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 圆桌 | 网状结构笔记工具是一阵风吗?
自从 6 月 12 日 Roam Research 开放注册,这款年费 1000 元的笔记应用非但没有让人望而却步,一次付费 500 美元的用户还让 Roam Research 在 48 小时内的进账超过了过去两年间的总收入。
关联阅读:
与此同时,许多老牌或新兴、免费或付费的网状结构笔记工具也进入了用户的视野。对于这样的工具,大家的态度各不相同,在 Matrix 社区中也见到了正面、反面、观望等多种态度和声音。那么——网状结构笔记工具到底适合谁?我们又能怎样使用它?它只是一阵风吗?
这也是机器人非常好奇的问题。
因此,在这次 Matrix 圆桌中,机器人邀请到了 7 位不同身份、不同需求的 Matrix 作者,他们都多少和网状结构笔记工具打过交道。今天,我们就请到他们来讲讲他们的需求、使用方法和对此类工具的思考。
那么,就从这里开始吧!
身份 | ID | 是否入坑网状结构笔记工具 | 现役主力笔记工具 |
在读本科生 | @FKY | ✅ | Roam Research |
产品经理 | @少楠 | ❌ | Notion、Flomo |
艺术工作者 | @宽治 | ✅ | Roam Research、Obsidian |
大学老师 | @玉树芝兰 | ✅ | Roam Research |
程序员 | @吕立青_JimmyLv | ✅ | Roam Research |
在读博士 | @思考问题的熊 | ✅ | 印象笔记、Notion、我来 |
游戏行业从业者 | @idelem | ✅ | Trilium Notes、TiddlyBlink |
🤖️ :今天的参与者中有两名学生和一名老师,先请你们来介绍一下自己吧~
@FKY:大家好,我是一名计算机专业在读本科生。目前我的生活比较固定,除了课内学业之外,还有课外的学习、项目、竞赛、科研。
大学以来,我对笔记工具的需求随着认知的提升而不断变化,从灵感记录、日志到课程笔记,我希望能将我大脑中的一部分内容存放到文字上,另一部分内容则与文字建立联系。
@思考问题的熊:大家好,我是思考问题的熊,目前是中国科学院生物信息专业的在读博士。作为一名重度依赖电子笔记的研究生,我对知识管理工具的需求主要是三个:快速找到需要的内容、良好的书写阅读体验、能够回溯自己的思考过程。
当然,这三个需求看似基础但同时都能满足可并不简单,无论是我使用了八年的印象笔记,还是过去一年越用越多的Notion,希望有一款优雅的网状结构笔记工具可以帮我完成这些需求。
@玉树芝兰:你好!我是一名大学教师,平时主要的工作是教学、科研,业余时间做在网上写作、做视频教程。上述的这些活动里面,都需要对信息和知识进行有效组织和生产。
我的笔记管理工具中条目有好几千,我最需要的,是能够把它们利用起来:想找的时候能找到,以及可以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不断迭代思考模型。
🤖️ :轮到两位开发从业人员了~
@少楠:大家好我是少楠,丁香医生的首席产品架构师,做产品经理这一行也有十年了:) ,算是 web 时代留下来的老古典一枚。
由于目前的工作内容主要是业务经营层面的事情,需要横跨医疗、交易平台、产品设计、团队管理等多个方面,所以需要储备许多资料。同时由于业务的复杂性,还要不断地把资料融合整理,并且部分开放给团队的小伙伴查阅,所以需要自己的知识管理工具能满足这个「打造 wiki」的需求。
不过我是今天唯一没有转移到网状结构笔记工具的用户,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也会说明自己的理由。
@吕立青:Hi~ 大家好我是 Jimmy。我首先是一名程序员,全栈工程师且偏爱前端,熟悉 Web 开发,追求软件匠艺和技术卓越,有时也会作为培训师和敏捷教练承担团队培训与流程改进等职责。
同时,我也很乐于分享:博客,演讲 和 知乎专栏,平常非常关注于程序猿的效率提升、知识管理、如何自学以及极限编程开发实践等主题。所以呢,如何管理灵感、信息和作品,就是我对知识管理工具的需求。与其说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知识管理工具,我更想要的是一个优雅的知识创造系统。
🤖️ :似乎还有两位创意工作者也加入了今天的圆桌?请你们也介绍一下自己吧~
@idelem:大家好,我是 idelem,目前在游戏行业工作,除了工作项目,也做自己的作品,算是创意工作者吧。为此,我需要不断开拓视野、为项目学新技术(文案、美术、音乐、开发全得会一点)、生产新想法。
我对知识管理工具的基本要求是:足够灵活,能够不断接纳大量碎片内容(不只是知识),它还要方便我随时抽取和组合,例如将以前收集的素材整合到新项目中。进一步说,笔记有没有条理不重要,关键是能把东西做出来。目前看来,网状笔记是唯一能「自然而然」满足这些要求的。
除了上述还有一个比较小众的需求:游戏设计包括了流程、系统、叙事等方面,这些内容本身就呈现出网状结构。
@宽治:我是一名艺术工作者,主要从事项目策划与艺术创作方面的工作;但为了不变成一名「饥饿艺术家」,我也会承接一些商业项目。作为一名自由职业者,规划甚至定义自己的工作既是一种解放,也是一种负担;对于业务涉及多个领域且常常「自为甲方」的人来说,尤是如此。所以我很需要一套知识管理的方法,来沉淀自己的思考,以避免经常「重复工作」的尴尬,同时也想要借助这种方法,来提升不同工作的「切换效率」,提高「理解深度」与「输出质量」,而网状结构笔记工具能够辅助我的思考。
🤖️ :毫不意外,Roam Research 是本次 Matrix 圆桌中使用者最多的一款工具。相比其他同类工具,选择 Roam Research 似乎不需要太多理由和说明,毕竟它是这阵风最近吹起的地方。不过也不意外的是,也有作者并不喜欢这款工具。
先由支持方 @玉树芝兰、@FKY: 说说自己选择它的理由。
@玉树芝兰:我用过最简单的文件夹模式管理笔记,之后尝试过一系列的笔记软件,想必大家也是一样。
在众多同类工具中选定 Roam Research,是因为读了 How to Take Smart Notes 之后,正想寻找一款符合其理念和卡片盒(slipbox)运行方式的工具。原本我打算自己改造 Evernote,后来在多个朋友的介绍下知道了Roam Research,试用之后非常喜欢,就确定用它了。
@FKY:我想用一个笔记工具管理从科研到生活多种类别的笔记。Notion 让我整合了不同类型的笔记之后,Roam Research 则让我关注到了相互链接的重要性,因此它成为了我记录的中心和重心。
🤖️ :似乎也有几位朋友是在和其他应用并行,并没有让 Roam Research 接管自己的所有笔记?
@宽治:目前我就是 Roam Research(Web) 与 Obsidian (本地)两款软件并行的状况,这样做主要是想兼顾易用性和通用性:Roam Research 的交互方式用起来更加舒适,而以 markdown 文件为基础的 Obsidian 的通用性会更好。
目前,我在这两款工具的使用上,主要是做了一个内容方面的区分:偏研究性的内容会放在 Roam Research 上,偏写作类的内容会放在 Obsidian 上,而作为素材的笔记是用 Github 从 Roam Research 自动备份 再同步给 Obsidian 的。
@idelem:Roam 这么火,肯定还是会试试。对于同样只想试试的朋友,我建议先将一些丢失也无所谓的笔记搬迁过去,例如我目前只用 Roam 管理月度目标(下一节会详细介绍)。
🤖️ :到了弃用它的几位朋友出场的时间了!说说你们为什么放弃了 Roam Research 吧?
@思考问题的熊:我曾经在内测初期重度使用过一段时间 RoamResearch。当时觉得这个工具真神奇,但用着用着总觉得哪里和我自己不太对路,在仔细读完 Roam Research 的官方文档后我就被顺利送走了……
我一直相信基于自家工具的官方帮助文档应该最能体现工具特色,也是官方推广使用理念的范例,因此每接触一个新工具时,我都会仔细体会学习官方说明与帮助文档。
下图是 RoamResearch 官方帮助文档的知识网络图,不知道你看到图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有些密集恐惧症的我并不希望也不需要自己的笔记和知识用这种形式呈现。可以预见,随着笔记以数量级水平增加,如果只能使用所谓的网络关系图来呈现笔记结构,对于我而言会是个灾难。
另外一个放弃 RoamResearch 的原因是并不顺畅(甚至有点糟糕)的阅读体验,我认为一个好的知识整理工具在体现思考过程的同时也应该有一个好的阅读体验。下图也来自于官方帮助文档,一个并不复杂的句子被插入了四个双向链接。可能官方是为了刻意区分双向链接和普通链接,大量 [] 在观感上给我增加了不小的阅读障碍,一眼看过去,我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括号里反而不能专注当前的内容本身,针对[[这个问题]][[不知道]]你[[有没有]][[类似]]的[[感觉]]。
当然,所有关于美观程度和阅读体验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自定义 CSS 和修改默认设置解决,但我当然希望打开就是最舒服的使用方式。
@玉树芝兰:关于 @思考问题的熊 提到的密级恐惧症的问题,其实我也遇到了类似的困惑。我的笔记节点有 4000 多个,硬让[[Roam Research]]绘制全景图,是这个样子的。
但是,如果我们只从单独页面去绘制「微观」的图片,又显得不够。
「宏观」的全景图看不清,而「微观」的直接相连节点的图又过于狭窄,不利于我们看到笔记之间可贵的关联关系,尤其是那些「远程联想」,被时空关系切断了。要想看到它们、利用它们、让卡片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我们就需要一张「中观」图,既要有一定数量的笔记,帮助我们看到这种链接关系,又要避免过多的内容干扰我们的视域。
我做了个小工具,可以自动化对某一则笔记的「中观」图进行抽取和可视化,就像这个样子。希望看到这种有关联的「中观」网络图,你不必再有「密集恐惧症」的感叹了。
@思考问题的熊:看完 @玉树芝兰 王老师的回应,似乎天睛了雨停了我又感觉我行了,有这样愿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老师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少楠:之前 Roam 内测的时候我也参与了,双向链接的这个概念和解决方案确实比较优雅,我也研究过他的白皮书和设计起源。但尝试使用了数周之后,我认为 Roam 更适合「科研记录」,而非日常的「记录」。
如果仔细研究过卡片盒笔记法就知道,这种方法是需要大量的积累(三五年起步,且他多数时间处于科研状态)才能起效果的,为实现卡片盒笔记法服务的 Roam 也是如此,可以看到楼上支持方的三位朋友中有两位都有科研需求。当记录量级不够的时候,其实很难体会到那种知识之间链接的价值。
在体验了几周之后发现,我认为自己当下可能还暂时达不到卢曼那种研究强度,更是难以达到白皮书上的说的效果 —— 提高了贝叶斯决策的概率 —— 虽然这是开发者最重要的愿景之一。
根据我的工作性质和输入输出内容,只需要基础的标签 + 记录就好了。相比那种需要「涌现」的状态,我觉得自己在记录的量级方面还是不够,因此最后没有选择 Roam 作为自己的主力记录工具,还是回到了 Notion 的怀抱。
🤖️ :还有使用其他工具的朋友想说说吗?
@idelem:我目前使用的是 Trilium,在网状笔记的万花丛中选择 Trilium 的原因如下:
此外,我也在使用 TiddlyWiki 接管叙事设计、写作、阅读和随机感悟这几方面笔记,会用到这款复古软件其实也是借了 Roam 的东风:有个 TW 老用户受到 Roam 启发,做了一款集成双向链接、transclusion 等功能的 TW 魔改版,叫 TiddlyBlink,并分享了自己用它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在下一节会介绍)。
@思考问题的熊:我要介绍的工具是一款还在内测阶段的国产软件:Wolai(我来)。
我使用过的网状笔记相关工具包括开始内测不久就注册使用的 RoamResearch;同时支持双向链接和flashcards 的 RemNote;支持双向链接的 Markdown 编辑器 Obsidian,搭配 VScode 使用的 Foam(VScode 重度用户路过)。
比起已经鼎鼎大名的其他几位,Wolai 或许是最意外的一个,而且它也不能算是严格的网状结构笔记工具。7 月 11 日 0.5.0.2 版本上线引用链接和页面关系图功能后,我开始正式迁移一部分笔记并增加了使用频率,因为我曾经期待的 Notion 新增双向链接功能在 Wolai 这里率先实现了,而且做得还不错,于是开始结合自己的笔记体系使用 Wolai。
正常记录时,Wolai 本身就是我们熟悉的笔记界面,左侧呈现页面层级关系而右侧展示悬浮目录。Wolai 的页面关系图则分为层级关系和引用关系,其中层级关系以实现表示,引用关系以虚线表示。下图分别为某个单页面的页面关系和整体的部分页面关系图。
另外,Wolai 根据中文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了大量优化,很多细节当我发现之后甚至会有一丝感动,比如自动识别全角模式下输入的 markdown 语法(输入【【 可以调出引用窗口)、中英文自动间隔以及支持中文搜索 emoji,短短几周时间已经上线了宽屏模式、数学公式等功能。
在这里对试用过的其他几款工具也做个简单介绍:
Obsidian 和 Foam,它们都比较适合在使用本地 markdown 文本整理笔记的同学去尝试一下双向链接,而我目前本地 markdown 笔记的体系已经相对成熟,简单层级加标签配合 VScode 插件,再加上 VScode 强大的搜索能力已经可以很好地满足需求,因此都是浅尝辄止,另外 Obsidian 对于双向链接的语法识别似乎和我的大量 markdown 笔记的部分语法有冲突,于是也就没有做完整迁移。没有这类烦恼的朋友可以大胆使用。
再推荐一下 RemNote,似乎目前我还没有看到它比较系统的中文介绍,但如果你没那么在意 RoamResearch 丑丑的网络图,RemNote 真是一个不次于前者的选择。
🤖️ :说完了工具的优缺点,就到了下一个安利环节:大家来介绍一下自己具体用这些工具做些什么吧!有没有朋友可以先提供一下自己的笔记模板看看?
注:以下内容基本不拘工具,支持双向链接的笔记工具基本都可以复刻。
工具:TiddlyBlink
@idelem:我用 TiddlyBlink 接管叙事设计、写作、阅读和随机感悟这几方面笔记,工作流也和在 Trillium 中差不多,但没有 day note 这个中介。
在做读书笔记时,大致有以下几个操作原则:
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举个具体的例子。原先我会分章节写树状的笔记,但后来发现有些书并不需要全读完,或者我会暂停一段时间接着读。在这种情况下,树状笔记往往会是未完成的状态(比如只有一个章节),看起来就很尴尬。而现在,我会:
下面是某个 TB 文件的实际使用截图:
工具:Roam Research
@idelem:Roam 的月度计划本是从 Workflowy 迁移过去的,因为 Workflowy 链接到其他 bullet 太麻烦。这个计划本的基本结构如下:
- 八月
`- 八月输入`
`- [ ] 看[[一本书]] ch.1-3`
`- [ ] 学 [[xx 软件]]`
`- 八月输出`
`- [ ] 写[[上个月某本书]]的笔记`
`- [ ] 用 [[xx 软件]] 做 [[yy 项目]] 练手`
`- 八月 queue(项目队列)`
嗯,我觉得应该挺一目了然的,就不用特别解释了。有一个使用小技巧:如果某些任务未完成,需要顺延到下个月,Roam 的块级引用可以直接把任务引用过去,就不用重复输入了。
月度计划这种东西,就算丢失点信息也没太大损失,所以这算是我初涉 Roam 的试点项目。
工具:Wolai
@思考问题的熊:我目前把自己的「靠谱熊每周分享」的系列分享笔记以及与之相关的文献阅读笔记和工具学习笔记放在 Wolai。
之所以首先选择这些内容体验 Wolai,是因为它们的内容格式相对固定,每周推荐包括专业文献、数据库、好书好文、学习素材和影音等板块。作为推荐性质的文章不宜过长,很多内容只能配以短评,值得深入学习和记录的内容就需要在文档对应的位置设置锚点延伸到新的页面。
对于这些内容,只使用层级关系无法很好的展示笔记间联系与详细内容进行跳转,但只使用双向链接又无法明确地表示笔记层级。因为 Wolai 是在层级页面的基础上引入双向链接,用起来更方便,给了引用链接和页面关系图很大的发挥空间。(🤖️ :单纯的网状结构笔记工具无法做到这样)
不管你想试试记录自己的学习轨迹,还是想将这些知识分享给他人,都可以试试这样做~
工具:Roam Research
@FKY:这是一个 Daily Journal 的模板。简单来说,它的四个板块就是我从早到晚关注的内容。这个模板起源于 How I Organize My Day ,当然,我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了改动。
除了 Daily Journal 外,我还在 Templates 中收集了以下模板,方便自己的工作流:
以项目/问题为驱动的页面,帮助我理清思路:
而针对读书笔记,我在尝试结合共振日历(Resonance Calendar)和卡片盒笔记法(Zettelkasten Method)后,诞生了以下的模板:
上半部分请见Roam: Creating a Resonance Calendar in Roam Research,下半部分则与卡片盒笔记法中的三种笔记类型相对应:直接摘抄(cuttings)、用自己的话概括(notes)、有再创造价值的信息(thougths)。
🤖️ :少数派的读者们对少楠也不陌生了,虽然你没有入坑网状结构笔记工具,但能分享一下自己在 Notion 中管理笔记的结构吗?
@少楠:我主要用 Notion 管理工作内容,包括产品设计,行业知识,思维方式,产品研究等,典型案例有 互联网医院政策研究;交易平台研究;电子表格的历史。Notion 帮我解决了资料整理汇总、排版、分享批注、以及整个资料库的索引问题。
此外,我还用 Flomo 来记录一些碎片化的想法(可以理解为一个有 tag 系统的 slack),因为许多零碎的想法如果开 notion 太慢了(笑),有些又不适合发到即刻等类似的社交平台,记事本又不好检索,所以就自己做了一个。(和朋友一起开发的,目前还是我们几个人在封测,有个 DEMO)
🤖️ :有没有朋友可以分享一下自己围绕网状结构笔记工具展开的工作流呢?
之前写的一篇文章里介绍过我的 Trilium 工作流,主要围绕它内建的 day notes 也就是日记展开。日记相当于 inbox,每天的新笔记都放在日记下面。Trilium 网页剪辑插件默认的剪辑根目录就是当天的日记页面;如果有和项目相关或篇幅较长的想法,我也会在日记下新建笔记记录。
重点来了:如何整理?这就得仰赖 Trilium 的特色功能——clone,它能把笔记链接到文档树的另一个位置。我把它理解为「发送」。每次写完一条新笔记,我就立刻右键把它 clone 到对应的主题页面下。这样,一条笔记就同时拥有了主题和日期两个上下文。
找了几个比较体面的例子(带星号的笔记是被 clone 的,表示在 day notes 创建的笔记被 clone 到了对应主题下):
@玉树芝兰:输入和输出同等重要
正式使用 Roam Research 之后,我把之前散落在 Notion、Ulysses 和 Evernote 等工具的数千则笔记都导入了进来,现在除了一些富媒体(例如视频剪辑)和专用格式(例如 Jupyter Notebook)的工作,我基本上都存在了 Roam Research 里,或者用 Roam Research 指向对应的链接。因为卡片法鼓励的是有意义的链接,所以基础素材越多,可能性就越大,也就越能体现出好处。
输出内容
按照卢曼卡片法的原理,先在各种媒介或者其他软件上面记录一些零散的笔记,然后改写成长期笔记,放到 Roam Research 中,利用可以触达 block 的双向链接,把笔记节点织成一张大网,不断调整链接,根据新的输入和思考迭代内容。
为了方便输出,我用 Keyboard Maestro 做了几个脚本,可以帮我一键把 Roam Research 中的内容输出成为 Textbundle、docx 或者 reveal.js 幻灯格式。这样一来,笔记整理和写作就都可以在 Roam Research 之内无障碍完成。
@吕立青:把碎片知识变为结构化内容
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可以用下面这张图体现,图就是在 Roam 里面直接画的。
不得不说 Roam 真的太适合迭代(Iteration)了,不愧是一款思考的工具。这张图最开始只是我自己整理工具集时的一点儿思考,然后在 Roam 中可以通过 diagram 画图或其他可视化的方式进行梳理和展开。
从上图的三维坐标系中可以看到 Roam Research 是如何应对碎片化信息输入和焦虑情绪的。其实我对 Roam 的定位是一款「知行合一」的工具,如果你从事创意工作,Roam 能将你的行动成本降到最低;使用 Zettelkasten 卡片盒笔记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通过 Web 网状结构串联在一起,在输出作品时能够迅速组织和激发创意;更进一步则是打造自己的数字花园(Digital Garden)。
接下来我会用一段隐喻来描述我的 🏞 Roam 使用体验,其实可以动态对应到 DIKIWI 模型(Data-to-Information-to-Knowledge-to-Wisdom)。
为什么是拍照呢?我们能看到的能记住的只能是知识的切片 [[Flash Card]],因此要有 Version 即版本管理的概念,而 Roam 恰恰是支持的。我最喜欢Roam的一点就是「一处修改,处处更新」,而不断迭代 [[Iteration]] 和持续改进才是学习的关键。
@宽治:捕捉艺术的灵感切片
我自己是先开始用卡片做卡片笔记 (但做得不怎么好),后来为了更好地管理笔记才开始用网络化笔记工具的。换句话说,我在这些工具上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撰写和管理(广义的)笔记,此外别无他用:我不会用它管理代办,也不会把它当成收藏夹,更不会用它写生活日记。在拙文《Roam Research Report——理念与功能》里,我把这种划分粗略地梳理为下面这张示意图:
所以我关注的主要是红色框内的活动,或者我们也可以将之简单地总结为「知识生产」,而这里正是网络化笔记工具可以发挥最大作用的地方。
用例参考
艺术工作的具体内容也是不断整合更新的过程。以策展为例,这份工作有时候挺像一个裁缝的:取百家布,然后做一件新衣服出来。但这个过程并不是线性的,也没有一定的顺序,甚至经常会被打断,但又可能在一段时间以后意外地重新建立了联系。我不一定是先有了策展理念再去找作品,也不一定在看到作品时马上就知道它可以被放在什么地方展出。在阅读某篇引起巨大共鸣的文章之前,类似的想法或感觉可能早就已经酝酿多时。而一个有趣的想法往往需要被不断地验证与扩充,并在这个过程里不断地更新甚至改变。同时,新的想法也不时会在研究的过程中出现,需要及时捕捉并记录下来。
比如,我最近总是觉得和别人沟通很难,想要以此为话题做一个项目。那么我可能的做法就是:
4.1 发现了其他值得研究的话题,开设相应的页面,并写下初步想法及参考资料。
在艺术这个经常「不说人话」的行业里,上述过程可以帮助我更加谨慎地对待我在文字中使用到的概念。
🤖️ :除了具体的使用方法,还有没有一些使用上的 Tips 可以分享给大家?
@FKY::如果你很在意笔记内容的通用性,那么尽量少用 Roam Research 中的 block reference。因为这个设计目前只在 Roam Research 有效,并且其纯文本完全没有可读性。
@思考问题的熊:于我而言,标签系统也好,常见的插入笔记链接和页面链接也好,今天讨论的双向链接也好,在目前的使用体系中本质都是在层级关系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横向连接。
如果真的想投入使用双向链接功能类的工具,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自己把不同的内容进行关联的意识,在写内容的同时要注意培养随时搜索和嵌入可引用内容的习惯。
@少楠:我还有一种使用方法可以分享。Xdash(增长黑客的作者)发现了一种在 Obsidian 中双向链接的另类方法,他自己研发了一套「西塞罗」系统,能大量的抓取相关的文章和内容并转化为 md 格式,然后全部导入到 Obsidian ,开始对一些专有名词进行「节点化」,比如爬取了 Medium 上关于创业的文章,这时候就用脚本把「Airbnb」「Amazon」等单词转化为节点,很快就能看到整个资料库的图谱被建立 —— 这种用法还是非常独特的,对于快速建立某个行业的知识库,非常有帮助。
🤖️ :各位作者在笔记工具的海洋里千帆阅尽,大家认为网状结构笔记工具能解决、而现有笔记工具无法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玉树芝兰:以前我记了很多笔记,但是我很不愿意记笔记。因为我知道大部分笔记最后都会「沉底儿」,变成无用功。这样的教训可谓非常多,当你觉得自己做无用功的时候,怎么可能有动力去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性拖延。
Roam Research 的最大好处就是降低了「防止沉底」的难度,我不需要给笔记起一个好名字,只需要打开 Daily Notes 直接输入内容,因为我知道后续整理起来非常方便:几个 block 可以转换成一个新的 Page,Page 的名称也不必细究,将来若想修改,它被引用到的名称也会自动同步修改,这大大降低了整理的负担。
而且,我甚至连某则笔记属于某个类别这事儿,都丝毫不用操心。因为我只需要把它和某一个之前的相关笔记 block 或者 Page 链接上,就算可以了。链接可多可少,看实际情形。但是根本不用担心将来会找不到。沿着网络溜达,你总会碰到它。再说还可以开启可视化模式,来帮助你按图索骥。
@FKY:如果你想知道 Roam Research 解决了什么问题,我的回答是这样的:
@思考问题的熊:双向链接的使用让我感受到了两个明显的优势:除了和已有内容建立关联外,内容整理和写作的边界也得到了巨大的延展。比如当我写下一段内容后,可以对任意感兴趣的内容直接添加引用链接,如果不存在对应内容则可以直接创建新的page,随后我就可以对延伸出的page 进行深入写作,内容的边界就此扩展。
@宽治:对我来说,这些工具可以解决的问题是:
1. 直观地提醒内容之间存在联系这一事实,让我可以比较快地进行信息的筛选。
2. 快速地定位并复用已存在的笔记内容。
3. 便捷地更新笔记内容,并保证引用内容也维持更新。
🤖️ :那么这类工具不能解决的问题呢?
@FKY:至于此类工具解决得不太好的问题,我的体会如下:
@思考问题的熊:更进一步,我认为是从「人工」走向「智能」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这是在目前所有同类工具中都存在的。
在写作和整理的过程中还要惦记构建引用和关联这件事本身就会消耗一部分精力,如果可以利用自然语言处理这类技术判断每个页面(笔记)之间的相关性然后根据权重自动生成知识图谱,同时提供人工修正的功能,将会帮助我们更轻松地从多维度去理解知识和信息。
类似功能在不少领域其实都已经有了不错的应用,比如文献搜索工具 Connected papers 就会根据不同文献间的引用关系和相关性提供更好的文献搜索体验。
iOS 上的应用 WikiLinks 会通过图谱的形式展示与搜索内容相关的其它关键词。希望未来的该类笔记可以实现这样的功能。
@宽治:从知识管理的本质上来说,它们不能解决(也就是需要使用者自己通过思考来解决)的问题是:
1. 平衡笔记的可理解性与可发现性之间的张力。
2. 判断内容的价值并赋予相应的重要等级。
3. 理解内容之间的联系并将之清楚地表达出来。
4. 发现甚至预见内容拓展的可能性。
🤖️ :尝鲜此类工具之后,有什么想说的吗?
@idelem:让结构和分类自然「涌现」
作为在形形色色的笔记软件之间迁移了 n 次的过来人,我经历过太多次观念转变。简言之,我从这些经历中渐渐总结、浓缩出了一种笔记流浪汉的思想,主要有三个原则:
我早就放弃了分门别类归档所有知识的努力,我的笔记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生长出来的。我经常同时用好几个笔记工具,这是一种海上殖民式的实践,正如雅典可以在整个环爱琴海建立城邦根据地,我也可以同时开拓不同笔记工具的功能。网状笔记,难道不也意味着你使用的工具可以织成一张更大的网吗?
所谓「自下而上」,和另外几位参加圆桌的朋友的体会类似,指的是「按需使用」。不要提前计划好结构和分类,而是让结构和分类「涌现」出来。这其实也是大脑的发育和工作方式。
@思考问题的熊:层级结构并不比网状结构低级
作为一个使用了八年印象笔记的用户,层级或者所谓树状结构如今依旧是最适合我自己(也许也是你)的一种笔记呈现方式。结构化层级本身就是非常正常的一种思考方式,它并不比引用哪怕是双向引用来的「低级」。非常 beta 的 Wolai 目前就是帮我做好了这两种逻辑的融合,清爽的界面和不错的书写阅读体验让我也更加愿意增加使用频率。从这个角度讲,我也很期待后续 Notion 会如何引入双向链接类似功能。
所以各位类似工具的现有用户不必急着跳坑,你手头正在使用的工具或许会更适合你。
@玉树芝兰:多思考和拓展属于自己的用法
Roam Research 不止适合知识工作者,而适合很多人。最近我和好友 GTD 专家张永锡老师聊了很多,他说卡片盒对他做时间管理有了更多的观察角度和效率提升,看来这个方法不止对学术创作有用,我觉得这真的是非常棒的洞见。
其实卢曼只不过是把系统用到了学术研究而已,应该还有很多的领域值得我们尝试和开拓。我甚至感觉,所有非固化流程性的事务,都可以尝试用卡片法来改进,因为每一张卡片就是一块乐高,我们可以低成本快速尝试与迭代拼搭的方法,在外脑当中做「实验」,从而不断优化自己要处理的任务系统。
学术是一件从 N 到 N+1 的事情,所以卡片盒方法会有效;反思与观察自己的时间管理与任务完成系统,也是卡片盒有效应用的场景。艺术家如果能把风格用这种显式的方法在外脑混搭,而不只是依靠潜意识带来组合的「灵感」,或许创作优秀作品的可能会更高一些,速度也能更快一些。当然,我不懂艺术,所以这后一条只是空想。(🤖️ :@宽治的用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顺便说一句,上面这段话的后半段,是我昨天记载在 Daily Note 里面的,在知识星球进行了分享。发觉刚好适合圆桌中的这个问题,于是稍加改动,把卡片融入到了这个上下文环境里,这也算是 Roam Research 好用的一个例证吧。
@少楠:持续的记录是基本功
对我来说,不管使用什么工具,持续的记录是基本功,没有量变遑论质变。比如产品沉思录的精选集,已经积累了四个年头。在这过程中,我的知识管理经历了几个迭代,希望对你有帮助:
另外,不要成为工具的奴隶,重要不是记录,而是记录过程中独立的思考。在 Notion 中文社群中天天看到许多用户叫嚷着让 Notion 支持双向链接,但是不妨想想是工具不能构建网状体系,还是你大脑中根本没有对知识的体系?套用一句在张立宪文章中看到的一个故事:葛存壮对少年葛优说,要真喜欢音乐,吹口哨都行。
还有,在摄入信息时学会克制和断舍离,信息和饮食一样,我们吃什么决定了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在摄入信息时,我们应该偏向半衰期更长的信息,例如同样针对交易平台的问题,经济学家的著作或者论文或从业者面谈的信息半衰期会长于公众号或者某些科技媒体的分析;断舍离是指,有些东西不看就不看了,选择不看什么,才能留下来时间去思考自己想要什么。
@玉树芝兰:同意 @少楠,Roam Research 可以有效帮助你管理信息,给你提供更多的机会,但是如果你的输入内容质量有问题,结果也基本上可以预见。因此只能靠下功夫,多阅读优质内容,才能构造更高品质的知识网络。
@宽治:努力成为更会思考的人,而不是更会使用工具的人
1. 无论怎样,思考都比工具更重要,而且是重要得多。如果我跟大家介绍一个超级厉害的工具,有人用它做投资决策实现了财富自由,有人用它拿下了国际奥数金牌,有人用它写出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作品,还有人用它找到了人生的伴侣,你会不会很想要了解这个工具呢?可如果我告诉你,这个工具就是纸笔,你又会怎么想?
2. 写比存重要,它会引诱你思考;但写作也不仅仅是一种倾泻、也应该是一种筛选的过程。我们不是要再造一个「迷你互联网」,而是要提高内容的质量、精炼度与可利用度。我们要写的,正是别人难写之事。
3. 构建内容的联系,而不只是[[关键词]]的链接。有意义的联系一定是人为「构建」的,不是工具「生成」的。在两条笔记之间画一条线本身一点意义也没有,这条线也并不会给你增加任何新的见识。真正的联系在笔记里,而不是笔记间的连线,那只是一个提醒。
🤖️ :最后,大家对于尚在观望的朋友有什么入场建议吗?
@少楠:你需要一个自己的 wiki
如果你从事知识工作,那么一个属于你的 wiki 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如果都记在公司的 wiki 上,那么离职之后你将损失一大笔财富,而你自己的 wiki 会随着你终身成长的,这相当于你自己有了一个不断进化的知识库,这在未来十年是你独特竞争力的来源。
建立个人 wiki 这件事没有早晚之说,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对于 Notion 没啥好说的,关于它的介绍文章非常多,个人免费版推出后更是推荐所有人使用~
@思考问题的熊:看看你手头工具的开发计划
目前市面上已经支持和即将支持双向链接类似功能的工具已经很多,除了 RoamResearch 还有我上文提到的 RemNote、 Obsidian、搭配 VScode 使用的 Foam,此外 Drafts 和 beta 版 Workflowy 也支持了类似功能,Notion 在不远的将来也会上线双向链接。当然,还有结合了层级和引用关系的新工具 Wolai。
至于要不要推荐大家入场,我想还是遵循计算【新体验-旧体验-迁移成本】是否为正值的原则判断。如果你已经在重度使用某些工具,比如 Workflowy 和 Drafts,就可以先从这些工具已经支持的类似功能用起,虽然它们新旧体验差值比较小,但胜在不存在迁移成本;如果你有不少本地的 markdown 笔记且正在使用 VScode,那么就可以从 Obsidian 或 Foam 开始,因为它们的迁移成本比较低。
如果想认真学习践行类似于 Zettelkasten 的卡片式信息管理方式,那就建议去使用 RoamResearch 或者 RemNote 从头开始完成一些内容的创作。如果你和我一样,愿意尝试新东西,想要参与一款工具从 0 到 1 的成长过程,不妨试试 Wolai。(Wolai 内测邀请码 RPTA2C3)
最后还要补充一点,这里提到的大量工具,其实都还处于开发早期或者初期。每一个都会随着迭代而发生变化,比如没准 RoamResearch 就变好看了然后还支持了层级结构(期待 @玉树芝兰 老师再来一个小工具),Notion 有一天也中文和网络友好了, Wolai 也上线了完善的 database 功能,印象笔记的推荐内容功能也进阶为知识图谱。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工具,更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工具终究是为内容服务,知识的增长也主要取决于自己持续的输入和输出,开心最重要。
关于 Roam Research 的一些建议
🤖️ :最后,使用 Roam Research 的朋友似乎有话要说?
@玉树芝兰:有人告诉你Roam Research很贵,于是你可能早就在心里对它画了个叉。但不是这样的。如果你注册过了 Beta 版本,那么已创建的 Graph 可以一直免费用下去,功能上在目前没有任何限制;如果已经和 Beta 版失之交臂,也不必每个月花 15 美金,你可以从我的视频《用 Roam Research 到底需要花多少钱?》中了解一下资助申请办法,甚至有可能全免费使用~
@FKY:我向学生朋友推荐 Roam Research,只要你喜欢用文字记录学习生活,这就是你绝对不能错过的一类笔记工具。除了 RR 外,其他工具也可以现在入场,虽然现在依然算是网状笔记的新兴期,但是其基本结构语法已经形成,日常使用中基本可以不用 90% 的仍存在争议的语法。
@idelem: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一下迁移(跑路)成本。
关于其他工具
@idelem:我推荐的 Trilium 和 TiddlyWiki 都是开源免费软件,老少咸宜,数据格式分别是 sqlite 和 html,都受到广泛支持,其中 TiddlyWiki 的社群至今已活跃了 16 年之久,可见其生命力。只是它们缺乏中文资源,也各有不足之处。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尝试一下,看看是否适合自己。
@FKY:不急着使用的朋友也可以蹲一蹲 Athens Research 。它是一个正在开发中的开源的(不只是免费)网状结构笔记工具,从使用体验上可能会最接近 Roam,包括基于 Web、可以递归的双向链接、Tags、Block、TODO、Sidebar 等等。
@思考问题的熊:再推荐一下 RemNote。
🤖️ :再回到标题,网状笔记结构工具只是一阵风吗?在采访各位作者时,本 bot 没有特意提出这个问题,但通过各位作者的分享,相信大家可以提炼出自己的答案。
另外,这篇圆桌文章中邀请到的 Matrix 作者,对于不同的工具都有非常优质的产出,欢迎大家跳转查看:
玉树芝兰
吕立青:从卡片链接到大脑联想,基于 Obsidian 的卡片盒笔记法实践
宽治:Roam Research Report ——理念与功能
FKY:在 Roam Research 全面收费之际,我有这些话想说
@idelem:Trilium:超高自由度的个人知识库 基础篇、进阶篇、高级篇
@少楠:用 Notion 实践 P.A.R.A 理论,重塑你的第二大脑
@思考问题的熊:印象笔记入门进阶与避坑指南
另外,如果你对这种笔记方法感兴趣,也可以阅读社区中的优秀产出:How to take smart notes,方法及工具
对于网状结构笔记工具,你还有什么问题和想法,欢迎在评论区进行分享~关于 Matrix 圆桌,你有什么想看各位作者讨论的内容,也欢迎踊跃发言~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找到数字时代更好的生活方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sspai官方店铺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