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 周报 019|赔钱播客、PPT 外挂与 Android Cultist
2020-08-11 18:05:39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426 收藏

Matrix 周报 019|赔钱播客、PPT 外挂与 Android Cultist

新的一派话题「你家里最老的电子产品是什么?」正在火热讨论中,想聊聊的朋友可以赶紧前去参与~

本周文章热榜

🏅️《大公司生存技能:纸质笔记本上的会议记录管理方案》

如果要统计职场上各种事件的用时,各式各样的会议必然会名列前茅。无论是公司内部的培训会议、团队会议,还是对外与客户、供应商的会议,甚至是与监管、政府部门的会议,都是工作当中的重要一环。除了在会议中的灵活应对,如果做好会议笔记、利用好会议笔记,将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不少的便利。在本文中,我就来分享一下我自己做会议笔记的经验和方法。

阅读全文>

编辑荐语:本文介绍了一种适用于职场的会议记录方法。作者从记录介质、记录语言、笔记体系等角度分享了自己在外企的职场中摸索出的心得,同时也强调了整理的重要性。如果你在职场中正面临会议记录方面的苦恼,或者希望提高会议记录的效率,也许本文可以给你提供灵感。

🥈《做播客连续亏损 5 年,每聊一句话就赔 5 块钱》

反正图也撤回不了,财务数据也已经公开了,那就索性彻底一点儿,今天花点儿时间来聊聊我们这档播客从 2015 年 10 月以来的所有开销吧~ 其实早在 Anyway.FM 建台第一天的时候,「赚奶粉钱」就写进了我们的副标题里,然而事到如今,我女儿都已经不喝奶粉了我台依然还有巨额赤字……

阅读全文>

编辑荐语:Anyway.FM 是一档颇有名气的设计类播客栏目。然而,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透露了自己创办 5 年仍未盈利的事实。本文主要聊了 Anyway.FM 开支的主要来源,以及「每聊一句话就亏 5 块钱」背后所踩过的坑。如果你曾经了解并喜欢过 Anyway.FM,不妨通过本文来感受一下这档播客背后的故事。

🥉《不支持 LaTeX 也能插入数学公式,这个小插件帮你实现「徒手渲染」》

因此很多常见的平台都尚未支持 LaTeX 数学公式的渲染,GitHub 就是其中一员——作为可能是世界上最大、最受欢迎的代码开源平台,GitHub 是很多研究人员开源自己学术成果的首选。如果我们想要在 GitHub 的 README 等 Markdown 文件里面撰写数学公式,就必须寻找别的办法。

非常幸运的是:GitHub 允许我们在 Markdown 里面直接插入 SVG 图片(以及 HTML)。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先将手上的 LaTeX 数学公式渲染成 SVG,再手动将原来的数学公式替换成 SVG 图片,达成「徒手渲染 LaTeX 公式」的成就。💪

阅读全文>

编辑荐语:正如标题所说,本文介绍了一种能够在不支持 LaTeX 公式渲染的平台中插入公式的方法:转换成 SVG 图片,同时也是作者编写的一款 VS Code 插件。文章介绍了插件的安装使用方法,以及云端和本地两种渲染方法的工作原理。希望本文可以给平时经常使用 LaTeX 公式的你带来一些帮助。

✨《快捷键太多按不过来?用键鼠给你的 PowerPoint 配置上「物理外挂」》

所谓的「物理外挂」其实是通过鼠标和键盘上的「自定义按键键」,来实现对应PPT快捷键的配置,达到减少鼠标长距离移动和多个组合按键的麻烦操作,来减少制作思路的暂停,从而提高制作PPT的效率。

那么我们所需要的选购的就是可以自定义按键的鼠标和键盘设备,并且是拥有越多的按键越好。我在用的这组装备是:罗技 M720 鼠标(219元入手)和罗技 K780 键盘(329元入手)。分别可以自定义6个按键和4个按键。

阅读全文>

编辑荐语:对于提高 PPT 制作的效率,本文提供了一种非常有趣的方法:购买具备足够多物理按键的键盘和鼠标,然后将按键映射为常用的快捷操作。作者从装备选择开始,到鼠标、键盘各自的快捷键设置,全方位介绍了自己使用的这一「物理外挂」。对于日常生活中需要频繁制作 PPT 的你,本文也可以成为一个巧妙的思路。

社区访谈

Matrix 已聚集了一批优秀的分享者,你可能经常看他们分享数字生活的心得或体验,但可能并不熟悉他们。为了进一步拉近大家的距离,我们策划了这个板块,邀请 Matrix 内活跃的分享者,讲讲他们关于数字生活的故事。

介绍你自己和所做的工作?

大家好我是武登钧,行走的骚话生产机,坚定的 Android 用户,一名就读于徽京(也就是南京)某大学的大学生。专业属于管理学,是一个专注于成为公务员的专业,尽管看似文科但是和文史没有半点交集,准备在之后转换赛道,在我个人有热情的创造领域。

你目前正在使用的 Android 设备是什么,以及生活中是如何使用它的,可以分享一下吗?

目前正在使用的是一加七 Pro,是在半年前闲鱼入的二手。我对他的定位偏向于视听影音移动中心。

一加系列的旗舰机向来舍得堆料,所以在影音娱乐方面相当惬意。2K + 90Hz 的屏幕拿来看 Netflix 和 Youtube 上的优质影视资源才是真正物尽其用,B 站码率偏低但也能凑合。为此我甚至放弃了解锁,因为解锁会丢 DRM,导致 Netflix 的分辨率暴降至 360P,当然要是官方新建文件夹的速度足够快解决了这个问题,我还是会愿意解锁投入无尽的折腾中去的。90Hz 的屏幕拿来看小说漫画也相当不错,我的 Pixel C 尽管是 2K 分辨率的 LCD 屏,PPI 和屏幕尺寸都优于我现在的一加七 Pro,90hz 的丝滑还是难以割舍,Pixel C 也就沦为了游戏机。

在工作/学习之余最喜欢做什么样的事

折腾

作为少数派的 Android 用户,折腾几乎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新的软件,新的内核,新的 Rom,只要有机会就一定会装上看看试试。折腾的迷人之处在于其新鲜感与害怕翻车的紧张感二者之叠加,在你按下电源键开机之前,你永远不知道眼前的开机动画会持续半分钟还是半天,成功开机后刷入的新内核或是新系统带来的愉悦是独一无二的。当然随着年岁增长,折腾的精力和动力会回落到正常水平,过去的一天一刷机,一周一重设的日子不太可能有了,现在也不会如同以前那般鲁莽地做出头鸟尝试刚刚编译出来的系统了,会更加谨慎地评估风险,做好备份。正如那句老话「老司机都是翻车翻出来的」。

电子游戏

不少人尊称电子游戏为「第九艺术」我觉得不无道理。电子游戏有着以往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介质的优点同时还有可交互性这个难以匹敌的特质,游玩一款制作精良的电子游戏所能体会到的感官刺激与心灵荡涤远超阅读一本书籍观看一场电影。比如打通三周目的《极乐迪斯科》,其写意的表达性绘画方式,杂揉了深刻社会学、哲学、政治学、宗教学的游戏文本与符合游戏设定的颓废复古迪斯科音乐,让我同时了解了这几个领域。要知道,以往我是从未完整阅读过一本哲学著作的。

相比于千篇一律流水线味浓厚的大厂游戏我更偏好简陋中透着巧思的独立游戏。不为市场和上层决策所迫的制作往往更能体现制作者的本来意图与想法。最近很沉迷《Urtuk:The Desolation》,成功让我这个平时更爱怒搓手柄杀穿地图的蛮子体会到了智力驱动游戏的乐趣,喜欢战棋和克苏鲁风的朋友不妨一试。

桌游

桌游和电子游戏对我来说是一枚美妙硬币的两面。我在学校加入的唯一一个社团就是桌游协会,每周六晚上就是我和小伙伴在学校咖啡厅享受纯粹快乐的时间。我投入精力最多的桌大概是 D&D 跑团,一种平时只在生活大爆炸和老友记中出现的 Old School TRPG,简单解释就是一群人一本正经地玩过家家(利用想象补全几乎一切要素),只是背后有着一套相当完整的规则,涵盖了从战斗到判定一件事能不能做成。

除去劳心劳神但成就感强的跑团之外我还会玩很多狭义上的桌游。卡坦岛可可颂这类毛线桌游(规则简单节奏快的桌游)就不用提了,我也经常带小伙伴入坑规则复杂的桌游(当然不包括狼人杀和阿瓦隆)。前几天刚玩了好几次《茂林源记》,我爱上了这种多人不对称竞技游戏,小伙伴之间为了获得胜利而使出的各种合纵连横阴谋阳谋是除了游戏精心设计的机制之外的最大乐趣。三国杀的国战十分适合体验乱世中隐忍至一击制敌或大张旗鼓与队友里应外合全歼敌军的快乐,有着相当的策略深度。

桌游吸引人的地方我觉得有两点:一是大家可以放下电子设备面对面坐在一起好几个小时沉浸地聊天扯淡,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从未如此近过。二是毛主席曾说的「与人斗其乐无穷」,人与人之间在玩桌游时的博弈带来的乐趣是任何 AI 都无法实现的。

素材积累

作为一个 DM,时常要自己编写剧情,创造人物,这对于知识面有很高的要求。根据个人喜好,以及过去玩过的《黑暗之魂》和《血源诅咒》这两个系列的游戏,我决定效仿宫崎英高,从世界各地的传统神话、宗教文化和历史中取经,目的是以一种文化学的视角将其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以便于未来编写出有厚重感和深度的设定(其实和电子游戏设定也无太大区别了)。最近在看的是炼金术的一些符号,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说有愚昧之处,但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说属实有趣。

聊一聊自己爱读的书/爱听的音乐/爱看的电影

:主要是小说爱手艺(洛夫克拉夫特)的合集买了实体版翻看了无数遍(可惜放在学校),kindle 上也有电子版,不时会寻找灵感,感受克苏鲁的精髓-宇宙恐怖主义,而非一些小鬼的胡言乱语。《天使的呢喃》,cult 味很浓的恐怖小说,融合了生物、科幻、宗教的佳作,和《血源诅咒》也有其妙的联系。

电影:《湮灭》。《湮灭》改编自《遗落的南境》,我个人认为是近年来最出彩的新怪谈作品。当时我还担心有些偏克苏鲁的场景该会如何表现出韵味,导演通过调色成功展现出了那种「光亮的荒诞感」。看这种片就是要逐渐感受逻辑和理性本身被否定被消解的过程。

平时会使用哦那个哪些其他的硬件/软件/应用

LG Gram 2018 + iPad Pro 9.7

LG Gram 这款轻薄本我大体上还是满意的,考虑到我很少玩 3A 大作,就算要过瘾也是到网吧用台式机,轻薄和长续航是我带他三天出门不充电的依仗。硬要挑刺的话,我觉得铝镁合金的材质看上去不够高级,迎光有种塑料的廉价感。Windows 上想给大家推荐 Wgestures 和 Capslock+。Wgestures 光是默认的手势设置就足够好用,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厌倦了记忆繁琐的快捷键,鼠标手势快捷键也许能带给你新的交互体验。

iPad Pro 9.7 :我的主力学习设备。手写笔记我会用 Goodnotes,课件和汇总好的笔记我会用 Marginnote 进行期末复习,看论文则会用 PDFExpert。之前在我派评论区看到有老哥写了个快捷指令可以将 zotero 云端的论文拉取到 PDFExpext 进行标注,并在标注完成后在其他平台(对于我来说就是 Windows)查看标注,科研力 Max。

平时会从哪些途径获取效率方面的技巧

我对于信息获取的态度比较佛系,不会执着于抢先获取信息,只要获取的信息是正确的就好。尤其是科技方面,一件事出来两三天各家大同小异的报道就满天飞了,对及时性要求不是那么高的话已经足够满足,就像在幽深邃暗的山洞,无论再深都迟早能听到外界传进来的声音。需要强调的是我会更倾向于一手信息,而非夹带私货和水平还不如机翻的二手「转译」信息。

目前主要有这么几个:

  1. The Verge。科技界原创内容必看,养活了国内不知多少家媒体。
  2. Reddit:像故事里的酒馆,能听到很多江湖秘闻,也是常有大佬亲自下场和其他社区人员交流。
  3. Twitter:窥探大佬灵感的绝佳之所。
  4. 少数派:不用多说了,原创内容不容易。

全民健身日到了,关于健身有什么好东西想推荐给大家吗

健身是件好事,不过我想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遵循客观规律循序渐进,不要急躁冒进急于求成。

我给大家推荐护腕。经常出现的奇怪情况就是前臂力量的增长速度根本上胸肌等部位的增长速度,导致出现「胸觉得能行但手腕觉得不行」的情况。这种情况不带护腕很有可能导致腕部损伤(惨痛教训),所以请勿逞能,乖乖做好防护。

🤖️:如果你有任何想要询问我们的作者和少数派编辑部,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 想申请少数派作者?还不快 冲!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Matrix机器人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62035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