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之名,和最重要的人一起整理
2021-06-29 12:30:05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108 收藏

Matrix 首页推荐

Matrix 是少数派的写作社区,我们主张分享真实的产品体验,有实用价值的经验与思考。我们会不定期挑选 Matrix 最优质的文章,展示来自用户的最真实的体验和观点。

文章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少数派仅对标题和排版略作修改。


霍金曾说:「世界上最让人感动的,是遥远的相似性。」

这句话完美地诠释了我与整理收纳的缘分。缘分的起点在时间的长河中日益模糊,那个从小学开始便沉浸于征服物品海洋的小女孩,也在一次次整理收纳中,愈发清晰和坚定自己内心所追逐和向往的未来。整理收纳之于我,是素未谋面但用情至深的老朋友,不论快乐忧伤,不论彷徨焦虑,一旦进入整理收纳状态,我便找到了舒适的安全区,学着停下来、慢下来,去独处,去思考,做物质的减法,做精神的加法。

萌生为家人整理的想法是在五一假期前的一个午后,妈妈打电话来询问我关于家里装修的建议。我像往常一样:一边处理着手头的工作,一边听妈妈分享日常生活。忽然间,脑袋嗡地一下,如同被猛烈撞击一般闪过一个念头——也许我可以尝试着和家人一起整理!妈妈没有拒绝我的邀请,淡淡地答应着,我则在心里构想着完成整理收纳后的心动空间,期待着假期的到来。

假期如约而至,几乎 3/4 的时间用于整理收纳,每晚都累到冲完凉只想慵懒地趴在床上做一条咸鱼,但也因为是实实在在陪伴家人整理过去的时光,内心感到无比温暖与幸福。以下是在整理收纳过程中,我所体会到的部分纯粹感动和由此引发的小小思考。希望可以用最真诚的笔触,让屏幕前滑过页面的你,感受到美好与治愈。

和妹妹一起整理

比物品更重要的是物品所承载的与重要的人相处时留下的美好回忆

刚开始由于我和妹妹对物品的心动程度和判断能力有较大差距,使整理工作一度暂缓,整理氛围也持续低落。我不明白为什么妹妹还愿意留着十年前购入现在已经略显老旧的玩偶;许久不看现已积满灰尘的故事书;尘封已久、纸张发黄、字迹模糊的圣诞贺卡……妹妹觉得我太无情,怎么可以如此轻易把充满了纪念、回忆,曾经为之心动的物品丢弃?

但转念一想,如果有些东西实在没法忽视,那么不如试着与它来个正面接触于是我默默整理完自己的物品,然后坐在一旁看着妹妹整理,不光用眼睛看,而是试着去触摸她的物品,感受物品握在手心的温度。虽然只是触摸这一个小动作,但我的抵触情绪明显消除了不少,仿佛那不再是「完全搞不明白为什么让妹妹恋恋不舍的物品」,而是变成了一个个具体的个体,变成了哆啦A梦挂件、小黄鸭胸章、权志龙明信片……

毫无疑问,即使这些不是我自己的物品,但也是妹妹心爱的物件,是独立存在于这个空间的小小个体,它们和我一样,都是这个家庭的一部分。而不论关系多么亲密的家人,都应该保留并尊重对方的私人空间。因此,我试着不用评判的眼光去强制妹妹接受我的观点,尊重妹妹的私人空间,哪怕妹妹只是做了一点整理,我都及时赞扬,鼓励她继续加油。随着整理的深入,妹妹发现了越来越多有着我们共同回忆的物件:

「老姐,你快看你写给我的信,太傻了吧!」

「老姐,这条珍珠项链是我们去海边的时候买的!」

「老姐,这是我小升初时 你写给我的鼓励贺卡哦!」

「老姐,你看这是我们在韩国旅行的时候买的挂件!当时我求了好久,你才给我的呢!」

「老姐,这是你去成都旅行带给我的小玩意儿,虽然有点旧了,但我还是好喜欢,一定要留着!」

最终,妹妹整理出了一个箱子,郑重其事地拍拍箱子,用很惊喜的语气和我说:「老姐,我把你送我的并且还有心动感的礼物都放进这个箱子里,我发现你真的蛮疼我的。」我们一边整理着旧物件,一边重新回味当时收到礼物时怦然心动的感觉,慢慢明白时间往前走,但重要的人一直在身边,何其幸运!

一点干货

文件收纳:能丢弃的坚决不留,让每份文件都找到自己的家

一方面,我和妹妹同住一个房间,同样的空间,双倍的物品量;

另一方面,我们采用的「堆叠法」使文件不断向上堆积,空间被无限使用,难以意识到其真实数量,以至于渐渐忽视底部文件的存在,越是下面的文件,使用率越低;

再者,我们长期住校,难得假期回家时,更愿意做一条咸鱼,而不是耗费时间和精力去收纳。

但是,家里装修和小长假提供了充分的理由和条件,让我们下定决心好好整理收纳一番文件。

文件是什么呢?常见的有:证件、合同、说明书、会员卡、发票收据、房车房本、保险凭证、银行卡存折等。房间总是不知不觉积了各种文件,它们堆成一摞摞纸山,日复一日地堆积灰尘,风一吹就如同雪花般四散飞舞。

那么面对繁多的文件,应该怎么整理收纳呢?

我的步骤是:集中、清理、分类和收纳。

集中:把家中所有收纳场所放置的属于自己的文件集中在一起。注意:把床头柜、玄关柜、书桌抽屉、床底下的收纳箱里的文件一份不落地统统集中起来。

清理:秉持「能丢弃的坚决不留」的原则,对不符合「目前在使用」「短期内还会使用」「需要长期保存」这三项标准的文件,毫不犹豫地予以丢弃。

分类:留下的文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 待办文件:需要填写的表格、问卷,必须回复的信件,需要提交的纸质报告,计划浏览的报纸等;
  • 高频使用文件:课件讲义,读书笔记,工作事项安排表,经常翻阅的杂志等;
  • 低频使用文件:房产证、租赁合同、保险凭证等。

收纳:为不同类型的文件选择合适的收纳用品。

待办文件:用「透明塑料/磨砂A4文件收纳盒」打造待办专区

透明的箱体有利于更加直观地看到文件的形态,节约寻找物品的时间;塑料材质的盒子价格相对实惠;磨砂材质的耐脏性比塑料材质要强,且外观更有质感。

图片来自淘宝
图片来自淘宝

高频使用文件:一个「透明风琴夹」即可收纳全部

原因:此类物品数量多,且种类杂,因此如果能用翻书的状态去收纳此类文件,有利于提高使用的便捷性,透明风琴夹不仅可以满足这种需求,而且能够最直接表现文件的形态。

图片来自淘宝
图片来自淘宝

低频使用文件:一个「透明文件袋」即可收纳全部

此类文件的数量较少,需要主动取出使用的机会少,并且需要妥善保管,因此只需统统放入普通的透明文件袋即可。

图片来自淘宝
图片来自淘宝

和妈妈一起整理

尝试接触所拥有的物品并与其真诚沟通 可以找到自己生活的痕迹

从而更加了解自己 从物品上得到的正向反馈 会让你更加肯定自己

一方面是客观的时代背景,我的爸爸妈妈生于物质相对匮乏的70年代,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或多或少、或深或浅都有着「匮乏感」;另一方面是主观的意识宣传:扔东西=浪费、糟蹋东西,是可耻的行为。因此如果把还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丢弃,会让他们产生罪恶感。

就像我们小时候不喜欢听大人讲道理一样,父母们随着年岁渐长,感官功能会逐渐降低,他们的感受、反应和认知也会慢慢弱化。这时候,需要我们像对待孩子那般有耐心,少讲道理,多进行情感链接。因为通常道理的背后都隐藏着有关「对错」的评判。摆事实、讲道理、分对错的线性思维适用于工作,但不适于亲情。所以不要一上来就试图扔父母的东西,而是尝试着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待这些「囤货」,比如问问她为什么还留着泛黄的书籍,说不定会听到一段温情的故事。

场景一:无法舍弃朋友在十年前写的信件

妈妈:「没有心动感,但觉得是朋友的心意,很难舍弃。」

我:「那么可以握在手心里,感受纸张的温度,思考从前的祝福是否是你未来想要继续拥有的。如果已经拥有了,或者不再是自己的向往,那么就轻轻关上 感谢朋友的心意。」

场景二:发现朋友送的直到过期还未使用的福字挂历,感到非常愧疚

妈妈:「宝贝儿,妈妈觉得挺不好意思的,我之前都没有注意到它,挂历都过期积灰了。」

我:「我想对方的真正用意是想把福气送给你,那么ta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你现在生活得很幸福,或许就不再需要一幅实物去提醒你,所以我们现在可以把这个挂历送给有缘人。」

场景三:无意间发现了记录了3年并且从未间断的日记

妈妈:「宝贝儿,我发现自己挺厉害的诶!写了3年的日记,一天都没有落下,你妈妈还是很有毅力的!」

我:「对啊,那我们把日记都按年份排好,贴上标签,以后你可以常常翻看。」

场景四:在帮妈妈排列留下的书籍时,发现妈妈留下的大部分是和家庭教育有关的书籍,并且有些是在我读幼儿园的时候就购入的

我:「老妈,你怎么留了这么多教育书籍,看得完嘛?」

妈妈:「看得完啊,你们永远是妈妈不断学习的动力,把你们都教育好,是我最大的成就!」

一瞬间,从前妈妈和我说过的一段话仿佛穿过遥远的时空,在脑海里重现,原来妈妈从来都不是说说而已。

「我也是第一次做妈妈,没有考试,所以我也不确定自己是不是一个好妈妈。 但我会尽我全力,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妈妈!」

谢谢你,冥冥之中选中了我,我最爱最爱的妈妈!

一点干货

衣柜收纳:能挂起的坚决不叠,让每件衣服都找到自己的家

在为妈妈整理房间的过程中,最让她惊喜的是「衣柜收纳」环节。在一次次用心触摸衣服,感受衣服带给内心的真实感受后,她慢慢发现:整理的初衷不是选择「要丢弃的东西」,而是选择「想要它继续陪伴自己并且能够珍惜的物品」。

那么应该怎么展开衣橱的收纳呢?我认为可以分成以下三步:集中处理、确定弃留、设定位置

集中处理:把自己在家中所有收纳场所存放的衣服都集中在一起,无论是衣柜、抽屉、收纳箱还是阳台晾晒的干衣服都一件不落地集中起来,正在洗涤的衣服无需理会。

当我们将分散在各个角落的同类物品集中在一起,通常会震惊于物品的实际拥有量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并且有利于我们找出款式相同或相似的物品,从而更快做出「舍弃」还是「留存」的选择。

而我们将物品从封闭的空间取出,并放置在有新鲜空气流通的地方,有利于将物品从沉睡的状态中唤醒,提高我们对物品的判断力。

看到自己拥有的衣服数量后,妈妈表示非常震惊

确定弃留:将衣服一件件拿在手中,认真触摸,感受物品带给自己的感觉。如果有「怦然心动」的温暖、正向的感觉就果断留下;如果不再有留恋,那么则怀着感恩之心表达对衣服的感谢。

「怦然心动」听起来有些抽象,但它并不仅仅局限于「讨人喜欢」「感觉心跳加速」这类朴素而简单的魅力。它是简单的设计传递出来的「安心感」;功能多样的「便利性」;难以言喻的「恰好合适」,以及具有「使用价值」等,这些才是对「怦然心动」的客观评价。

某种程度上,我们和物品的关系就像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一样,并非所有衣服都是因为要被完全穿坏才来到我们身边,而和我们相遇的人也并不都会成为朋友或恋人。但正是因为有些人让我们觉得「相处起来不那么舒服」,我们才会更加体会到另外一些人的重要性,然后更想要去好好珍惜。所以,对于那些「没有心动感也不愿丢弃」的物品,要认真地思考它们真正的功能。也许就会发现其实有很多物品已经完成了使命,自己才能更坦然地面对它们,在对其表示谢意后轻松放手,这样才算整理好了我们与物品的关系。经过这样的过程留下来的物品才是我们真正喜爱且珍惜的。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会明白:整理并不是单纯的有关丢和留的话题,而是一种让自己正视与物品的关系并不断调整,直到达到舒适状态的过程。

设定位置:衣架收纳 & 折叠收纳

能挂起的衣服按照「从左到右 重量越来越小 长度越来越短 材质越来越轻薄 颜色越来越浅」的挂法:不容易被翻乱;不容易被压变形;不容易有褶皱。

帮妈妈整理衣柜后的效果图
来自于百度

不能挂起的衣服则采用折叠收纳,原则是「颜色从深到浅或从浅到深」。

帮舍友整理衣柜后的效果图

内衣采用「由内到外 颜色越来越深」;内裤采用「由内到外 颜色越来越浅」的顺序摆放:

  • 内衣的属性是金,颜色越深品质越好,那么越靠近人拿取的位置,内衣的颜色应该越鲜艳;
  • 内裤的属性是水,颜色越浅水越澄澈,那么越靠近人拿取的位置,内裤的颜色应该越素雅。
帮妈妈整理衣柜后的效果图

和爸爸一起整理

每个人的身上不可避免地都带有原生家庭的痕迹

学会坦然去接受不同的价值观 才算真正完成了整理

看到我和妈妈整理的累累战绩,激起了一直处于旁观状态的爸爸的整理热情,他心血来潮——提议一家人一起整理旧照片。

于是乎,我在爸爸妈妈房间里翻箱倒柜,最终从衣柜、书桌、床头柜等区域的犄角旮旯翻出了「平铺占地 2 平方米,厚度约 2 厘米」的旧照片。一家人盘腿围坐在照片群四周,看着眼前的庞然大物,随意拿起其中的一张照片,仿佛那年那月那天穿过遥远的时光隧道,和现在的自己打了个照面。于是乎,我灵机一动:不如今天就来制作心动相册吧!

一点干货:

照片收纳:只留下心动的照片,比怀念过去更重要的是,珍惜当下的生活

  1. 挑选相册,确定容量。爸爸妈妈选择了玫瑰色封面,印有金边纹理的正方形相册,看起来典雅大气。每面可以存放6张照片,整本相册一共可以收纳120张照片。
  2. 所有照片集中一起,一张张拿起挑选,只留下让自己感到心动的照片,留下的照片则按照「个人 夫妻 家人 朋友」进行分类。
  3. 再次,舍弃的照片不要直接地粗暴丢弃,而要怀着感恩之心,感谢它曾记录过的美好瞬间,欢迎它有缘再来家里做客。

陆陆续续整理了三小时,最终整理出了3本相册,清理掉「不必要 不合适 不愉快」的回忆,留下了真正有心动感的回忆。或许人是一个很抽象的个体,但却可以通过整理与人密切相关的物品,收获意外的发现。

一家人一起整理照片

发现一:整理旧照片的过程中,爸爸基本上不会舍弃照片,即便是重复的照片,想要做到心无旁骛的断舍离是十分困难的。这让我联想到平日里爸爸采购日用品是食品,都是囤货级别,虽然我和妈妈都有过提醒,但并无作用。仔细想想或许这和爸爸小时候生活的环境有关:生活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童年甚至少年时代对物质的需求无法满足。成年后具备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就通过囤积物品的方式来寻求慰藉、满足自己的内在小孩。

发现二:爸爸留下的基本上都是和夫妻、家庭和家族有关照片,也许对他来说:家庭永远是第一位的,是骨子里化不开的牵挂与归属。

发现三:小时候因为工作的关系,爸爸妈妈给予的陪伴并不多,我内心深处总会觉得自己的童年多少有些不圆满。但通过整理照片才深刻意识爸爸妈妈从未缺席我的童年,只是年代太久远了,我记不清。

写在结尾

经过 3 天的兵荒马乱,我离开家返回学校,原本以为家里的整理就此告一段落,没想到爸爸妈妈开始独立整理家里的厨房、阳台、洗手间等地方,并且连着几天和我远程分享收纳「成果」。

大约在我返校的 5 天后,爸爸妈妈的生活归于平静,他们终于可以闲下来安安心心地伫立阳台边,缓缓喝着热茶,看夕阳西下。妈妈给我发来家里小猫吃饭、玩耍、睡觉的照片,看着小肥慵懒、惬意的模样,我不禁感慨:「连小肥都能这么安逸闲适地生活着,真好!」

我想着这大抵就是整理收纳教会我的宝贵道理——做物质的减法,做精神的加法,珍惜习以为常的平凡生活,才能让每一天都过得怦然心动。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67046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