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读者都会好奇少数派的编辑们到底平时都「买了啥」。我们希望通过「编辑部的新玩意」介绍编辑部成员们最近在用的新奇产品,让他们自己来谈谈这些新玩意的使用体验究竟如何。
由于我搬家之后离公司距离很远,所以每周都会在家办公两天,把路途上的时间节约下来干活。我在家办公会关掉房间里的所有大灯,并拉上窗帘,整个屋子黑漆漆的,以帮我保持专注高效。但环境一黑下来就带来一个小问题:我的键盘大多没有自带灯,所以偶尔想按某些特殊键位时会因为看不清而找不着,略显麻烦。
于是,我购买了一个早睡鸡小夜灯放在手边,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小夜灯造型很萌,萌到可以当新玩意儿彩蛋的程度,即使不考虑其功能,仅放在桌上也能让心情变好。有这么个胖鸡陪着干活,再紧张的工作都会变得轻松。
早睡鸡小夜灯的亮灯开关在鸡冠上,按下就会亮起,再按就关闭。夜灯内置了一个小喇叭,开关的时候还会同步咕咕叫一声,非常可爱。它还允许切换亮度,长按鸡冠就会开启弱光模式,再次长按恢复正常,持续长按甚至可以无级调节亮度。
早睡鸡的底部有定时关灯旋钮,很适合睡前放在床头照个亮,随着自己慢慢睡去,灯也会自己关闭。这款夜灯唯一的缺点就是不用时需要关闭底部的总开关,不然即使通过鸡冠暂时关掉了灯光,早睡鸡还是处于待机耗电模式,一上午就没电了。
现代青年们工作压力都很大,搞这么个萌物放在工作区,能让枯燥的工作有趣一些。夜灯采用了亲肤材质,摸上去软软的,十分解压。搭配温暖柔和的光线,放松下来,专注工作。
一直在用 iPhone 的我本来是不需要「备用机」的,主要是因为 12 Pro Max 的电池足够大,正常使用下满足我一天一充的简单要求。奈何架不住某位好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群里秀自己新换了台二手 Android 有多好,让好久没用过 Android 的我心动了,下定决心给自己选一台 Android 当备用机。
作为一台备用机其实我对它的要求并不高,支持无线充电、支持 IP x8 级别防水以及续航时间要长,毕竟没人希望备用机充的次数反而比主力机都要多。Android 机百花齐放是一大优势,当然我也挑花了眼,最后在求助六个汉堡先生和知名网友两位长期 Android 玩家以后,最后敲定了 Pixel 5,光荣地成为了 #teamPixel 的一员。
选它的原因很简单,一方面,Pixel 5 完全满足上面提到的要求,而且得益于高通 765G 和大电池 SOT(屏幕亮起时间)也可以做到 6 小时左右;另一方面,Pixel 5 是原生 Android,不会因为厂商魔改造成一些奇怪的 bug —— 比如:悬浮聊天气泡不能变成通知等,大版本更新也不用等适配这样类似 iPhone 第一方系统更新的体验,对了,还有 Google Photos 的无限量高画质上传。
正式拿到手,我属实被 Pixel 5 后壳塑料生物树脂涂层和铝金属这样的搭配给惊艳到了,不同于传统塑料,塑料生物树脂涂层和铝金属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打磨过的的石材,整体重量控制也非常好,根本不像是塞了 4000mAh 电池的手机;开机以后四周等宽屏幕带来的冲击感也是真的强烈,可惜了位于左上角的摄像头。
朋友提前尝鲜了 Android 12 beta,因此我原本也打算留在 Android 12 日用,但是我频繁遇到了 Google App 崩溃的问题,只能选择通过 Android Flash Tool 将系统刷回 Android 11 正式版,整个过程除了需要打开 ADB 和给电脑装一下渠道,无需任何代码。后来才知道之前刷入过 Magisk,这时通过 Android 内置的系统重置手机会导致系统 Bug。
算算距离上次用 Android 都快 6 年了,Android 系统也有了不少大变化,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 Android 的设置项是真的多,几乎把所有可能的控制选项全部下放给用户了。比如在通知管理方面,Android 可以对同一个应用不同的通知类型设置不同的提醒方式,允许一部分通知打扰的同时让另外一部分常显通知最小化干扰。第二个感觉就是智能,Pixel 里提供了非常多的自适应开关,比如:自适应电池、自适应充电、自适应响度、自适应亮度等,这些自适应功能很大程度上就是通过机器学习用户的使用习惯,适时调整成用户希望的手机。
一开始我还挺担心自适应电池的学习模型是针对国外的,所以不是很想把 Bilibili 安装在 Pixel 5 上的,担心它在后台不断唤醒导致 Pixel 5 的续航变得很难看,但是 Pixel 5 作为生活向用机又不能不装国内娱乐应用 Bilibili,一番纠结下最后还是安装了。提心吊胆了一天,结果晚上再看的时候发现自适应电池已经把 Bilibili 限制后台资源使用了,整机续航也没有明显变差,就从节电这一点来看和 iPhone 体验没有明显差异。
当然 Android 生态还是和以前一样,杀手级应用太少了。不过作为备用机而言,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而且近两年我也尽可能选择支持多个平台的应用,所以相对而言 Android 端的体验也都不差。
再来聊聊 Pixel 的一些特色功能,Pixel 有不少特色功能是并不开放给其他厂商的。其中我最喜欢的功能就是「闻声识曲」了,「闻声识曲」是基于本地机器学习的且耗电量并不大,因此长期开启也不会影响到电池续航。「闻声识曲」最典型的场景就是看电视的时候识别插曲。之前听到喜欢的歌,需要先倒回之前的片段,再拿起 iPhone 点开听歌识曲,继续播放视频片段等待识别结果;而自从用了 Pixel 5 以后听到喜欢的歌以后只需要看一眼 Pixel 5 屏幕就知道这是什么歌是谁唱的了。
另一个我这里用的非常多的功能就是翻转勿扰了,作为备机其实通知很多时候都懒得看,但是又不能一刀切全部勿扰或者关掉,而通过翻转静音功能我可以在不需要 Pixel 5 通知的时候直接翻转屏幕,简单直观也不会被通知吸引。当然 Pixel 好用的特色功能远不止这两个,像是独步天下的相机算法、屏幕取词取图等等,受到篇幅限制这里就不作展开了。
回到 Pixel 5 本身,这台手机刚好有两个我们可能会在下一代 iPhone 上看到的功能——高刷新率和息屏常显(Always on Display)。高刷可能对于我这种不在手机上玩游戏的人影响并不大,日常使用下和 60Hz 刷新的 iPhone 比也没感觉有太大的不同,但是通过开发者选项还是能看到滑动时的所有操作都变成了 90Hz 刷新率。显然,息屏常显在我这里的确更有用一点,「闻声识曲」不拿起手机能看到歌曲名的前提就是启用了息屏常显,除了时间以外 Pixel 的息屏常显还会显示天气、电量、接下来的日程以及通知的应用图标,让我可以尽可能只用「看一眼」而不用拿起手机或点亮屏幕。
而 Pixel 5 硬件上的无线反向充电让我可以在户外给快没有电的 AirPods Pro 续上一点「命」。而用回指纹传感器的我也就只能说,指纹真的不适合夏天或是手汗多的人。NFC 快速配对让 WH-1000XM3/4 有了别样的配对体验,让不同厂商的软硬件联动也能变得很棒。当然也没有偏离选购一开始的目标, 在没有第三方优化、自适应开关全部打开、允许高刷 Pixel 5 屏幕亮起时间也可轻松达到 6 个小时,足够用上一整天还多了。
最后就是对 Pixel 5 的槽点,首先是不少 Clyde 在 想买 Pixel 5 怕后悔?买前需要知道的 8 个小细节 这篇文章里提到的几个问题至今仍未解决;其次就是糟糕的做工,肉眼可见不一样大小的缝隙,这些缝隙还容易卡灰;第三则是 Pixel 的屏幕观感也不如 iPhone 那么好,而且整个屏幕的色调也不是很均匀。但是这些问题并不妨碍作为 iPhone 用户的我觉得 Pixel 5 是一款合格的备机。
说好不再买鼠标的我果断购买了一把键盘。和之前的 Skog-Reboot 类似,这是一把在开团时就被我盯上的键盘。PC 材质的透明外壳,最容易配键帽的「田字 68」配列,多配列热插拔支持,这三样加在一起我不得不心动。但这键盘二月开团,我彼时刚好买了另一把田字 68 配列,一恍神就放弃了。等到生产完成,我才后悔地看着晒单流口水。
好在这类团购通常都有一次尾货现货,团购键盘发货过了一个多月后,我终于有机会拿到了这把 IKKI68 Aurora。要说有什么遗憾,最大的可能就是那会儿没参团结果现货涨了 200 块,作为一把有线单模键盘,999 的价格绝对不低。而且我还不够眼疾手快,没抢到实物很亮眼的绿色版本,只搞到了低调的黑透。
IKKI68 的配件算是比较齐全,键盘收纳包和数据线之类的小东西都有提供,还包括一枚纪念牌。作为一把 Gasket 结构的键盘,它的手感并不像大部分 Gasket 爱好者追捧的那样软弹,可能因为大量采用硅胶垫填充空腔,又提供了螺丝锁住内胆辅助热插拔,这把键盘的手感称得上「扎实」。其实为了追求 Gasket 结构能提供的特殊手感,有不少第三方也做了 IKKI68 的替换配件,Poron 材质的夹心棉啊,更软弹的吸音底棉啊,PC 材质定位板之类种种应有尽有。官方的配件包也附带了 Poron 材质的垫片。但我觉得没什么必要,每把键盘按起来都一个样子也没什么意思,适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和我手里的其他键盘相比,IKKI68 Aurora 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多配列支持。这是我唯一一把热插拔轴体同时兼容多种配列的键盘。虽然(为了用上手头的键帽)我目前只是上了基础布局,但只要我愿意,它分分钟就能变成 7 字回车分裂左 Shift 的欧式布局,也可以分裂退格、分裂空格、换上阶梯大写锁定。再加上黑透外壳对键帽颜色的高兼容性,称得上最好用的键帽架子。
最近我给它上了陆逊的 GFG 轴,配一套用了很久的 ADA 高度键帽日用。没什么光污染,手感沉稳,换轴方便,结构稳定,虽然称不上物超所值,但这钱花得绝对不亏。唯一的问题是 Logo 灯上原装的无缺工作室小铁片很容易滑偏,过段时间我重新拆开,整个自己的 Logo 纸片换上去,还能玩把定制。考虑到存量大,二手价格不虚高,以及 R2 开团在即,这键盘可以说是日用良物了。
首先,我们到底需不需要一个钱包?我之前用的 Bellroy 钱包,最近不知道哪去了,连带着驾照和一堆银行卡,我找遍了车里,家里,办公室,没有任何影子。好在身份证没有放在钱包里,丢失的卡证补办也还算方便,但我最郁闷的是,一直觉得它是掉到哪个空隙里,而不是真的丢了。
所以,那天看到水獭发这个钱包的信息,我立马来了兴趣,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在海外官网填资料,扣款,89 刀的价格不算便宜,算是为它的创意和我的痛点买单。
没有额外收运费,但是这个效率也是太低了,一个月之后,终于收到了 DHL 的电话,通知我海关申报,微信端一通操作,扣了我 104 块关税,这个钱包已经 700 块了。对了,还要自己买一个 AirTag,官网 200 多,好在我刚好路过华强北,省了一半的价钱。
回归正题,钱包整体质感还可以,皮质挺柔软,具体几层皮,什么皮就不懂了。但做工还是有点毛糙,比如最里边的收角不平整,拉带缝的也不算工整,看样子的确不是中国制造。
设计和创意还是不错的,AirTag 从钱包内的开口放进去,刚好漏出 Apple 的漂亮 logo,兼具装饰作用,外层很紧,放一个身份证就行,中间层比较松,收纳三四张卡都可以,现金是缠绕在钱包内侧的,隐藏的比较好,但装不了太多。
综合来说,海淘下来成本过高,900 块的成本,帮大家趟个坑,但国内厂商是可以考虑类似产品的,防君子不防小人,至少掉在空隙里能找到,如果被偷了,拔了电池,也会有个最后信号位置,让你死心塌地。
作为一个产品应用工程师,经常到处出差到客户现场做产品技术培训,所以 EDC 必备一支激光笔翻页笔,我现在使用的是从我入职开始就一直陪着我的诺为 N31mini 精华版,听着名字是不是就知道集小巧与全能于一身。
白色的笔身足够简单,除了两个翻页按键之外,N3mini 也确实比常规的翻页笔多了「ENTER」和「TAB」两个按钮,方便播放 PPT 中插入的视频。自带红色激光灯,用了三年多,除了按钮需要多用些力之外,也没有任何的问题,而且相当便宜。
可一样东西被淘汰不一定是它本身出现了问题,而是它所处的时代局限了它。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斗转星移,客户现场再也不是统一的 BenQ 1024*768 分辨率的投影仪搭配卷边幕布的组合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会议室专用大屏、专业 LED 屏幕,甚至有客户买了一台红米 86 寸的电视作为会议屏幕(当然开机就是晓彤的卫生巾广告和威猛先生洗厕所够不够商务就另当别论了)。
在这些电子屏幕上,激光笔的亮点几乎不可见,我也不得不坐着使用 PPT 自带鼠标指针模拟激光笔的功能。但这样就比较影响我和客户的互动以及肢体语言的表达。
所以,我就想到了以前一直心水的演示神器,也是我 618 斥巨资购入的罗技 Spotlight,一款极为先进的无线演示器。
罗技的 Spotlight 本身跟 MacBook Pro 的铝合金质感很像,有深灰、银白和金黄三种配色可选,它的深灰比深空灰更深一些,附带了一个很有质感的皮套。而且,它可以说是把按键做到了最简化,依次是正面的「指针」、「下一页」和「上一页」三个,并且可以分别设置三个按钮双击或长按的额外功能。
这款无线演示器有两种连接方式,接收器和蓝牙。前者接口为 USB A 口,蓝牙就更加通用一些,插上接收器电脑就会自动检测并提示安装驱动。而且官方宣称演示距离最远可以达到 30 米,常规的情况应该都可以覆盖。其他的具体细节参数大家可以去产品页面看到。
在实际使用中,它首先解决了我上面说到的传统激光笔的痛点———无法搭配电子屏幕使用,顾名思义,Spotlight 可以通过在演示界面上增加一个聚光灯的效果,来实现内容的强调。除了聚光灯效果外,还有一个放大镜效果和模拟激光灯的效果,并且点按「指针」按钮可以模拟左键点击,用来播放幻灯片中的视频。
不同的指针效果可以通过快速双击「指针」按钮进行切换。
其次,虽然最核心的还是讲了什么,毕竟形式还是为了内容服务的,不过一个优雅的形式是更有利于演讲内容向听众的传递的。而且即使在普通的幕布上使用模拟的激光点,也会因为亮度一致而更加柔和不刺眼。
然后,有很多人会经常使用演示现场的电脑进行播放,罗技也提供一个绿色版演示器软件,只要和演示文件一起拷到相应的电脑里打开即可,不需要任何管理员权限,可以说是非常周到了。
最后,非要说一点不足的话,其中一项「按住下一页按钮」的自定义功能,当设置为从当前页开始演示的时候,我猜测罗技是通过长按触发组合键来实现的,macOS 里默认是 option+command+P
,所以只能触发 Keynote 演示,在 windows 里 Powerpoint 可以正常开始。
总的来说,如果你经常需要做展示、培训或者演讲之类的工作,那么必然少不了翻页类演示工具,如果价格能够接受的话,罗技 Spotlight 值得成为你的下一个帮手。
对于每日坐在座位上对着显示器工作的上班族来说,个人觉得办公用品的好坏对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的影响还是蛮大的。于是趁着 618 的折扣,我把工位上的蓝牙键盘从罗技的 K380 换成了 MX Keys。
之前用的 K380 其实是一款还不错的产品,价格适中,外观活泼,体积小巧,也支持三设备切换连接,不过缺点也很明显:圆形键帽面积较小,键程较短打字手感不佳,长时间使用会有点累,而新购入的 MX Keys 就解决了老键盘的问题。
MX Keys 的外观延续了和 MX Master 鼠标系列一贯的风格,键盘面板和键帽均为磨砂金属质感,深灰与碳黑的淡雅色调搭配,给人一种精致而又低调沉稳的商务感。键盘机身头部有着垫高的设计形成了一定的弧度,且圆角矩形的键帽带有中心下凹的设计,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键程个人感觉在薄膜键盘里算是非常不错的,按键偏软,打字回弹力度适中,声音很轻,主观感觉长时间使用也非常舒适,手感甚至可以比肩 ThinkPad X1 Carbon。最下面的一排按键中的键帽同时标注了 opt/start、Command/Alt,因此对使用 macOS/Windows 多平台的用户也十分友好。
在键盘外观与手感之外,丰富的功能键定义选项也是一大亮点,相信使用 Logi 键盘/鼠标的同学都不会感到陌生。通过 Logi Options App,我们可以对顶部一排的功能键自由定制,像是亮度调节、音量调节、App 切换、背光调节、媒体控制都不在话下,当然也可以改成一键启动任意应用,对提高效率有一定帮助。配合 Flow 功能,还可以在不同平台间简单地传输文件。
对于在夜间使用的场景,MX Keys 自带了键盘背光以及相应的动作传感器,夜间感应到手掌接近时背光会自动亮起。
此外,支持三设备切换、应用 USB Type-C 接口、较长的续航时间也是这款键盘的几个 feature。总的来说,MX Keys 拥有出色的做工质感、稳定的无线连接、舒适的键程/手感,是一把非常棒的蓝牙键盘,配合自家鼠标用那更是效率颇高,对得起促销期间的这个价格,当然如果有 87 键的版本就更好了。手边的初代 MX Master 使用时间已经快五年了,依然「健壮如初」,希望 MX Keys 也能拥有如此强盛的「生命力」。
随着夏天到来,作为手游玩家的我越来越感受到手机散热压力的增大。经历了一次次手机过热导致的降频、降亮度以及甚至黑屏后,我决定为手机添加一件散热设备。参考 往期新玩意 的推荐,我首先在一个多月前购买了冰封散热背夹,制冷效果当然没得说,然而使用过程中还是有一些如遮挡按键这样的不便存在。在 618 前夕看到黑鲨新推出了冰封制冷背夹 2·磁吸版(后简称黑鲨磁吸背夹),便赶紧又购买了新款。
黑鲨磁吸背夹的大小比官方 MagSafe 充电器稍大一圈,包装内除了磁吸背夹本身,还附带一个磁吸贴片,可以贴在没有 MagSafe 的其他电子产品上使其具备磁吸功能。除此之外,黑鲨磁吸背夹还附赠了一根 C2C 的线缆。
在使用了一段时间黑鲨磁吸背夹后,对比之前标准版的使用体验,我认为磁吸设计解决了标准版等其他夹持设计散热背夹的许多使用体验通病。最直观的便是没有了遮挡和挤压按键的问题,令许多按键更加靠下的手机也可以使用。其次是手机的放置问题,对于 MOBA、竞速等在游玩时需要双手握持手机的手游类型的玩家来说,夹持设计的散热背夹并没有什么问题,但作为一个挂机类手游的玩家,我在使用散热背夹的大部分时间并不需要双手握持手机,只需要将游戏设置好后把手机放在一边即可,夹持设计的背夹会使手机无法正常放置,屏幕朝下放置手机会变成悬空「翘翘板」,屏幕朝上放置却又会堵住进风口,黑鲨磁吸背夹解决了倒扣「翘翘板」问题,同时也可以当手机支架将手机横屏放置。除此之外,磁吸设计使黑鲨磁吸背夹可以随意调整充电线的方向,不会出现夹持设计的散热背夹边充电边散热时两条线缆张牙舞爪地从手机两侧伸出的不美观现象。
在磁吸的使用体验上,黑鲨磁吸背夹不仅可以轻松吸起 226g 的 iPhone 12 Pro Max,晃动也不用担心会掉。背夹与手机的接触面是硅胶垫,不必担心频繁使用和强大吸力会对手机背板造成磨损。
除了使用体验的改善,黑鲨磁吸背夹的制冷效果仍然出色。室温下很快就能在表面形成冷凝水的制冷能力,对夏天手机的散热效果可谓立竿见影。边充电边正常使用时,使用磁吸背夹可以感受到整个手机边框握起来都凉凉的,而在同时有线快充+高画质打大型游戏的极限发热情况下,也不会出现烫手、掉帧或降亮度的情况。
美中不足的一点是 iPhone 的主要发热区域在摄像头旁边,但磁吸背夹的吸附区域为手机背部正中,所以在极限发热的情况下仍能感受到摄像头旁边区域是热的,不过得益于手机玻璃面板、金属中框等材料的导热能力,散热效果仍然可以说非常出色。
相比于夹持设计的散热背夹,黑鲨冰封制冷背夹2 磁吸版在保持散热水平的基础上,提升了使用体验,拓展了使用场景。如果你和我一样有手机的降温需求但又不满足于夹持式背夹的使用体验的话,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HyperJuice 的这款产品是 2020 年 9 月在 Kickstarter 上开始众筹的,在我的记忆里,Hyper 一直都是主打高性能、喜欢创新产品型态的形象,虽然因为预算原因没真的买过,但一直印象不错,因此这次在 KS 上看到了这个设计上十分奇怪的产品,就拉着冤大头 Nick 老师凑单买了两个。因为疫情原因,众筹的发货时间一延再延,从原定的今年 1 月一直拖到了现在的 7 月,我直到前两天才真正收到了它。
这次众筹的 HyperJuice Stackable GaN 系列最大的特点就是 Stackable——「叠叠乐」的设计。在普通的充电头的基础上,它在正面设计了一个两相插座,可以支持最高 1500W 的电器,这个设计最大的好处就是,只要插座本身的空间足够,这个充电头就可以不占用两相插口的位置了,适用于插座空间有限的旅行场景或者需要插大量 USB-C 设备的场景——你也可以买多个同样的 HyperJuice Stackable 充电头互叠在一起使用,最多可以叠六十个(官方说法(但到底是怎样的用户会有这种需求呢))。
不过,虽然产品经理的思路让人不太摸得着头脑,但是这款充电头的硬件本身还是相当不错的。我购买的 100W 版本拥有 3 个 USB-C 插口和 1 个 USB-A 插口(65W 版本为 2C1A),其中任何一个 USB-C 口盲插都可以支持最高 100W 的 PD 快充输出功率。100W 版本的尺寸为 85.4mm x 45mm x 30.5mm,重量 166g,基本上和我之前使用的 Zendure 旧款 65W GaN 2C1A 充电头长宽相仿,只是高出一截,不愧是曾经设计过市面上最小的(也是最早的) 100W GaN 充电头的 Hyper,这个尺寸比市面上大部分同样规格的 100W PD 充电头都要小上一些,更不用说它还多了一个堆叠的功能。65W 版本的尺寸是 72mm x 36mm x 30.5mm。
可能是为了配合「叠叠乐」的设计,HyperJuice Stackable 的折叠插脚展开之后是和最大的底面垂直的,也就是说,它插在插座上时,是整体贴在墙上的状态,比起类似 Zendure 的那种更常见的充电头「竖在」插座上的设计,虽然会占用更多的插座空间,但是也让它垂直插在墙上时可以有更好的稳定性,目前采取这样设计的充电头并不多,如果你有类似的需求,那么这可能会是一款适合你的产品。而且话又说回来,虽然横着贴在插座上可能会挡住其他的插座,但是它自带一个插座呀,因此,如果把它插在书桌或者大电器背后,作为一些相对固定的 USB 设备的供电 hub,也是非常合适的,也不会影响把原先的电器继续插在它上面使用。
使用了两天之后,我手上的这只充电头的发热还是比较正常的,只插一台 MacBook 13 的情况下,基本上只是稍微有些温热,而在同时插两三个设备的时候,发热和65W Zendure 充电头插 MacBook 时类似,会有明显发热但没有烫到拿不起来的程度。
价格方面,我参与众筹直接买两只 100W 版本的价格是 118 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大约是 380 多元人民币,对比市面上规格类似的产品,倍思的 4 口 GaN 充电器标价 249,闪极的标价 425,Zendure 的标价 398,Hyper 的这款价格倒是意外的不算离谱,而且产品的尺寸在这些竞品中还算比较苗条的。根据过往的经验,如果同样的产品在国内正式发售,价格兴许还会比 KS 众筹价格更便宜(Hyper 之前还因为这样的事情遭到过众筹参与者的声讨)。
在设计方面,虽然众筹页面宣传图上都是常见的白色设计,但是众筹用户收到的都是黑色版本,并且不可选(又是一个让人很难理解的操作),白色是之后的市售版本。充电头本身的做工还是相当不错的,黑色哑光的塑料外壳手感舒适,两相插座部分的 Hyper 十字 logo 压印也很精细,折叠插脚的展开收起相当顺滑,阻尼适中。
在充电头底部采取了一个看宣传图非常酷炫的橙色环形工作指示灯,我一开始还有些担心,这么大一个灯会不会显得太浮夸了,但收到之后我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个指示灯的亮度控制得非常克制,克制到什么程度呢,只要我开着灯就几乎看不出来它亮没亮的程度。我手上这个黑色版本,除非关灯凑近看,指示灯的位置上基本上就只能看到一条黑色细缝而已。当然,这倒也不算什么影响使用的因素,不知道白色版本会不会看起来更亮一些。此外,这个充电头的上下底面,包括指示灯的窄缝的边缘都是直角收边,没做任何倒角,所以摸到的时候相当割手,算是一个外观设计上的缺憾吧。
总结一下,HyperJuice Stackable 的优点大致有:
缺点则是:
那天吃完饭例行逛一下名创优品,无意间看到货架上孤零零的两个唐三彩盲盒,我考虑了十秒钟后,决定把它们带回家解压解压。
盲盒内含有考古模块、介绍书、迷你洛阳铲、小刷子各一。打开盲盒,首先吸引我的居然是附赠的工具洛阳铲,小小的一支,金属质感拿在手里很不错,可惜图腾纹理细节粗糙了点。考古模块是石膏材质的土坯,形状不是很规则,虽然外面有塑封,但第一个盲盒的考古模块还是受潮了,不过这也不是坏事儿。
挖「文物」前需要自备一块海绵和一杯水,用于湿润考古模块。(如果想要挖掘难度更高也可以省略这一步。)正式考古的过程大概分为三步:第一步,先用洛阳铲挖开考古模块多余的土;第二步,用小刷子蘸水清理「文物」表面;第三步,简单粗暴用水清洗「文物」。挖掘一个「文物」花费的时间大概是 40min 左右,不过不到 10min 就能看出盲盒里是什么文物了,所谓盲盒的惊喜来得有点过早,但我更享受的是发现惊喜后继续专心挖掘、清理的过程,解压。
挖出第一件「文物」还是觉得不过瘾,立刻开挖第二个,前前后后花的时间大概在 90 分钟左右,让这个夜晚带有一点新鲜感,专心挖掘的感觉也不错。
两个盲盒里分别挖出富贵象和双龙瓶,然而我心里期望的是稀有指数最低的花卉纹壶,本非洲人这次居然不是很非。不得不说,这个小玩意儿虽然是微缩版,但外形上来说还是很还原文物的。陶瓷材质、唐三彩配色,放在家里当摆件也是赏心悦目。
如果你也想分享「新玩意」🔉:
很多读者表示自己也有一些希望分享的有趣产品。为了能让更多读者参与,我们决定在「新玩意」栏目最后添加一个新的版块,邀请大家来 Matrix 社区发表文章分享你的「新玩意」,你只需要:
成功入选栏目还可以得到 108 元的「剁手抚恤金」🧧。如果你有兴趣参与,就赶紧来稿吧!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 ,了解更多的新玩意 🆒
> 特惠、好用的硬件产品,尽在 少数派sspai官方店铺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