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注:本文是「我和我的音乐设备」入围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少数派对标题和排版略作调整。
想了解如何参与本次征文,赢取各种丰厚奖品,你可以 点此查看 活动规则和奖品清单。
1999 年,我上五年级。
我的父母并非是那种音乐发烧友,或许他们从未在我的面前表现出他们对音乐的喜欢,毕竟在我模糊的记忆中,家中还有那种老式的双卡收录机,以及一排邓丽君或者张蔷的磁带,似乎证明了父母他们曾经的喜爱。
磁带是我最初接触的可以记录声音的玩意,五年级开始学校开了英语课,开始发放英语课程需要听的磁带,家中落灰已久的双卡收录机终于派上了用场,第一次从这个「大喇叭」中听到人说话,给 10 岁的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原来声音可以听过这种方式发出来。
很快我的装备就升了级,爷爷不知道什么时候从供销商店买了一台只能「手动换面」爱华卡带 Walkman,配上在路边小店买的耳机,我学习英语时可以不用影响家人的休息了。比起双卡的收录机,只有作业本一半大小的 Walkman 只需要两节 5 号电池就可以播放,最重要的是还可以调节声音效果,当然在那时候只知道听英语学习磁带的我,并不知道 Walkman 其实还有更多的玩法。
升上初中后,我无意中在杂货柜上发现了一盒卡带,上面的歌手组合名字很奇怪,叫做「无印良品」,专辑上写着《想见你》——或许是歌曲?懵懂的我将他塞进了爱华 Walkman 中,从此一个新的世界打开了。
我依旧忘不了那时候第一次和流行音乐触电的感觉,比起现在我身边一大堆的数字高保真的设备,磁带发出的声音粗糙、模糊但却很温暖,但给当时的我震撼却是最大的。父亲后来从柜子中还拿出了家里亲戚从日本带过来的一个更薄的卡带机:Sony Walkman,上面密密麻麻好多功能按键,比爷爷买的那个爱华 Walkman 还要薄,并且使用的是口香糖电池——后来的我查资料才知道,这就是 1994 年索尼在日本发售的卡带 Walkman 单放机:WM-EX555。
这或许是在我接触的音频设备中,唯一一个让我感到吃惊的设备了,吃惊的原因并非是音质有多好,而是其超越时代的功能:比如说它带有 AMS 技术,可以寻歌,类似于数码时代的选曲播放;支持自动翻面,这样磁带就不用手动打开舱门换面了;DBB 的低音技术,虽然比不上后来出现的 MegaBass,但从听觉上更像是 ClearBass,带着重低音但不会糊成一片;内置 Dolby B NR 降噪技术,尤其是听一些欧美打口带,声音质量可以完全不逊于 CD ——而且除了支持口香糖电池之外,还可以通过外挂电池盒增加续航(可以放一颗五号电池),并且有专属的线控,这样把线控别到衣服上,在路上就不用从口袋中掏出 Walkman 切歌了。
所以在 2003 年之前,我听歌的设备都是这台索尼 Walkman,我也因此开始买起了卡带,从无印良品,再到后来席卷全国的周杰伦,一张张卡带伴随着我进入高中时代。
2003 年,我上高中了。
高中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每天中午电台放着「中国歌曲排行榜」、电视上有「百事音乐风云榜」,家中的还办了宽带,我有了更多接触不同音乐的渠道和方式了。
一天和家中的大人去量贩式超市买日用百货,路过音像区时发现了 CD 试听机,我鬼使神差的走到一台机器前拿起了耳机,那时候耳机里面传来的是:
咖啡真苦,蜜糖好甜,我从来不拒绝 ,所有滋味
这是我听的第一张大陆流行音乐,这首歌叫《傻子才悲伤》,是朴树的《生如夏花》的专辑的第一首歌。而《生如夏花》则成为我购买的第一张 CD 唱片。
CD 唱片的好处真的很多,通过电脑可以将其转成 MP3 音乐文件、这样我就可以将音乐保存到电脑听歌了,家中的双卡录放机也被淘汰升级成三洋迷你组合音响。想听歌的时候,CD 放进去就可以直接播放。当然最重要的是,比起磁带,CD 音质要好太多了!
高中三年学业紧张,我可以空闲下来听歌时间寥寥无几,就只剩下坐在电脑前或者中午吃饭间隙休息的时候,但这三年对我来说却是一种音乐上的启蒙,我发现达达乐队、许巍、朴树、叶蓓这些在我周围同学来说并不流行的音乐人,我开始在网上关注他们,而购买这些「独立音乐」 则成了我之后人生中的一大爱好。
2006 年,我进入大学。
和现在准大学生的新生入学需要「三大件」一样,十几年前的上大学同样也有这样的说法。那时候大部分周遭的同学的三大件是:笔记本电脑、手机和 MP3。但对家境一般的我而言,笔记本电脑这种东西是不曾奢望的,家中唯一可以支持的就可能是手机了。
那时候手机中可选择范围还挺多,样式也没现在手机那样的单调——毕竟那时候手机都需要有按键键盘,大多数也就多媒体娱乐,主要是短信电话为主,也没现在社会那么需要智能手机。
作为上大学的礼物,家里可以允许我购买一部手机,当然价格上最好在千元以内,考虑到我要经常通勤(我在本地上大学,周末可以回家休息),通勤路上坐公交车有音乐听听就再好不过了,所以就选择了那时候很流行的音乐手机。
在那个时代,能入我的「法眼」的似乎就仅剩下索尼爱立信的 Walkman 系列手机了——那时候的我天真的认为,既然是有索尼名号的 Walkman 手机,起码听歌应该不差吧?虽然索尼爱立信采用了自己的专属接口,但接口可以连接一个耳机线控,线控上面是 3.5mm 耳机接口,这样我就可以直接使用自己之前买的耳机了!
考虑再三之后我选择了那时候索尼爱立信出的 walkman 系列手机中最廉价的一款:W200,要是用手机的性能参数角度来看可以用寒酸形容:摄像头只有130万像素,屏幕还不是那时候主流的 TFT 屏幕,颗粒感极重,我唯一看中的可能就是可以购买 M2 内存卡进行存储扩展,然后连接线控听歌了。而为了可以在公车上略微安静的听歌,我还特意买了我的第一副入耳式的耳机:MDR-EX55SL,之所以选择他一方面是那时候我开始听朋克、金属、英式这样的摇滚音乐,需要重低音增强一些,当然还因为它是一款短线耳机,这样连接线控耳机线长短正好合适!
就像很多开始「烧」音频设备的的朋友一样,初期大家都不可能到位,也可能会交学费,一些看上去完美无缺的想法在现实面前就被啪啪打脸:用 W200 听歌后来发现确实是个大坑:索尼爱立信的专属接口时常接触不良,所以在坐车的时候会突然断开、传输音乐的专属软件传歌速度很慢,并且在切换下一首歌曲的时候还有刺耳的噪声,Walkman 手机真的可能就只剩下所谓的品牌效应了吧?
一年之后我就彻底放弃用手机听歌,手机也换成了我的第一部智能手机:诺基亚 N72。并且很快我就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倒腾起了音频设备,开始了我的音频设备「发烧」之旅。
所以,我是从大学开始玩发烧器材的。
和那些堪称大佬的「发烧友」相比,我自己将我玩的称之为「随身发烧」,随着大学课余时间开始增加,我听的歌开始越来越多。拜豆瓣所赐,我的涉猎音乐类型开始变多了,在那个还没有流媒体音乐的时代,买 CD 成为我获取音乐最简单的渠道。
当然在十几年前,版权意识还很单薄,所以比起买 CD,遇到喜欢的专辑选择电驴下载是那时候很多人的选择。不过那时候的我可能想的更为纯粹—— 无论是电脑还是 MP3 保存音乐都有可能会丢失,而 CD 可以说是永恒的,只要这种介质还在,那么你可以在未来任何时间听到,并且 CD 是一种实体,他让听音乐更有仪式感。
而那个时间也正好也是 CD 唱片价格很低的时候,花上十几块钱就可以买上一张我喜欢的音乐人的专辑,随着 CD 的增多,我开始考虑在通勤的路上也可以听 CD,这样每周去学校的时候在包里放上两张 CD,一周的精神食粮就这样准备完毕。
我需要一台 CD Walkman!
显然,全新的 CD Walkman 实在买不起,我将目光转向了二手 CD Walkman,当然品牌上肯定还是最容易找到配件的索尼 CD Walkman,恰好某电论坛的二手板块有人以 300 块钱的价格出售一台中古品,恰好也是我喜欢的超薄 CD Walkman,就毫不犹豫拿下了。
这款 CD Walkman 就是至今依旧在我手上服役的 D- EJ985,看中他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一方面是比起后续的「NE」系列,耳机口推力大,后续搭配一些低灵敏度的耳机,不接耳放也可以「推得动」;还有就是使用条电(口香糖电池)之外还可以通过外挂电池盒用五号电池,这样续航时间在学校至少一周都可以不用充电;支持线性输出,可以接有源音箱,也基本上符合我当时的听歌需求了~
另外考虑到要背到身上听歌用,我后来还特意购置了 CD Walkman 的线控,这样想要换歌的时候就不用把机器拿出来,直接用这个棒状的线控操作即可~也正是因为有了线控,我紧接着买了我的第二幅耳机:MDR-EX85SL。
或许发烧开始逐步上道的缘故,即便是现在这幅耳机我依旧在用,MDR-EX85SL 是一个没有什么味道的耳塞,经典的斜入耳设计,当时最大的 10 MM 动圈单元,以及如同宣传一般的「监听」素质。而 D- EJ985 也同很多烧友评价的那样,它不像之后 NE 系列机型那样声音偏暖,而是一款声音较冷的机器,如果你恰好搭配了一个偏监听的耳机,那么你听到的是丰满的音乐密度以及更为逼真的声场定位。
而也正是这个阶段,我因为参加某厂牌活动获得了人生中第一副头戴式耳机:拜亚动力 DT235。比起森海塞尔、铁三角的耳机,DT235 的外观实在太过低调,甚至丑的有些无法出街,但也让我感受到了头戴式耳机的优点:更好的隔绝外界噪音,具有入耳式或者耳塞式无法比的声场。但对于那时候还在主烧随身设备的我而言,却是极难驾驭的,首先灵敏度较低以至于需要接一个耳机放大器才能出好声音,其次就是其虽然非常适合听古典音乐,但人声部分凹陷,那时的我对古典音乐尚不感冒,所以听音乐的类型很受限,让我觉得并不好听,最终只能选择在大学毕业后将其送给我的表弟了。
我是很晚才开始拥有自己的第一台 MP3 的。
虽然 CD Walkman 音质极佳,但携带起来可并不方便,每次出门都要背个包用来装机器,而 MP3 播放器体积小巧,一个口袋就可以塞下;存储容量都至少 2GB 以上,这样我完全可以将 CD 压制成 MP3/AAC 这样音乐文件,这样我就在里面存上多张专辑,这样往返学校,每周听的歌就可以不重样了。
选择索尼的MP3 还是选择 iPod?虽说那时候市面上有很多其他品牌的 MP3 可选,但在当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买 MP3 要花上千把元也不现实,所以就只剩下 iPod Shuffle 和索尼的 MP3 在千元以内可选,最后我选择的是带有单色小屏幕的索尼 MP3:NWD-E025F。
如果了解索尼音频设备命名的朋友应该明白,E 型号就是廉价经济型机型,而 A 、S 等算是中高端型号,大多都是带彩色屏幕的 MP4 播放器。当然选择 E025F 除了廉价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它可以直插 USB,拷贝音乐充电等都不需要数据线转接,再者他的体积非常小巧便携,只比一包箭牌口香糖大一点儿,并且操作方式延续了 CD Walkman 的线控操作,换言之因为操作按键只有三个,在裤子口袋可以不拿出来进行非常酷的「盲操」。
当然就功能来说 E025F 也并不差,如果不计较的话倒是可以认为是高端 Walkman MP4 的「阉割版」,因为是推一些耳塞而非耳机,耳机口「推力」就不需要太大,对应的 S级放大功能都可以不要,所以保留下来的一个是 EQ 调节,另外就是清晰立体声和清晰重低音这两个最能体现索尼特点的音频技术。这样想要的音效就都有了;而音乐文件支持上,虽然容量不大(2GB)但支持三个最重要的音频格式:WAV、MP3 以及 AAC/M4A,也覆盖了我当时能接触到的最佳有损音频格式了。
AAC 这种现在最佳有损音频压缩格式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接触,一方面是 CD 压制的时候可以直接通过 iTunes 进行转录,省去了用其他第三方软件进行配置的麻烦(iTunes 我最常用的并非是他的音乐库管理,而是 CD 转录),当然就音质上而言,同码率下也确实比 MP3 在呈现音乐细节上更丰富,当然这也是潮流所趋,毕竟他最后成为一种事实标准——无论是索尼,还是 iPod,都支持这种音频格式。
时间很快到了大学毕业。工作之后,我终于可以自己赚钱买自己想要的数码玩意儿了——天天被「打架坛」种草的动铁耳机也进入到我的视野。动铁耳机有着宇动圈耳机不同的发音单元,可以做的极小,通过不同的搭配不同频段的发声单元来实现身临其境的音乐感受,易携带并且可以阻隔噪音也非常适合我这种需要进一步「发烧」的玩家,但比起动圈耳塞 300-500的售价,动铁耳机即便是单个单元的产品都是近 1000+ 的价格,所以也只能在收入跟得上的情况下考虑。
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南京的一家数码发烧店正在大面积清货一款名为「SleekAudio Sa6」的动铁耳机,价格竟然仅 800 元,并且采用的双单元动铁,我几乎想都没想就迅速将其拿下,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双单元动铁在当时造假可能性很低,加上双单元素质不太可能差到哪里,果断拿下绝对没错。
就这样的一次「冲动消费」,我拥有了人生的第一部动铁耳机。
也正是这样的「精明」让我第一次感受到捡便宜的快感:SleekAudio Sa6 在烧友界被称作是「积木耳机」,他的很多零部件都可以进行更换——耳机可以换线、并且随机附带了三幅耳机导管和三幅滤波器,通过自由组合搭配可以针对高低音等进行调整,从而定制出自己想要的声音效果。
不过比起之前用的索尼耳机,SleekAudio Sa6 果然是以典型的「美国制造」——做工粗糙甚至还有毛刺,拿到手上就像是一山寨作坊的耳机,只不过忽略掉做工聆听声音还是觉得值这个价格的:双单元的动铁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并且有着和动圈耳塞完全不一样的风味,你可以听到更为丰富的音乐细节,甚至会觉得原本那些曾经熟悉的音乐突然都和之前完全不一样了。当然因为更加小巧的体积可以完全塞入外耳道,隔绝噪音的效果比动圈耳塞要更好,因此他成为我那时候公车出行的「必备单品」。
随着工作越发进入状态,更好的机会出现,收入见长的我终于告别的之前的「囊中羞涩」,也终于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追求一些自己梦寐以求的数码产品了,而增添音乐设备当然是首当其中的。
在这个时候的我也受到了所谓「发烧圈」的影响,随身音频设备开始「砖头化」,讲究专业、监听、高保真,因此那时候最流行的竟然是线性录音机当随身播放器,打架坛里那时候最流行的是用索尼的专业线性录音机 PCM-D50 来做播放器,然后搭配随身耳放等设备作为随身播放系统,常常被我们戏称称作是出街非要带着 「C4 炸弹」。
线性录音机的播放音频的素质当然不会差,元器件和回放电路也进行了重新设计,加上不使用锂电池,用五号电池就能驱动,单色的液晶屏操作,让我一下子就想起了机械感十足的 CD walkman 时代,D50 实在太贵了,我最后选择了体积更小巧的 M10。
PCM-M10 可以认为是索尼针对消费群体对音频播放需求的一次响应,相比 D50 去掉了可调节麦克风,一些收音功能也被去除,同时体积也大大缩小,比起 D50 这样的标准「砖头」,M10大概体积就顶多就「小半块砖头」。所以出街携带起来还是很不错的。
因为主要是用于听歌,所以 M10 我使用最多的功能就是播放功能,M10 支持 TF 卡,因此我当时花巨资买了一张 8GB 的存储卡用来音频存储,存储容量增大也就可以尝试在随身设备上听无损音乐了:M10 支持 WAV 、MP3 以及 AAC / m4a。当然我更喜欢的其实是 M10 的操作方式,单色的液晶屏,所有的播放功能都对应机械按键,让人感觉皮实可靠,也正是几乎没有太多的高级电路,所以依靠两节五号电池就可以播放至少 20个小时。相比其他的播放器还多了一个线性输出口,可扩展性也就大大提高了。
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声音,放在今天来看 M10 的声音我只能用「干净」或者「冷」来形容,因为他没有内容太多高级的音效技术,所以其音频输出这这部分完全仰赖电路设计,显得声音晦涩不够好听。专业播放器有「音染」所以也好听一些,这也给我很多扩展的空间——专业的前端有了,试试搭配一些耳机或者耳放?
耳放,我也确实进行了短暂尝试,但因为玩的都是高灵敏度易推动的耳塞,耳放这个「放大」对音质改善不大,倒是那些曾经因为贫穷而不曾奢望的耳塞进入了我的视野。
听歌已经不仅仅只听摇滚的我,也开始接触民谣、世界音乐以及独立音乐;听歌也不再是短暂匆忙的通勤路上,不再仅仅只是入耳式耳机,我想在安静的办公室或者家中都可以听歌,我首先下单的竟然是一个最普通的平头塞:AKG K314P。
玩耳机有时候往往不喜欢「追新」而喜欢「怀旧」,K314P 可能是我的一个执念:这是我听过的用来听流行人声最好,或者是最干净的塞子了,歌声就如同水晶一般浸入耳朵,而在 2009 年我曾经梦想拥有的耳塞,到了 2014 年的终于可以拥有。
而同样被认为在当年是奢侈品的是 B&O EarSet3i,早在上大学的时候就被认为是烧友圈中的经典款,耳塞均价 300 块的时候价格就已经是千元以上,出众的工业设计以及金属机械质感的外观着实很吸引眼球。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声音:B&O EarSet3i 被认为是耳塞中最适合听古典音乐的,原因就是极为出众声场,声场开阔,细节丰富并且解析度高。而已经接触更多类型音乐的我,也是在这个时间完成了圆梦。
而我的「出街耳机」 SleekAudio Sa6 也随着设备的升级开始不再能满足我的需求了,在一次耳机单元接口断线之后,我下定决心升级一次,从性价比佩戴等角度最终选择了威士顿的双单元动铁 W2。
烧友圈动铁耳机品牌选择上,单单元的首选当然是 ER4P、而多个单元选择上,最贵并且佩戴也舒适的是舒尔、佩戴不太舒服的是 UE,所以我选择了口碑还不错的威士顿,价格便宜,声音偏暖,当然还有舒适的佩戴。
绕耳式的佩戴减轻了听诊器效应,同时可以进一步的用外耳廓来固定耳机,标准的导管也可以选配不同的耳套,如果是希望解析度高、音乐细节丰富可以选择三节套;如果是希望隔音好低音足则选择 C 套,再加上更具有弹性的双绞线,即便是简单的拉扯也不容易坏,作为出门耳机实在再合适不过了。而在那个时候,我认为我的音频发烧之路也就「到顶了」:想要的都已经圆梦,是时候退烧回归音乐本身了。
比起那些因为玩「穷三代」而被迫退烧的玩家,我的退烧其实是圆梦之后的自发行为,在物质上获得极大满足之后,我希望在音乐上更多的成长,想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所以我开始了随身设备的退烧之旅。
随着高音质随身音频设备的出现,那个追求所谓的高保真时代也很快翻篇,用 M10 听歌看上去也变得愚蠢无比:难道听音乐不就是为了取悦自己的耳朵么?那么追求所谓的「监听声」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还是回归「随身听」这样的播放设备吧。
时间到了 2015年,在一次密集的网络促销的轰炸之下,我鬼使神差的拿下了当时最新的索尼 A系列随身播放器:NW-A25,购买的原因很简单:真的很便宜,只要 600 块钱。这一次冲动消费至今我依旧认为是最为明智的消费行为:首先 A系列播放器向来都是索尼随身音频中的旗舰或者次旗舰,内置了大部分的最新索尼音频技术,例如 DSEE HX 和 CLEAR AUDIO+ 醇音模式,当然还有一点就是存储空间,最高可以支持到 128GB TF 卡。而格式上加入了对高码率的 FLAC 以及 Apple Lossless 支持,想想看这才是听高音质音乐的正常操作嘛。
比起 M10 ,A25 真的小巧太多了,虽然回归到每周都要充电,还必须使用索尼的专用数据线链接,但确实比不过他的其他优点:体积小巧到衬衣口袋就可以放下,携带很方便。功能上除了听歌之外,还可以听 FM 广播或者播客节目(需要用软件同步),当然也可以连接蓝牙音频设备,支持索尼当时刚推出的高码流 LDAC 协议,高音质+更多的玩法,实在太适合我这种喜欢专门用随身音频设备听东西的人的需求了。
而以这台设备衍生我也开始了随身退烧之旅,而耳机上,出街耳机完成最后一次升级,从原本的 W2 升级到了五单元的动铁:W50。单元多对应的将是强大的解析以及更丰富的声音密度,最重要的是这次可以自行购买线材换线了——因为W50 的耳机单元采用了标准的 MMCX 接口,可以支持选择其他品牌的耳机线材或者配件自行更换了。另外就是原先 W2购买的各种耳套也可以无缝兼容,这样省去了重新购买配件的麻烦。
之后为了方便在骑车的时候佩戴听歌,我另外还购买了索尼的 MUC-M2BT1:无线音频接收器,这玩意的优点就是只要耳机单元采用的是 MMCX 接口都可以兼容,简单的组装之后就变成了一副颈挂式蓝牙耳机了,并且还支持索尼的 LDAC 高品质无线音乐传输协议,可谓是无线听歌+高品质音乐聆听两不误。
当然有时候用传统线材反而音质更稳定一些,当然这也是购买可换线耳机的目的之所在:原厂的线材素质大多很一般,更换不同品质的耳机线材可以有效的改善聆听体验,很快我就更换成索尼的 MUC-M12SM2 线材,耳机单元插口是 MMCX,而耳机口用的是通用的 3.5 mm。搭配这款线材让 W50 实力大增,一耳朵上去的直接感受就是声音密度变大,同时声场开阔,一些现场录音听起来也更真实了。当然最重要的是很结实,作为最后的出街退烧线材基本已经到位了。
30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新的阶段在于原本不安定的心开始回归平静,听歌不再关乎线材、发烧,而是随心和品味。我不再关注最新的随身音频技术,而是想哪些是我喜欢的,能接受的,可以符合自己心境的,听歌的场景从原本公车通勤时的打发时间变成了周末在家中的室内音乐欣赏,音响进入了我的视野。
品味上的提升带来了新兴趣点:「复古永远是最新的时尚」。之前喜欢的乐队开始出版他们的黑胶唱片之后,我的兴趣点也同步转移到了这个复古的玩意中:他无关音质,而是一种聆听音乐的态度,温暖、粗糙但却带有声音的印记。
黑胶唱机开始进入我的房间,当然,即便我并不将其看作是高保真音乐设备看待,也还是在入门的黑胶唱机中选择了铁三角的AT-LP60,一方面是铁三角的唱机唱头在业界的好口碑,还有就是采用了最传统皮带转盘结构,我不喜欢在这个模拟设备中增加任何所谓的数字功能或者现代音频,黑胶唱机保持模拟音频的原汁原味,简单稳定的聆听是最好的。
我说不上黑胶唱机的那些优点缺点,但找到了享受音乐的新方式,黑胶唱机的到来,我的唱片收藏开始多元化,PK.14、New Order、Placebo 这些摇滚音乐人自不必说,马友友、巴赫、贝多芬也成为我的收藏和聆听对象,我开始享受坐在沙发上听着唱机转盘发出的古典音乐的那些时刻,来忘却生活和工作带给我的烦恼。
当然在家中想要无拘束的听歌,有源音箱当然是必备的,爱上音乐来自摇滚,那么音箱选择一个音乐电器品牌才是正经事,所以音箱的选择上选择了 Marshall Stanmore,做吉他音箱,技术下放到消费级别当然也不会差,当然还有曾经摇滚青年的情怀加持。
我喜欢的 Marshall Stanmore 复古的机械感,所有的增益按钮都需要手动调节,几乎完美的复刻的 Marshall 吉他音箱的造型,而输出上支持 RCA 模拟音频、3.5mm 线性输出、光纤和蓝牙(aptx),几乎支持我所有的音频输出前端设备。当然最终体验也是完全符合我的胃口,输出功率大之外低频结实有力,对于喜欢摇滚乐的我来说,实用和情怀均为满分。
那些多年收集的音乐曲库也被我妥善保管在群晖 NAS 上,并成为我桌面本地音乐系统的一部分,甚至我还在群晖 NAS 上串接了一个非常廉价的 USB DAC,并且通过光纤将其输出到我的 Marshall Stanmore——听音乐再也不用局限在手机、电脑或者随身设备,打开音响现在也可以随时听了。
而在原本只有有源音箱的办公室听歌,则可以用上更为灵活的办法,比如通过配件将其改造成蓝牙音箱,例如我选择的声擎 B1 这样的蓝牙转化配件,通过简单的接线就可以将传统音箱转换成支持 aptx 蓝牙传输的音箱,这样没有 3.5mm 耳机孔的手机电脑也可以使用音箱了,并且音质水平和之前有线链接其实也差不多,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省钱,毕竟与时俱进的升级并非是重新的买买买,在现有的基础上添砖加瓦才是玩音频的乐趣所在。
这或许是我 20 年玩音频的一次总结,也正如你所看见,这是一个从「穷烧」进阶的过程,但过程并不完整,毕竟他围绕的更多的是不会那么让人穷三代的「随身音频」,甚至没有那标志性的「大耳机」,毕竟这些才是「发烧」的标准。
但我也是庆幸的,也正是一路的器材陪伴,我才能有机会给各位朋友展示我的数码折腾之旅。说不上专业,但至少现在这些产品我每天都在用,甚至有些数码产品每天陪伴我的时间比手机长。毕竟经典终归还是经典,当我打开唱机时,音乐在,唱片在,那么一切都在。那些关于青春和音乐的记忆就永远不会被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