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星火·链网”的亮相成为一大亮点。这一基于分布式标识(DID)、数字身份、区块链和人工智能(AI)等技术体系构建的平台,旨在构建中国工业互联网领域规模最大、应用最广泛的可信任数据网络空间。“星火·链网”不仅致力于释放数据要素的价值,还助力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展现了区块链技术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区块链产业的形成,一度与比特币的诞生和发展密不可分,在过去十年间也出现过全球性的急速爆发式增长,但在虚拟货币的热潮逐渐退却之后,大家逐渐开始意识到区块链真正的价值所在。
近年来,我国对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和产业应用给予了高度重视,这一领域呈现出了活跃的技术创新和蓬勃的发展态势。区块链与虚拟货币之间绝不是画等号的关系,那它到底有什么核心能力,又该如何赋能网络安全领域的发展?
区块链的四大核心技术
区块链以其分布式存储、共识机制、密码学和智能合约等核心技术,组合出一种新的数据共享方式,提高了数据保护和数据完整性的水平,为网络安全打通了一条新路径。
传统的中心化数据存储模式使得数据容易受到单一实体的控制和潜在的外部威胁。区块链的主要优势之一是它采用分布式账本,这种分散的公钥基础设施模型降低了与集中存储数据相关的许多风险。由于交易记录在网络的每个节点上都有备份,除非平台本身存在漏洞,否则黑客很难对数据进行篡改、破坏或盗窃。即使某个节点遭受攻击,其他节点仍然保存着完整的数据副本。
区块链还解决了传统系统中对中心化网络的依赖,其共识机制能够协作主动监测异常和恶意行为,确保了所有节点对交易的验证和记录达成一致。智能合约通过将合同条款编译为自动执行的预设程序,通过编程代码来管理和控制交易过程,减少了人为干预和错误的可能性,显著提高数据管理及交易的效率和安全性。
尽管区块链具有许多非传统的特征,但它确实包含了网络安全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工具,即加密。分布式账本利用公钥基础设施来验证配置变更、认证设备、保护通信,并在物联网(IoT)生态系统中发现敏感设备。根据2020年Palo Alto Networks的报告,“IoT设备流量”是攻击者眼中的易攻击目标,98%的流量都是未加密的。通过数字签名和加密技术,区块链能够保护各种连接设备,如安全摄像头、智能门铃、恒温器等,以及其他易受攻击的边缘设备。
在加强信息安全和保障数据完整性方面,区块链代表了一种开创性的转变,有望解决数字时代的信用问题,展示其真正的多功能性和在多个领域的应用潜力。
区块链技术如何赋能网络安全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项关键的底层支撑技术,它的核心价值在于优化资源配置、重构信任机制,并促进产业链中各环节、各主体间的数据和资产的可信流动。在产业数据共享、数据交易、数字信用等领域,区块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预见,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将不断扩展,为各行各业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数据存储与传输解决方案。
区块链技术保证了数据的不可篡改性和完整性,一旦交易被记录在链上,就几乎无法更改,这使得它在供应链管理、法律文件和医疗记录等关键系统中非常有用。同时,区块链系统采用哈希算法、公钥私钥和数字签名等密码学技术,为金融等敏感领域的数据交换提供了高级安全保障,显著降低了未经授权访问和欺诈的风险。此外,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减少了单点故障的风险,增强了网络的安全性,并提供了更安全、可靠的身份认证和数据保护机制。智能合约的应用改进了身份验证过程,允许用户完全控制自己的数字身份,有效防止身份欺诈和数据泄露。最后,区块链的分布式特性确保了数据的冗余和备份,即使某些节点发生故障,其他节点仍然保存数据副本,保障了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区块链技术落地难?
建设发展面临挑战
的确,区块链技术很有潜力不假,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众对区块链的常见误解包括将其与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混为一谈,这些误解往往源于对区块链技术本质和应用范围缺乏了解,以及对其潜力的过度夸大炒作,甚至是非法滥用。
首先,区块链技术框架本身仍处于发展初期,存在可扩展性不强、效率较低、成本偏高等问题,区块链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规模化应用需要时间,在大规模应用落地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技术的成熟度和稳定性。其次,区块链底层技术碎片化、“信息孤岛”等现象日益凸显,制约了区块链技术及产业生态的进一步发展。将区块链技术特性与传统产业结合,在实现数据共享和保护用户隐私方面需要找到更好的平衡点。在监管方面,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也使得责任归属难以确定,出现了点对点交易的可追溯性限制对非法活动的追踪等问题。
面对区块链技术的潜在风险,国家也正在为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营造安全高效的环境,确保它能够在正确轨道上快速前进。不仅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划定了区块链技术的合法边界;同时也积极推动区块链技术的自主研发和创新,确保软硬件产品能够与国密算法兼容,满足安全和可靠的高标准;着力于统一技术标准,提升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避免资源的重复投入和浪费。
创新协作 区块链应用不断深化
《中国产业区块链发展报告(2024)》显示,近年来,我国加快建设区块链产业生态的步伐,推动了区块链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不仅加速了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应用,还促进了产业区块链垂直市场的协同发展,国内不断有区块链技术应用项目落地,全国产业区块链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2023年,国内产业区块链市场规模达35.88亿元。
图摘自《中国产业区块链发展报告(2024)》
据了解,截至2023年末,国内提供区块链专业技术支持、产品、解决方案等服务,且有投入或产出的区块链企业超过1900家。如腾讯云、华为云等互联网科技公司与IT厂商仍然是中国区块链市场的主要技术服务商,但也有很多垂直类综合厂商投身或深耕其中,拓展行业应用场景,提高技术创新和服务能力。
作为长期专注于区块链安全领域的安全技术公司,慢雾(SlowMist)认为,在区块链这个充满诱惑和风险的领域里,安全与合规就像指南针与护盾,坚持这两大准则才能赢得长久的信任与生存空间。团队在实践中通过技术优势发现并参与了多个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推出“威胁发现到威胁防御一体化因地制宜的安全解决方案”,包括安全审计、威胁情报(BTI)、防御部署等服务并配套有加密货币反洗钱(AML)、加密货币追踪(MistTrack)、假充值漏洞扫描、漏洞监测(Vulpush)、被黑档案库(SlowMist Hacked)、智能合约防火墙(FireWall.X) 等 SaaS 型安全产品。
区块链技术的协同,为安恒信息在保障数据安全方面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2021年,安恒信息 AiLand 数据安全岛助力实现了全国首单基于区块链数据知识产权质押的落地,此后持续通过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结合应用场景,实现数据的“可信、可用、可管”。安恒信息在区块链的底层技术架构、数据存储、加密算法、智能合约等方面为用户提供安全保障。
尾声
自2019年国家将区块链定位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以来,这一战略技术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国家加大投入力度,强调区块链发展应与安全并重。2023年,区块链技术已经从单一应用平台发展成为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的可信基础设施,其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潜力得到了充分释放。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相关产业、各企业厂商的共同努力下,区块链的发展前景依然充满希望,值得期待。
END
✦
推荐阅读
✦
粉丝福利群开放啦
加安全419好友进群
红包/书籍/礼品等不定期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