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理出发,寻找适合你的那一部——无反相机选购指南
2021-09-14 17:00:00 Author: sspai.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51 收藏

从原理出发,寻找适合你的那一部——无反相机选购指南

随着科技的发展,相机的自动化和电子化会趋向于:进一步的降低拍摄难度、优化拍摄体验,提升拍摄成功率。在如今短视频横行,人人都是创作者的年代,就相机行业来讲,随着 5G 和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产出高质量的照片和视频的重要性愈发显现。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购买相机时选择无反相机。

在 2020 年,根据中关村的相机出货量报告,无反相机的销量已经超越单反,越来越多的厂商在投入研发无反相机。

无反相机,正在替代单反相机成为主流。

到底什么是无反相机

无反相机的全称是无反光镜相机,与单反相机1相比,无反相机减少了单反相机中的反光板,并将五棱镜替换为了电子取景器

无反相机将对焦等固件全部整合在 cmos 上面

忽略我的灵魂画作,大多数无反相机的结构就是这么简单,没有反光镜,没有五棱镜。而取消了实心的五棱镜和反光镜机械结构,无反相机通常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拍照更安静。

那么为什么传统单反需要反光板和五棱镜呢?

传统单反相机的工作方式

这个故事要从发明照相机以前开始说起。

早在 18 世纪,许多艺术家已经在用一种被称为 暗箱相机2 的设备进行绘图的辅助,暗箱相机长这个样子。

暗箱相机

图中的 M 为一块反光板,就是一块用来反射光的镜子,景物通过 B 处进入反光板,在暗箱上方的毛玻璃处成一个左右颠倒,上下不变的像,因为缺少合适的记录图像的介质,这时的暗箱还不能「拍摄照片」。

200 年后的腰平式取景单反相机,与 18 世纪的暗箱成像原理一模一样,只不过为了将景物记录在胶片上,在创作者完成构图后,按下快门键,这时相机会抬起这片反光板,将光记录在底片上,底片经过化学处理后,产生了影像呈现给大家。

这种相机的成像依然为左右相反,在此基础上,我们现在常见的单反相机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五棱镜,光线会在五棱镜内多两次反射,以此来矫正图像的左右相反,成正常的左右不变,上下不变的像,真正的成为所见即所得。

这时就要祭出我的玛米亚 RB67 了

讲了这么多,那么反光镜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当我们需要将景物记录在胶片或者 CMOS 上的时候,按下快门之后如单反这类的机器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升起反光板,让光线照射在底片上,最终成像。

升起反光板这一动作会造成机器的震动,可能会导致图片模糊,失去好镜头带来的清晰度和锐度,尤其是玛米亚 RB67 这样的拥有巨大反光板的机器,就算用了快门线,它的机震仍然很严重,机震当然对许多追求极致的图片清晰度和锐度的摄影家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讲一个小插曲。

早在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发明双反相机3,它的两个镜头,其中一个装有固定的反光板作为取景镜头,在按下快门后,另一个镜头会直接开启快门帘记录景象,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小反光板机震对图片造成的影响。

双反相机 婴儿睡眠般的快门声音

无反相机的优势

连拍速度更快

承接上文,讲了这么多反光板的问题,可能有人会说许多单反都有反光板预升功能,也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机震。但是在拍摄时,由于反光板的限制,单反如果要完成对焦,需要副反光板介入,因此对焦时反光板必须处于落下状态

反光板上升后没有光线进入它的对焦模块

在高速连拍时,反光板反复升落会产生极大的震动,反光板的机械结构也注定反光板升降这个动作有一个极限,不能以非常快的速度运动,因此目前来看,12-16 张/秒的连续追焦拍摄速度,或许不是单反对焦系统极限,但是是目前反光板结构的极限。在这一点上,无反相机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理论上只要 CMOS 的电信号储存和处理性能加快,无反可以做到几百张每秒的连拍,就好比拍视频一样。

除了高速连拍之外,相机性能体现最明显的、各大厂商生产无反的兵家必争之地就是对焦了。

而无反相机在近些年来因为研发投入的力度加大,也为无反用户带来了对焦方面的不断的技术革新。

自动对焦技术革新

新的取景方式带来的最大变革就是无反相机需要将对焦、测光等等都整合在传感器上。

本文主要讲两种基本的自动对焦原理,第一个为常见于传统单反相机的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第二个为常见于无反相机基本的对比度自动对焦。

相位检测自动对焦

相位对焦的原理是在感光元件上预留出一些遮蔽像素点,专门用来进行相位检测,通过像素之间的距离及其变化等来决定对焦的偏移值从而实现准确对焦。

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的优势在于它速度快,拍摄跟踪运动物体时能准确对焦,而且只需要计算一次就完成对焦,对焦速度极快,并且降低处理器计算负担。

缺点是在弱光环境下容易对不上焦。

相位对焦

对比度检测自动对焦(反差对焦)

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镜头中镜组的前后移动来找到高对比度的点,达到对焦的目的。

反差对焦的缺点就是耗时太长,直观的感受就是对焦慢。

镜头从开始对焦到最后合焦完毕一直不停移动,「走过站」以后的回退过程更是让对焦行程增大,反映给用户的就是对焦速度较慢。

以拍摄一枚硬币为例,最开始画面是虚焦的状态,随后镜头移动,人们可以看到屏幕中的硬币逐渐清晰起来。直到某一个位置,也就是合焦状态硬币最为清晰,但摄像头模组自身是意识不到此时已经合焦完毕的,镜头会继续移动,此时人们会看到硬币又变得模糊。这时摄像头模组才意识到镜头「走过站了」,于是回退至刚才清晰的焦点位置,这样一次对焦就完成了。

但是经过这几年无反相机的高速发展,目前多数无反相机已经用了快速混合对焦系统,也就是相位检测对焦对比度对焦系统的结合体,可能 2010 年以前高速对焦还是单反的天下,但是在如今大部分情况下它的对焦能力已经持平更甚至超越了单反,在对焦方面,已经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A7M3 的 693 的相位对焦点

比如索尼 A7M3 使用了与 A9 相同的 693 个相位对焦点,对焦点覆盖范围也同为 93%,而反差对焦点的数量由 A9 的 25 个升级到了 425 个。

A7M3 的425个反差对焦点

无反相机对焦点数的影响主要有三点:

  1. 对焦点越多对焦精度越高。
  2. 对焦点越多,追焦能力越强。
  3. 对焦点越多,意味着相机能支持更大光圈的镜头。

手动镜头对焦辅助

两张都失焦的图片

如果买了相机之后想玩手动镜头,最好的购买推荐还是购买无反相机,无反相机有峰值对焦系统,焦点越重合,显示屏中的黄色斑点就会越多,用了索尼大法之后,和用单反的小伙伴出门玩手动镜头,我的对焦永远比别人快。

峰值对焦示意图

更加直观的拍照流程

相对于单反相机来讲,单反相机的取景器为所见即所得,在调整相关参数的时候,单反的取景器是无法实时显示调整后的结果,对单反来讲,只有按下快门后才能观察这张图片的曝光和主体是不是自己想要的效果。

为什么许多摄影专业的老师不让学生买无反相机作为自己的第一台相机?

恰恰就是因为无反太方便了,简化了学习摄影的许多步骤,对于在光线变化较大或大光比环境下,无反会直接提供调整参数后的实时预览,比如主体曝光的明暗等等。

相较之下,单反按下快门后才能显示自己这组参数的结果,有可能这时就错过了摄影的决定性瞬间。

这样的便利对于非摄影爱好者或者摄影专业的人可以说是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很多情况下可以避免使用后期软件进行调整,直出出片率还是很高的。

无调整直出

而现在无反相机的取景器系统在向高像素零延迟方向前进,比如前阵子出的索尼 A1,它的取景器 944 万像素,每秒 240 帧的刷新率,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高像素低延迟取景器会应用到更加平民化的相机上。

视频性能

相信大多数人购买无反都是冲着它的视频性能去的,单反相机的反光镜、光学取景器实际上在拍摄视频的时候作用不大,而无反相机取消了这些机械系统,它的重量更轻,更适合用来拍视频。

因为相机的手持防抖能力有限,如今云台稳定器已经变成拍摄自媒体视频的标配,而同性能情况下越轻的相机,对选购云台来讲方便了许多。加上镜头动辄重量五斤半的单反,在购买云台的时候就要去甄别云台的承重能力是否足够,轴距够不够大能不能把单反放进去之类的问题,通常承重越大的云台就越贵,而对于无反来讲可能很便宜的入门级云台,像如影 sc、智云 Weebills 等就轻松搞定了。

带稳定器的无反在多数情况下会显得很专业

可能是无反相机唯一的缺点

越电子化的产品,它耗电的速度也就越快。

在单反上一块电池也许能支撑拍摄三千张照片,无反相比单反来说减少了机械部件,增加了许多电子部件,一块电池只能支撑四百张左右,用无反出门拍照,随身携带多块电池简直就是家常便饭,出门街拍还好,在春夏秋三个季节,一块电池基本可以支撑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

但是在冬天,因为温度低造成驱动防抖,镜头电机等等的相关电子元件所需电量的增大,一块电池突然暴毙的情况时常出现,冬天出门约拍还好,带两块电池也足够支撑两三个小时,但是如果出门拍风光,检查摄影包里面没带四五块电池是真的不敢出门拍延时。

附加说明项:画幅的影响

首先画幅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可以分为 1/3 英寸、1/2.3 英寸、1 英寸、M4/3(4/3英寸)画幅、APS-C(半/残)画幅、全画幅、中画幅以及大画幅。

在像素数相同的条件下,更大的传感器能够获得更充足的感光量,在实际成像中有着更好的画面质感,同时在暗光拍摄时有着更加出色的噪点抑制能力。

如果只是日常街拍旅拍记录生活,顺带那么一点点的、专业性的需求,比如拍拍暗光人像,或者有时拍拍银河等等,最好的选择是 APS-C 画幅。APS-C 画幅的机型一般来讲都比较小巧,重量很轻颜值很高,比如尼康最近推出的复古相机 Z-fc。

如果对暗光环境拍摄比较有需求,比如说需要经常拍摄夜间、暗光人像,拍摄银河、荧光海等等,这时上全画幅就比较重要了,这种就是说,半画幅能拍,但只能拍一点点的情况。

我觉得不会有人第一台相机就入中大画幅数码吧……这里对于中大画幅就不做过多描述了。

结尾预告

这一期文章介绍完无反的基本原理和参数、价格之后,下一期文章会更详细的讲一讲各个品牌的相机的黑科技和过人之处,在操控性和使用性上会给拍摄者带来怎样的便利以及,持有和使用这些相机的真正感受,展示一些玩机的有趣操作,并且做出一些最优性价比的推荐。

> 下载少数派 客户端、关注 少数派公众号,了解更妙的数字生活 🍃

> 实用、好用的 正版软件,少数派为你呈现 🚀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并授权少数派独家使用,未经少数派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文章来源: https://sspai.com/post/68761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