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本文是少数派读书月「我读过的好书」征文活动的入围文章。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想了解如何参与本次读书征文,赢取各种丰厚奖品,你可以 点此查看 活动规则和奖品清单。
以前的我是一个人生追求只有「快乐」二字的人,真正经历过生活的人都知道这有多奢侈,并不是快乐阈值高低的问题。
这份书单里的每一本书,都切切实实的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现在变成了一个「随时可以出家」的人,谈不上这种变化是好是坏,总之我不再追求什么意义论,对生死有了新的认知,或许追求心灵的平静才是人生的奥义吧。
24岁时,作者马特·海格成为抑郁症患者,站在悬崖边企图自杀,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
在这本书里,他再现了自己与抑郁为伍的切身感受,相信所有为抑郁所苦的人,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一定会不停地点头,同意作者所说的一切。
比如他说:
抑郁是你头脑里着了火,但没人能看见火焰。
头脑最怪异的地方是,即使里面惊涛骇浪,外表也可以风平浪静,除你之外其他人根本看不出来。你的瞳孔可能放大,说话可能前言不搭后语,皮肤可能在流汗,但全世界都对你的痛苦视而不见。正如那栋别墅里没有人知道我的感觉,不知道我身处地狱,也不理解为什么死亡对我那么有吸引力。
病情最糟糕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绝望地想:我宁愿得任何别的病,宁愿受任何身体上的病痛。因为头脑是无限的,它的折磨也是无边无际的。
如果你以为一个抑郁的人想要的是快乐,你错了。他们根本不关心什么快乐,那太奢侈。他们只想脱离痛苦。他们只想正常。如果正常是不可能的,那就清空自己。而我清空自己的唯一方式是停止活着。一减一等于零。
他不会像是一个理中客去指责你,也不会批判「自杀」这个选择,他认为死不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选择」,追究其道德意义,就是误解;当然也不会说无关痛痒的话,告诉你「一切都会好起来」,他只是分享自己的经历,用举重若轻的笔调,讲述他是如何度过人生的艰难时期。
抑郁症没有神奇药丸,没有哪一种疗法真正适合所有人,就像药物对作者都不起作用,但药物对很多人都有用。如果吃药对你有用,管它是因为血清素还是别的什么,继续吃药就对了。
我们很难推翻那些身体和头脑的固有反应,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寻找中断低落情绪的工具,制止它转变为更长期、更严重的情绪低落状态。作者在书中分享了一些抵抗抑郁的疗法,比如写作、阅读、交谈、旅行、瑜伽、冥想、跑步等等,如果你想好转,就尽管去试试吧。
生活在等待着你。虽然你现在被短暂地困在这里,但世界哪儿都不去。如果可以,坚持下去。活着总是值得的。
最终,活着比自杀需要更大的勇气。
「活下去的理由」续篇,虽然是上本的续篇,但其实关系并没有很大,这本书是在讲「焦虑」这件事,比起抑郁症来说,生活在这个时代,或许每个人多少都有点焦虑吧,不然「贩卖焦虑」的生意为什么能做的这么好呢(狗头。
这位作者真的是有魔力吧,虽然他总是碎碎念一样的在说一些话,但读的时候总是忍不住点头,感觉是说出了自己的心声,而且在他描述自己状态或者想法的时候,时时刻刻让我感觉「这不就是我本人?」的想法。
比如:
午夜之后还在网上搜索各种各样的内容(「人体中原子的数量」「姜黄的健康益处」「《西区故事》的演员阵容」「如何从iCloud上下载照片」)。
明明打算下线,但还是忍不住一拖再拖。
这本书对信息过载时代做了一个精准的描述,阐述了信息时代的大环境是使我们焦虑的本源。
和我们只隔了几代人的祖辈既能写浪漫诗,也能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恋爱,他们跳舞,他们望着夕阳发呆。而过着现代生活的我们,被时钟奴役,被发光的智能型手机宰制,被「按赞评」绑架,算法把我们关进小小的数位同温层。
作者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他说过度沉溺于社交媒体时,你会顿生置身于股票交易市场之感——你或者你的网络人格成了股票。当人们开始倾倒他们的看法时,你会感觉自己的人格股价一路暴跌。
这本书还是给了一些很有用的建议吧,比如「如何在网络上保持理智」、「怎样才能快乐」(很皮,请亲自去看)、「如何停止害怕衰老」、「理智追新闻的六大法则」、「如何在做一个正常人的前提下用手机」(比如不要把焦虑程度和手机上的电量捆绑在一起、关闭自动通知等)。
很有趣但也很有指导和实践意义的一本书,我们可以选择不与别人的在线精彩人生比较、可以当个算法无法预测的异数、可以让不断跳出的通知与讯息等一下。走出门,与真实世界的朋友喝一杯。
最后附一段作者写给自己的小字条:
保持冷静。保持努力。保持人性。保持前进。保持渴望。保持对完美的追求。多看看窗外。多集中注意力。远离干扰。永远无视网络骂战。永远无视弹出的广告和弹出的纷乱思绪。永远敢于冒险。永远不怕被人嘲笑。保持好奇心。保持追求真理之心。保持爱心。永远坚守人类敢于犯错的特权。永远给自己留一块空间,还要在这块空间周围树起藩篱。保持阅读。保持写作。将手机保持在一丈以外。身边的人都失去理智时,请保持镇定。保持呼吸。保持吸入生活本身。
能够管控好自己的情绪是一种非常强大的能力,想要完全活出自我而顺着感情走,就会与现实或周遭的人产生摩擦。如果想要协调好自己与周围和现实的关系,就必须整理好自己的情绪。
这本书从愤怒开始,列举了如焦躁、孤独、疲惫、怨恨、嫉妒、自卑、逃避、怠惰、后悔和不安等现代人生活中常见的情绪垃圾和消极状态,你可能还没有发觉它们的出现,就已经成为它们的猎物。作者教我们如何辨识这些情绪垃圾,依次审视,各个击破,用最快的速度摆脱它们的影响。
比如说生气这件事,作者罗列了几个不生气的理由,比如生气是有时间成本的,不要把时间花在生气对象身上、生气是有体能成本的,愤怒是破坏性能量;生气会让你失去判断力,愤怒背后是人们的防御本能,战斗模式下你可能会说出让自己后悔的话;生气会阻碍和别人的沟通、易怒会容易给别人留下坏印象、生气的时候会无法认清事实、再生气也无法改变事实等等;她还会教大家在想要生气的时候如何去整理好自己的愤怒。
全书都是这样的结构,先告诉你这些情绪垃圾会带来什么后果,再告诉你如何去整理这些情绪垃圾,确实是有些琐碎了,不过本身情绪也是会因为一些琐碎的事而受影响的吧,非常典型的日式心理学(或者说日式鸡汤吧),不过并不讨厌,时而有被安慰到的感觉。
这里的佛系不是网络流行语所说的那种无欲无求的人,而是真的佛教僧侣,作者草薙龙瞬有「东大名僧」的美称。不过这本书并不是一本宣扬宗教的书,没有探讨佛教及教义,而是教大家如何把「佛教本质」运用起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并不像是传统意义上认为的「佛教」,也就是无欲无求,更像是一种思考方法,传授「清•简•行」的健康生活理念,帮助现代人缓解因社会压力、人际关系、资讯爆炸而带来的焦虑不安,读完之后莫名其妙的到达了「贤者タイム」。
书里提的一些观点让我耳目一新,能从另外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比如人生下来就是和痛苦伴随的,要理解烦恼、正视烦恼、才能去解决烦恼;带来痛苦的,就是不停追求快感的「索求之心」,烦恼的真相在于「承认欲」,承认欲就是人们在意他人的看法、嫉妒心、喜欢和他人攀比、存在争强好胜的心理等各种烦恼的根源所在。如果无法理解「烦恼的根源就是承认欲」,人生就会陷入在意他人的看法、被嫉妒心驱使、喜欢和人攀比、情绪起起伏伏,以及心灵时常动摇的恶性循环。
书里还有一些很实用的告诫,比如说「不随意判断好坏」(不评价、不贴标签)、「管理情绪的基本原则——重视快乐」、「不要太在意他人的看法」等等。
这本书正确的翻译应该是「不反应的练习」,学着对更多的事情不做出反应(与「被讨厌的勇气」有点不谋而合),就不会「以物喜,以己悲」,简洁理性的正面思考,以「慈、悲、喜、舍」之心与世界相处,享受当下的圆满。
这本书大概是2019年我读过最好的一本书了,2018年最热的是「原则」,2019年「人生十二法则」又算是一本指导性的书籍,可能大家都比较喜欢被教做人?(🐶
作者是著名心理学家乔丹·彼得森,在这本书里,他将人类数千年来哲学思考、神话故事中的精神财富与心理学、生物学、神经科学等学科的前沿研究相结合,阐述了12条基本的人生法则,每一个法则拆分出来展开讲讲都可以是一本全新的书,于我来讲,可能是这个人生阶段的一本「人生指南」吧。
有网友评价像是「一个严格的父亲在不苟言笑的教育我」,很有共鸣。最喜欢书里的法则一,也就是他的「龙虾理论」,因为这个有趣的理论,他被称为「龙虾教授🦞」。
战败的龙虾不论之前有多勇猛,接下来都会失去斗志,甚至不愿再和曾经的手下败将战斗。失败让它信心全无,这种状态会持续数日。如果一只曾经占据统治地位的龙虾遭遇了溃败,它的大脑甚至会彻底重构,以适应新的卑微地位。如果不这么做,它将无法承受从「君皇」到「草民」的身份转换。任何一个在事业或者情感上遭遇过重大打击、经历过痛苦转变的人都能理解龙虾的这种变化。
可能有读者会说「这些道理我都懂然而」的话,可是像照顾生病的宠物一样关心自己、战胜内心的批评家这些,都确实帮助了我,一个讨好型人格,真的是很难做到「待己如助人」的,他告诉我们自我同情是治疗羞耻、内疚和自我轻视的良药,要恰如其分的热爱自己。
如果要说是一本鸡汤读物,那也是论据翔实的毒鸡汤罢了。
阿德勒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和 「个体心理学」 的创始人,他的思想非常现代,孕育了很多现代心理咨询流派的思想种子,比如,认为 「发生什么事不重要,我们怎么看待这些事才重要」 的认知流派;关注人的潜能和价值的人本主义学派;以及把爱、胜任感和控制感作为人类基本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self determ ination theory)。而阿德勒最重要的思想主题,是对自我的解放,这本书是对阿德勒心理学的阐述。
正如推荐序中所说的那样,这本书可以是你接触心理自助的第一本书。你可以不需要任何准备知识就可以从容地打开这本《被讨厌的勇气》,甚至不需要知道阿德勒是谁、他跟弗洛伊德有什么关系。
「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如何面对自己的缺陷?」「如何处理自己的人生课题?」——这本书里讨论的是几乎每一个人都会遇到的生活议题。
生活给我们各种束缚,表面上看起来,这些束缚是时间的、金钱的、人际关系的,但实际上,这些束缚是心灵的。阿德勒的整个理论体系,都在试图把人从这种束缚中解脱出来,让人重获心灵自由。
阿德勒想要帮我们挣脱的第一个束缚来自过去,就像很多人把自身的性格缺陷归咎于原生家庭一样,很多心理学家都相信人是过去、尤其是童年经历的产物。这些经历变成了潜意识,决定着我们的人生。但是探讨怎么形成的这个性格并不重要,没有什么意义,毕竟再怎么 「找原因」,也没法改变一个人。
在阿德勒的学说里,所谓的心理症状,并不是过去经历的产物,而是为现在的 「目的」 服务。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
第二个束缚来自人际关系。人多多少少都会被别人的期待和评价所「绑架」,不然 PUA 就不会骗到人,多少支配又假借着爱的名义,但是阿德勒提出「课题分离」的概念,就是说在人际关系上,要将自己和别人的课题分离,只解决自己的课题,同时尊重别人的课题。因为别人如何对待你、要怎么做,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同样的,你也有你的课题,也是别人无法涉足的,只能靠你自己。人际关系之所以出现问题,正因为我们混乱了彼此的课题。
每个人都守自己的本分,过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间就没那么多纠结和烦恼。
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不想被人讨厌」 是我的课题,但 「是否讨厌我」 却是别人的课题。
第三个束缚,来自未来。阿德勒的哲学强调当下的意义,认为这才是生活的真谛。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 「此时此刻」 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 「此时此刻」 要考虑的问题。
他的心理学说,将我们从过去、人际关系、和未来三大课题里分离出来,然后呢?他说:「人生的意义,由你自己决定」。当从这些束缚里走出来以后,才发现一直束缚我们的,从来都是自己而已。
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向上推的态度。 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这本书让我学着去接纳自己,学着去拥有「被讨厌的勇气」,尤其是尝试「课题分离」以后,人生愉悦度 up 了很多!
成年人的词典里,没有容易二字,做选择从来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高中时选择文理科、大学时选择专业、毕业后选择第一份工作、选择生活的城市,也许等到工作生活一两年,你发觉自己入错了行当;当你选择了一个方向、一份职业、一种生活方式,也意味着你放弃了其他的可能性。那些可能性让人着迷,甚至勾引你放弃现有的生活重新来过。
重启毕竟是一个高成本的选择,人生不是一场随时存档读档的游戏,在这之前你需要充分模拟、推演、检查,做好准备再上路。
这本书就在告诉你人生是否值得后悔,以及未选择的人生为什么那么具有吸引力,重来是不是会更好,实际上探讨的是如何让自己过上不悔恨的生活。
当我们达标一样的去过自己生活的时候,按部就班的升职加薪、安家落户、买房买车、结婚生子,心里或许偶尔还觉得空落落的时候,书里叔本华指出这是结构性荒谬,是计划性目标的症结,要想摆脱这种空虚,就不能过度专注于终结性的活动,比如过于明确的目标,而是在那些非终结性的活动上寻找一种平衡,比如思考,比如散步,体会到过程的价值。
如果人生注定遗憾,那不如跳舞吧。
> 参加少数派读书月 征文活动,分享你读过的好书,得到阅读器、Kindle Paperwhite 等你拿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