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网络攻击
外国势力尤其是美国情报机构通过网络攻击,针对中国大型科技企业实施的窃取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的行为。针对这些网络攻击事件,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CNCERT)已经成功发现并处置了两起重大事件。然而,信息安全问题依然严峻,特别是涉及关键行业和企业的网络安全漏洞,如何有效防范类似攻击成为当务之急。
在这两起案例中,攻击者通过多个漏洞和后门程序进行渗透,表明了外部威胁的复杂性和网络防护漏洞的巨大隐患。尤其是利用电子文档安全管理系统漏洞和微软Exchange漏洞,这类漏洞暴露了国内企业在安全防护、漏洞修复和应急响应方面的不足。
从国家层面到企业层面,网络安全应成为一个高优先级的任务。只有通过积极的漏洞修复和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才能降低类似攻击的发生率,保护企业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敏感数据。
漏洞管理和定期安全审计
加强漏洞扫描和修复:企业需要定期进行漏洞扫描,特别是针对核心系统、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如微软Exchange、电子文档安全管理系统等)。一旦发现漏洞,必须及时修复,并进行严格的安全审计。
漏洞信息共享与响应机制:与CNCERT等安全机构保持紧密联系,及时获取最新的漏洞和攻击信息,共享企业自身发现的安全威胁,增强整个行业的应急响应能力。
增强网络防御能力
多层次安全防护:部署多层次的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防御系统(IPS)等,建立严密的防线,防止外部攻击者突破网络边界。利用行为分析和流量监控来实时检测异常活动。
加强终端安全管理:对员工终端、设备以及分布式设备的安全进行严格管理,避免因漏洞和不安全配置成为攻击的入口。
零信任架构:采用零信任(Zero Trust)**安全架构,确保网络中每个请求都经过严格身份验证和授权控制,避免内部或外部攻击者通过跳板获得控制权限。
加强数据加密与访问控制
全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包括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进行加密存储与传输,尤其是在外部通信和跨部门协作时,确保数据不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
严格的访问控制与身份管理:使用多因素认证(MFA)、最小权限原则和细粒度的权限控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关键数据和资源。
提升员工安全意识与技能
定期安全培训: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网络安全意识培训,增强他们的安全防护意识,避免通过钓鱼邮件、恶意链接等方式成为攻击的“入口”。
模拟攻击演练:定期组织**红队(攻击方)与蓝队(防守方)**的模拟对抗演练,评估和提高团队的应急响应和防御能力。
加强应急响应与事件处理
建立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机制:当发现系统存在被攻击风险时,企业应迅速启动应急响应程序,包括隔离受感染设备、分析攻击来源和轨迹、进行数据恢复等,以减轻事件的损害。
及时披露安全事件:在遭遇攻击时,企业应按照法律要求及时披露相关事件,通报监管机构,并协助调查,避免因延误响应或隐瞒信息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强化供应链安全
审查第三方供应商:加强对供应链中涉及敏感数据的第三方供应商的安全审查,确保其提供的服务和软件符合高标准的安全要求,避免供应链中断或被利用成为攻击跳板。
此次美国情报机构的网络攻击事件暴露了企业在网络安全方面的种种薄弱环节,尤其是在漏洞管理和应急响应方面的不足。通过加强漏洞修复、加强防御系统、提升数据安全、以及强化应急响应机制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整体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企业应当将网络安全工作列为战略优先事项,防患于未然,确保自身技术创新成果和商业秘密的安全。
来源:国家安全部、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
END
阅读推荐
【安全圈】Meta因6年前的数据泄露事件被罚款2.64亿美元
安全圈
←扫码关注我们
网罗圈内热点 专注网络安全
实时资讯一手掌握!
好看你就分享 有用就点个赞
支持「安全圈」就点个三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