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设计感十足的 NFC 卡片和 iOS 15,实现「千人千面」的家庭环境自动化
说到 NFC 标签,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从 iOS 12 开始,iPhone 就支持读取 NFC 标签,A12 以上的机型更是可以直接静默读取,再借助快捷指令,实现很多方便的一键自动化。而在 Android 平台,能玩出来的花样就更多了 —— 一碰连 Wi-Fi、一碰投屏,甚至是利用 IFTTT、Tasker 等,做到更加智能的流程。
在之前的 Room Tour 中,有不少小伙伴表示对桌上一个像是「隔空投送」的卡片感兴趣,想知道它是什么。其实,它也是一个 NFC 的标签,用来触发一些我所设定的智能化场景联动。结合 iOS 15 和新版快捷指令带来的功能,让我能够将 iPhone 变成一个「Magic Remote」,轻轻一碰就能在多个场景中无缝切换。
只不过两个「隔空」的图标太类似,让人看错成「隔空投送」的图标应该是「隔空播放」。
想必你一定在某宝的高销量品类里看过这样的 NFC 标签 —— 圆形外表,大大的 NFC logo,以及……辣眼睛的高明度配色。从便于区分的用途来说,它可以打个满分;但从美观和设计感的角度来说,给它打个不及格的分数应该不会有太大的争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从某一天收拾房间时偶然发现的一张贴着卡贴的深圳通上找到了方法:通过 Sketch 设计图案提示信息,然后交由厂家打印成卡贴后贴在 NFC 卡片上。
设计的风格上,由于我的设备和智能家居平台绝大部分都是 Apple 产品,所以我采用了类 Apple 的设计,并部分参考了官方的《人机交互指南》。图中的圆形图标除了快捷指令之外,都是 Apple 开发者网站中提供的「SF 符号」App —— 只要用英文搜索对应的符号,就能直接拖拽到 Sketch 中使用。
为了避免下方过空,我加入了一个使用引导。其实在初期是考虑过放一个 NFC 图标的,然而加上之后发现实在是辣眼睛,所以最后还是使用 Apple Pay 中的图标。不过为了让它更加符合使用场景,我还对它进行了重绘,在后方添加了一张卡片,达到引导操作及占位的目的(不要问我卡片为什么是横着的)。
如果你也希望设计自己独一无二的 NFC 卡面,可以尝试参考你所使用平台的设计语言。一般来说,在对应的开发者网站中,都能找到官方提供的图片素材。哦对了,字体的选择上,我也是遵循了 Apple 的规范,中文全部采用了苹方,而英文则是 SF Pro Display —— 自然,这些字体在 Mac 上都能轻松获取到。
相比于直接购买 NFC 标签,这套方案在成本上肯定会比较高,价格差不多达到了前者的两倍。但我认为这依然值得。得益于全面提升的设计,当我在收到这些卡贴并将他们贴在 NFC 卡片上的时候,我还是非常满意的。让这套卡贴不仅完美融入了家庭的墙壁和桌面上,而且足够大的提示文字也能让人一眼就看出不同 NFC 卡片的用途。
如果你也想采用这套方案,那么在设计和采购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设计的时候,卡面的整体大小需要遵守 ID-1 标准,即 85.60mm × 53.98mm 或等比缩放比例大小。同时,还要注意的画面的像素密度,毕竟屏幕的 PPI 和印刷时使用的 DPI 不是一个概念。这里我们建议将 DPI 设置到 300 以上,避免卡面模糊。
另外在绘图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印制卡贴时的「出血」问题,不要将画面元素过于靠近边缘,避免印出来之后位置偏差或甚至被裁掉。
第二,白卡可以在某多多上购买 9.9 包邮的 10 张白卡套装,但注意一定要选择 IC 卡(或者 UID 卡、M1 卡等),千万不能买成 ID 卡。
如果你实在拿不准,可以在收到货后用这个方法来区分:直接在快捷指令中新建一个自动化指令,选择创建个人自动化,然后在下方找到 NFC,点击扫描,直接读取卡片。如果系统能够读取,那么这张卡片就能够用于触发 NFC 自动化流程;如果不能,建议尽早退款退货。
当然,网上还有照卡片看线圈识别的方法,但这种方法不仅麻烦,而且有些卡片内的线圈会以不规则排列,存在较大的误判性。
其实一言以蔽之,只要是能触发 iPhone NFC 的卡片,我们就可以拿来做 NFC 标签。所以到这里你是不是也想到了什么?没错 —— AirTag、公交卡、银行卡甚至身份证、索大法音箱上的 NFC 感应区,都可以用来当成 iPhone 触发自动化的 NFC 标签。
最后,卡贴定做可以在某宝上随意找一家店,将设计好的图片打包发给店家即可。不过我不建议做光滑的亮面,而是做磨砂卡面。主要原因是亮面卡面容易刮花和反光,导致信息获取受阻,而磨砂卡面没有这些问题,代价仅仅只是稍微模糊了一些。
打印好对应的物料之后,接下来就是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自动化了。根据我每天的生活习惯和智能家居网络,这些卡贴触发的自动化主要有五类:
接下来,就让我们逐个来看看,它们是怎么工作的。当然,有些场景需要 iOS 15 系统,如果你的 iPhone 是 iOS 14 系统,那么可能会有部分流程无法兼容。
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 iPhone 一碰触发各种家庭场景,操作也较为简单。
首先,在家庭 App 中提前设置好对应的场景,例如「出门」这个场景,触发后就会关掉我房间所有的灯光、空调以及窗帘,同时停止 HomePod 的播放。
设定好所需要的场景之后,在快捷指令 App 中添加一个新的「个人自动化」,并在下面选择 NFC,扫描「出门」的 NFC 标签。接着,添加一个控制家庭场景的操作,选择我们上面设定好的情景,完成后然后点击下一步确认。
进入到「新自动化」这个界面界面时,要注意关闭「运行前询问」的开关,然后点击「不询问」,再点击完成。这样设置才会让 iPhone 感应到卡片后,直接执行对应的操作,不用再进行一次点击确认的操作。当然,如果有一些容易误触发或是你觉得需要确认的操作,将这个开关打开就可以了。
最后,将卡片贴到合适的位置,一个智能家庭自动化触发标签就设置完成了。
目前,我和室友各自在房间门上贴了一个「出门」,对应我们单独出门的场景,同时在入户门出门方向右手边有一张适用整体的出门标签,感应之后便会关闭全部的用电器开关和灯光,并开启警戒。配合 Apple HomeKit 的摄像头流传输功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家庭安全。
在客厅,我则将一张「观影时刻」的卡片放在了遥控器托盘中,感应之后就能进入观影模式 —— 将落地灯调整成 50% 亮度的蓝色并关闭其他灯光,接着打开客厅风扇,同时唤醒 Apple TV。
在 iPhone 上播放音乐时,想要选择隔空播放将音乐流传输到其他音响,需要经过较为复杂的操作。而有了基于隔空播放的自动化,只需要轻轻一碰,就能让 iPhone 上的歌曲流转到家庭的各个房间。
这里可能有人会说,HomePod 本身不就支持接力功能吗,为什么要「多此一举」?
我设置这样的自动化,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我房间的立体声 HomePod 放在衣柜顶上,客厅的立体声 HomePod mini 放在沙发后面,浴室的 HomePod mini 则放在了镜子柜顶上,如果要让 iPhone 靠近这些地方,估计还没触发接力,手臂就已经麻了。而且,旧款大 HomePod 的接力功能体验在我看来并没有那么好,失败的概率较高。
其次我最无法忍受的一点是,如果你开通了 Apple Music 资料库同步,那么当你在其他设备上选择隔空播放到 HomePod 时,它会默认使用接力播放:即将你当前的歌曲接力到 HomePod 上播放,手机上其实是停止的。这也意味着,它需要经过一次 Apple Music 云端资料库的匹配,不仅转移速度和音质上有影响,更大的问题是,音乐已经「不是原来那首音乐」了。
如何去理解这个概念?看看下面这张流程图就明白了。
从我以往的测试来看,有一些带有「限制级内容」的本地歌曲,在经过一次 Apple Music 云端资料库的匹配之后,这些内容就消失了。而有了隔空播放自动化的 NFC 卡片之后,上面的这些问题就能被完美解决。只要用上面所介绍的相同方法在快捷指令中添加一个「设定播放位置」的自动化操作,iPhone 就能实现一碰隔空播放了。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不介意上面的问题,快捷指令上也提供了「接力播放」的选项。
在 iOS 15 中,Apple 为我们带来了专注模式,让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设定不同的模式来保持专注。Apple 为我们建议了三种模式:勿扰、工作和睡眠。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自创个性化的专注选项,十分贴心。
而在 iOS 15 的快捷指令中,Apple 也支持了专注模式的设定,因此我们就可以通过 NFC 卡片 + 快捷指令的模式,一碰触发对应的场景了。
在快捷指令中新建上面所说的 NFC 自动化,然后在操作中搜索「设定专注模式」,接着选定你所需要设定的模式即可。例如,我在工作的桌面上放了一张勿扰模式的卡片,并为它设定好了自动化,当我需要专注工作时,就可以直接感应一碰开启勿扰模式。
其实,上面所演示的这些自动化只是多种玩法的「躯干」,如果通过快捷指令将它们整合起来,实现一套完整的自动化流程,就可以充分地体现这套系统所带来的便利了。
例如我放在床边的「晚安」快捷指令卡片,每天晚上睡觉前用 iPhone 一碰,就能按顺序实现以下操作:
再比如,设定一个「健身」的快捷指令卡片,感应触发之后,HomePod 开始播放健身歌单,打开对应的 App 进行健身记录……这里只是抛砖引玉,有了这一套逻辑,相信你肯定也能想出最适合你的玩法。而且,在 iOS 15 上支持快捷指令操作的 App 也越来越多,能够实现的功能也让人十分期待。
这一部分的功能不适用于 iPhone,但对于 Android 党来说就是个十分方便的福利了。
要设定这个自动化操作,首先需要一台支持 NFC 的 Android 手机。在手机上下载一个 NFC Tools PRO 的 App,然后切换到写的页面,点击「添加记录」并滑到页面下方点击「Wi-Fi 网络」。
接着,填入你需要给客人们连接的 Wi-Fi 设置信息(可以在路由器中开启访客网络),点击 OK 后,再点击写,并将 NFC 卡片放在手机的 NFC 感应区域,手机便会把含有 Wi-Fi 连接信息的内容写入卡片中。
等写入完成,将卡片粘在合适的位置,就可以让使用 Android 手机的来访亲友们实现一碰连 Wi-Fi 了。
在手机 NFC 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借助各平台的生态联动和整合,使得它已经渐渐成为了智能自动化的一个强大入口 —— 只需将手机拿起靠近一碰,就能实现对应的功能,让我们不用在应用列表和快捷指令库里花费大量时间来找到想要的动作,真正实现指哪打哪。
而用这种精心设计过的卡片,不仅进一步提升了家庭内的设计感,也避免了以往 NFC 标签一多起来之后难以记忆的麻烦。
可以预想到的是,在未来,通过 NFC 标签和 UWB 芯片设备,一个「千人千面」的智能生活正在朝我们走来。到了那时,手机就真的成为了一个万能的魔法遥控器,一碰、一靠,就能让我们成为整个生活的指挥家。
当然了,我也十分期待智能穿戴设备也能实现这一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