,谁看着小红书和B站的腰部及以上博主的收入不眼红呢?不过我奉劝大家,在你还没有决定将内容创作作为主业用来谋生的时候,最好也先放弃它作为一个「副业」的想法。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先来看看副业的定义:副业也称第二职业,指工薪阶层在全职的主要职业(主业)外为了补充收入而额外从事的兼职或临时工作。想想也是,抱着将内容创作作为副业的想法,就很难不在意自己的流量和收入(没错,流量也是一种收入)。内容创作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少,但又不太可能在起步阶段快速获得金钱回报,脑袋里一直想着副业这个目的,一不小心就会被跑偏。更严重的,稍微有两次失败的经历就可能立刻放弃,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做万事开头难。
好,我们不讨论赚钱,来说爱好与热情。
也不太可能有很多人在正式开始第一次创作的时候,就意识到创作是自己生命之中的热情所在,这种情况通常存在于电影主角里。万一你真的是,我真的会对你拜服到五体投地。一般人经历的路径,可能和我类似,只是觉得自己喜欢写点、拍点、录点东西,既然发布成本几乎低到可以忽略不计,为什么不出来见人。这种定位的好处是不太有创作的压力,弊端和第一种类似,很容易放弃。
对创作来说,最合适的定位到底应该是什么?我想,应该是把它当做爱好到热情之间的那个过渡体。
大约在 2021 年,我就开始了在少数派的写作,然而一直到 2023 年以前,我这个作者的身份都「不是正式的」。这么说的原因,是因为在这个时间点之前,我一直把写作当做一个简单的爱好,虽然写了七八篇文章,但是每篇写作的过程的都不顺利,经常遇到一篇拖延很久才完工的情况。现在回头来看,那个时期的文章质量是有点参差不齐,不过没有放弃已经算是万幸。
2022 年底,我完成了搬家以后所有的布置工作,想着这次经历不能浪费,干脆来写一写。这一次产出的过程异常顺利,一个下午基本上五六千字就顺利出炉,还获得了第一次首页推荐,也久违的体验到了在创作中获得心流的感觉。于是,在 2023 年的开始,我给自己的这个爱好定了一个小小的目标:创作 10 篇长文。到了年底,这个目标不仅实现,还超额完成,更意外地获得了一次季度优秀作者。
这个阶段,我把创作当成了一种介于爱好和热情之间的东西,或者说,是慢慢地尝试将爱好转化热情。有一点小目标,能够获得一些来自于外界的反馈,但又不会为了它想破脑袋到头秃,这个状态可以令创作者感受到舒适和无拘无束。经过了这个阶段,内容创作变成热情就指日可待了。所以,对于我们这些内容的小生产者来说,最合适的定位,大概就是爱好到热情之间的这个位置了。和单纯的爱好不同的是,我们需要创造一些小目标和反馈途径,来把这个位置放稳。
这两年和前两年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想要创作内容的时候,我们还会不自觉的想到 AI。现在连大众点评和小红书都可以 AI 直接生成了,我们很难忽视 AI 对于内容创作者的威胁。蔡钰老师在商业参考中讲到 AI 时代的时候提到:在不知道 AI 未来会发生什么的时候,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好好创作,为 AI 时代提供更多素材。
我个人对于 AI 能力的态度比较激进,既然能生成短文,直接出视频,那看起来全面接管内容生产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假设在不久的未来真的有这么一天,那我们在这里费力产出内容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这个问题说好回答也很好回答,内容创作本来是很私人化的事情,是因为如今的分享成本非常低,才显得内容创作好像应该是满足大众化的需求一样。AI 当然会影响内容生产者,但一个首先以自我表达为目的内容创作者不应该被替代。在有可能被全面被冲击甚至被取代的未来,请所有的创作者,依然以表达自我为首要目的。
说了这么多,到底是要摆正一个业余创作者的心态。想要把创作最终变成热爱或者谋生的手段,一开始不便太激进,一步一步来,利益因素可以先放一放,多途径寻找实用的反馈更有用。能把创作摆在爱好和热情之间是我尝试找到的目前最好的位置,希望你也能给你的创作一个合适的定位。
开始总是有契机的,决定持续进行才比较难。既然我在一年里做的是一个复合创作者,自然是在不止一个地方留下了我的创作痕迹。有一些坚持的效果不错,有一些磕磕绊绊,还有一些现在已经在石沉大海的边缘徘徊。所以这一趴不都是成功的经验,也会有失败的反思。
创作这件事,从第一次到第一百次像马拉松,需要匀速呼吸;从第零次到第一次更像是短跑,需要短时间内疯狂加速。
今年五月底,我开始录制了自己的第一期播客。事实上,我规律地听播客是 2022 年开始的事情,甚至去年夏天我就已经作为嘉宾参加了其他播客的录制。但这些都只能算是积累,并没有让我产生想要持续分享自己的愿望。直到今年五月初,我因为种种意外解锁了一个台湾播客——莫墨无闻,才听了两期就被这对主播的松弛感深深震撼,内心中立刻有了一种「我也可以录制出这么松弛的对话」的 OS。兵贵神速,我用了一天锁定了能够聊出火花的人选,到了最近的那个周末就立刻录完了第一期,用了一天的时间剪辑完成并快速发布。到现在,第三期已经在去见人的路上了。
这个过程里最关键的因素,就是速度。听了很多期播客不足以让我产生自我创作的冲动,是因为还没有听到我理想中的声音。积累到了顶点,一旦准备爆发就要快速行动,不要拖延。创作者最忌讳的就是想法到执行之间的距离太远,不是逐渐放弃就是结果和自己最开始的灵感相差太远。我常说犹豫就会败北,对输出内容来说尤其是这样。精致打磨并不适合我们这些小内容生产者的处女作,拖得越久反而夜长梦多。快速输出的好处不仅在于能让想法不流产,而且能够给自己逐渐进步的过程提供一个参照物和比较对象。
现如今最简单的创作形式是什么:短视频?
现如今最容易红的创作形式是什么:短视频。
现如今最容易赚钱的创作形式是什么:还是短视频!
看起来,无论从哪个角度,新人创作者都应该选择做短视频,至少也应该是视频。那么我来跟你讲讲我的故事。
2021 年的夏天,我校招入职,正经意义上开始了个人的经济独立生活。想到接下来就是自己完全主导自己的生活了,不如就开始一点记录生活的创作吧。所以很快,我就拍出了自己的第一个视频。接下来的三四个月,陆陆续续的拍摄和发布了一些「稀奇古怪」的视频。
大概拍了三四个视频以后,我就意识到了情况不太对劲。每次剪辑的时候都感觉自己拍的素材质量过于粗糙,剪辑的难度很大。而且还有一个比视频质量更恐怖的问题:创作心态偏移。比如,我会在 B 站上刷到很多我认为质量还不如我的视频,却意外能获得很高的播放量,这个问题严重影响了我接下里的创作热情。果不其然,很快我就断更了。
事后我仔细复盘了这个问题,拍视频当然是很容易上手的创作形式,可对我来说却不是最擅长的创作形式。当然,无论哪种创作形式都需要经过多次实践打磨才能得心应手,不过擅长不擅长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教你一招儿,如果你对于一种创作形式在经历了连续几次尝试以后依然有一种自己摸不到门道的感觉,同时你还非常在意自己的数据反馈的化,那很可能这并不是你目前最擅长的创作形式。
以上状况,和我去年开始尝试长文写作的时候面对的状况有明显的不同。上一部分提到了一开始写了七八篇都没有太多的水花,但没有放弃的原因是每次开始动笔的时候都感觉到的自己有很多想说的话,写完了之后也没有太在意是不是会有人认真看帮我搞数据。这说明,在目前这个阶段,写作显然是比视频更适合我的创作形式,适合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更擅长。越擅长越容易坚持,也越容易获得对自己有激励性的反馈。
所以我奉劝你,在创作形式上不要轻易随大流。最火的创作赛道往往意味着有最多的竞争者,同时也很可能并不是你的优势赛道。回想一下,公众号爆火的时候的谁应该都写过几篇文章的,后来流行做 KOL 的时候大家可能都拍过好物推荐,如今抖音大行其道,vlog 和段子大概也都在很多人的手机里躺了很久。人人都是自媒体的前提,是人人都按照当前主流的创作形式来生产内容。想成为真正的内容生产者,最重要的原则是关注自己。在初始阶段,把擅长当做选择自己创作主线方式的标准,不要轻易被主流带偏自己的节奏。
当写作变成了我的主线创作形式,我也自然而然地有了自己的创作习惯。这种习惯不仅仅是规律的产出,还包括会刻意思考适合用来写作的主题。这种习惯渐渐开始出现「副作用」,经常有一些想法在孵化的时候就能感觉到,文字并不是最适合的表达方式。
我身边也有一些其他内容创作者,大部分是视频博主,最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把同一条内容用不同的剪辑方式发布在不同的视频平台上,也就是所谓的「全网同名」。这种方式没什么问题,只不过对于处于创作初级阶段的我们来说,并没有太多正向边际效应。多平台发布其实考验的是创作者对于内容理解的精细程度,理解得越深入越能够明白每个平台需要的内容风格和特点有什么不同。初级创作者往往还没有这么强的能力,盲目拓展多平台不太可能获得更多观众,不妨转换一下思路,把不同的想法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文字、声音、视频都有低成本发布的平台,多尝试不同的方式和渠道说不定就能在哪里找到一点儿新的火花。
要做到这样得有一个基础:素材库里有够用的想法。还记得我在讲从 0 到 1 讲究兵贵神速的时候提到了我的播客录制,第一期播客能那么顺利产出,背后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其实当我想到录播客的时候,脑袋里就已经有四五个曾经预备好的选题了。怎么样积累并记录自己的灵感,市面上有一大堆成熟的方法论供你学习,我就不献丑了。我能告诉你的一点小技巧就是,记录灵感的时候,多留意一下你脑袋里对这个想法的「第一画面」,是语音?还是文字?还是视频?这种方法有利于你挖掘出的创作形式,同时还能训练对于不同内容的敏感程度。多次广撒网之后,到底应该在哪片儿区域重点捕捞,就自然清晰了。
一旦开始做,怎么样激励自己完成就成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想法落地的过程中,还需要解决自己的拖延症以及畏难情绪。这个时候,我们得稍微变换一下看待目标的方式。
心理学上有一个经典的实验:一段 100% 的进度条,完成 20% 的时候,人们会关注到还有 80% 没有完成;完成 80% 的时候,人们会关注到已经完成了 80%。显然,我们总是习惯性关注更大的数字,不管是完成的还是未完成的。这时候可以用一些技巧,比如,在完成每次创作的时候,真的画一个进度条,不管完成多少都把完成的部分涂上一个你喜欢的颜色,在视觉上鼓励自己关注已经完成的部分,从而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尽可能减少自己对于未完成部分的担忧。
讲了这么多如何输出,最后我要说一点:不要忽视持续输入的作用。
我相信大多数创作者一开始都是受到了别人创作的启发,可见优质输入的重要性。优质内容见仁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标尺。所以我跟你说点儿不太一样的。
看别人的视频、听别人的博客,甚至读别人写的文章,我更关注的都是变化。风格非常统一和从头到尾都很完美对我来说都不是最好的选项,能看出改变和调整才是我我喜欢的创作者类型。
我曾经在 B 站上关注了一个 18 线小演员的频道,一开始他的频道也和很多刚开始做博主的人一样,都是一些自己专业领域的分享和日常 vlog,没有太大的水花。虽然没有取关,但是中间也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没再看他的视频,直到半年之后我发现他开始专注于做体操博主,开始讲很多体操运动员、关注体操比赛等等。因为刚好踩中了我个人的兴趣爱好,所以我又开始重新追中他的视频,顺便又把中间我断追的一段时间的视频都补了回来。这个补习的过程,让我发现了他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视频的拍摄方式和讲述方法也跟着有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的创作者通过创作探索逐渐的发现真正适合自己的创作方式和方向,对于其他处于相同阶段的人来说有很大的帮助价值。关注别人的变化其实可以帮我们自己不断地梳理出自己的主线,对我来说要比关注一直完美的节目有更有趣,也更有帮助。
在很多个平台上关注不同的创作者以后,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那些我从不断追和经常访问的人,到底是有什么吸引我的魔力?
这个问题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想明白,直到我开始在 Spotify 上听到了莫墨无闻,这两位刚进入演艺圈的新人用一种松弛的老友对话的方式在各种主题中穿插自己作为小演员的经历和思考,这种松弛和真实感是我在很多小宇宙播客里再也听不到的。即使已经录制到第二季,那种发自录制者内心的松弛感都从来没有消失。顺着这个发现,我看了自己在 B 站和 YouTube 上关注的高频率访问博主,几乎都具有这个特征,他们的内容里永远有让我体会到松弛和真实的部分,让我感觉到他们在变化和成长的同时,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变化与特色。
因此我建议你,去多发现你喜欢的内容的共性。这些共性的点,可能就是你希望自己的创作所达到的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输入的内容会越来越多,很多时候追踪已经变了例行公事,日常刷一遍,慢慢地也就对于输入没了兴趣。找共性除了能帮助我们发现适合自己的风格,也可以是去探索新兴趣的方法。我顺着这种喜爱的松弛感相继解锁了很多台湾播客,如今在 Spotify 上的使用时长已经超过小宇宙了。
认真创作了一年多以后,我已经喜提了两次季度优秀作者,开录了四期播客,断断续续发布了几期生活 vlog,现在准备把咖啡体验扔在小红书上开始分享。除了少数派流量可观,其他平台的流量都少得可怜,但丝毫没有影响到我的创作热情。成为一个业余复合创作者之后,我的生活还是发生了很多积极的改变,这也是我想提醒你多关注的地方。
之前看到过一个当世名言:每天坚持地发一段 YouTube,一年以后你的生活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肯定有积极的也有不好的,重要的是先关注到它们。比如,疯狂产出之后,我们对待输入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上面说到,各种平台看到的内容越来越多,对于很多东西就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我观察了自己关注账号的数量的变化,从最开始的百余人,逐渐下降到只剩四五十人,但日常访问的最终也就定格在十几人。并且我还有一个毛病,对一些 up 主的内容产生阶段性疲劳,可能两三个月不看,第四个月突然又有了兴趣开始突击补习。这些变化让我开始重新思考我对于输入的态度,最终发现,追不动常规更新是因为多数情况下我已经对于统一风格的内容失去了兴趣,新鲜感和刺激感大大降低,每次大规模突击补课,多半是处于最近有类似的学习需求(例如穿搭),或者正在收集播客与文字的灵感。想明白了这些,我对于输入就不再焦虑了,所幸将输入作为一个搜索引擎也不错。
除此之外,我还发现,创作带来的更重要的变化,是对很多长文字、长视频、长播客内容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和看下去的耐心。可能是因为自己在写、在拍,所以更能关注到这些文字和视频背后创作者付出的努力。再往后延伸,我对于很多曾经读不动的大部头历史著作也开始还慢慢翻下去的兴趣。
我称这些改变为,更自由、坚持地对待输入。自由是可以比较好的控制自己看内容的心态和节奏,坚持是开始做很多以前做不动的事情,这些变化在我没有开始认真写作之前都是很难想象的事情。我期待每一个创作者,无论大小,都能用这种稳定的心境对待可能与自己逐渐渐行渐远的输入,不用时时刻刻,只要在大部分时间都能够保持一个被浇灌的心灵就可以了。
如今的内容分发,在不同的平台有明显不同的特质和要求。久而久之,每个平台的创作者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关注而向大众和平台的口味靠拢。对初级创作者来说,按照大家喜爱的方式和内容方向进行创作很容易,持续探索和保持自己的创作风格很难。我想说的是,能持续坚持创作的人,应该有一套自己判断结果好坏的标准。
我没什么更好的总结,只有一个词:流畅。再怎么说,自己要先能流畅的输出,说服的自己才更可能被别人看到和喜欢。在写作之前,我就有剪视频的尝试。第一期视频是一期专辑的 reaction,虽然只是第一期录制,但是因为看了很多 reaction 类的视频,所以录制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开始说一些同类视频里经常会用到的词或者梗,结果并没有很好,成片质量明显生硬,播放效果也并不好。
由于这次失败的经验,我明白了受欢迎本来应该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而且并不是大家都采用的风格化或者方法用在我身上就一样能收到效果。后来开始连续写作几篇以后,我发现写作的流畅度和的观众的反馈程度基本是同向的,写的越磕磕绊绊的往往观众也会感觉到越难读。就这样,流畅成了我对与自己内容水平判断的一个关键词,这个方法后来也被我应用在了播客录制和剪辑上。
这个经历对我最大的触动,是让我明白创作要有自己的判断标准。无论我们体量是大是小,观众是多是少。观众的反馈是激励创作的第二步,第一步是自己在创作过程中体会到的快乐和成就感。如果连第一步都无法实现,那第二步就连开始的前提都没有了。标准因人而异,好坏会根据我们自己创作的时间长短而发生变化,不要忘了找到你自己的判断原则,持续产出至少是你喜欢的东西。
所谓万事开头难,然后中间难,最后结尾难。在这个时代做一个创作者很容易,做一个被别人关注的创作者很容易,做一个有持续创作动力的人很难,做一个有个性的创作者难上加难。我正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努力着,努力做一个有持续输出能力的创作者,更重要的,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创作者。未来,请你与我共勉。
> 关注 少数派小红书,感受精彩数字生活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