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文·波尔森:黑暗但丁的双面人生
2021-11-05 19:00:00 Author: mp.weixin.qq.com(查看原文) 阅读量:23 收藏

凯文·波尔森的童年并不幸福。他出生在美国的帕萨迪纳,成长在一个不算和睦的家庭。父母早早离婚,他和父亲与继母生活在一起,常常产生疏离感。
寂寞需要排解,心声需要倾诉。互联网尚未普及,波尔森把情感倾注于一个线上电话聊天节目。这节目曾让很多缺乏社交的年轻人打开心声,成为好友。
在电话线的另一头,波尔森遇到了兰多尔,在他的想象中,兰多尔是一位长着一头金色卷发和淡蓝色眼眸的女孩。电话中,她总活泼地笑,很耐心地听波尔森讲自己的生活和思考。
在几百个小时的电话里,波尔森分享了自己的家庭和爱好。他提到自己对于虚拟世界的迷恋,就如同迷恋当下,这个手握电话的慵懒午后。
波尔森有时会提到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天赋,说自己是计算机方面的天才。话说完,他感到有些害羞,于是问兰多尔,你相不相信,我将来会在计算机领域做出一番了不起的成就。
“是的”电话那头声音温柔又坚决,“我当然相信你,凯文。”
凯文·波尔森
1
黑暗但丁
波尔森并没吹牛,他在计算机领域确实天赋异禀。
在16岁的生日那天,父母送给波尔森一台TRS-80作为生日礼。这台电脑已经有了现代计算机的雏形,能用四节五号电池待机20天。
像马良握住神笔,波尔森放肆用电脑挥舞想象,不再被困在现实里。
为提升技术水平,波尔森对相关资料如饥似渴。他读了数不清的书籍和技术期刊,甚至跑到电信局周围的垃圾箱里翻找,只为了得到几本操作手册,亦或是一些计算机元件。
在17岁的时候,波尔森已经成为了一名出色的黑客。他取了绰号叫“黑暗但丁”,入侵一些网站但并不造成破坏。
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了一位名为奥斯汀的黑客。奥斯汀初出茅庐,技术稚嫩,为此常被波尔森嘲笑。
奥斯汀自然气苦。两人如同竞赛一般,争相入侵其他网络,作为自己嘲讽对方的谈资。
一来二去,如同斗酒的段誉和乔峰,两人逐渐惺惺相惜。
凯文·波尔森
现实生活中,奥斯汀受过良好教育,在学校棒球队担任四分卫,一周换七位女友。
但虚拟世界有如此吸引人的磁场,黑客的身份同样是一种潘多拉般的魔幻体验。在女朋友和波尔森之间,奥斯汀选择了后者。
随着追赶游戏的不断升级,普通的民间网络已经无法令他们满足。终于,他们入侵了国防部内网——阿帕网。
阿帕网在当时相当高级,非常符合两名黑客的胃口。但是他们有个坏习惯,每次攻破网站后,他们都会为了炫耀,留下代表身份的电子笔记。
就像小说里的江洋大盗,劫富后留下一个铜板,作为自己的作案标志。然而这一次,大盗很快落网——FBI找到了他们。
因为年龄小,FBI并未起诉波尔森。但波尔森的作案工具,价值200美元的电脑被没收了。
心痛之余,却也有好消息。一家网络安全机构看中了波尔森的才华。他们向波尔森抛出橄榄枝,提供了一份为政府部门寻找网络漏洞的工作。
被“招安”的波尔森表现优异。因为技术能力出色,他还受到了五角大楼网络部门的高度赞扬。
似乎一切重回正轨,但波尔森不这么想。
“正轨”代表着政治正确的网络正义,但却无法唤醒一丝激情。波尔森内心深处,始终回忆着自己曾身为“黑暗但丁”的岁月。无拘无束,却拥有强大力量。
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结束一天工作的波尔森,再次如幽灵般潜入网络。
波尔森成了一位“双面间谍”。白天,他是一位敦厚老实的网络安全顾问。但到了晚上,他便化身为翻云覆雨的网络黑客。
任职期间,波尔森的黑客技术也突飞猛进。他侵入各种网络系统,甚至窃听政府部门的电话。
《窃听风云》剧照
如同吴彦祖的《窃听风云》,在窃听过程中,波尔森洞悉了政府和黑帮的交流,更是掌握了美国政府和菲律宾总统的谈话细节。
终于,在1988年,FBI察觉到异常,开始反监听波尔森的电话。然而,早已被窃听的调查计划,使得FBI的行动像一出早已穿帮的拙劣舞台剧。
FBI赶到波尔森住所,发现这里早已人去楼空,只有一堆用各式各样零件废料拼凑起来的设备散乱地堆在地上。
《窃听风云》变成了《猫鼠游戏》,波尔森的人生开始充满戏剧张力。
2
风光不再
凭借出色的黑客技术,波尔森总能抢先FBI一步,逃离抓捕。然而,四处奔逃的日子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波尔森决定想想办法。
他重新联系到奥斯汀,经过一番针对商业逻辑的头脑风暴,一条致富路在他们面前徐徐铺展。
在当时,一个叫做KIIS FM的电台举办了抽奖活动。第102个打入电话的人,可以获得2万美金和一辆保时捷944,附赠一次免费夏威夷度假。
这正是两位黑客精心甄选的商业模式。他们拼凑起一套设备,接管了全市的电话网络。这意味着,无论是第102个亦或是第120个打入电话,都尽在波尔森他们的掌握之中。
奖品奖金,手到擒来。
他们开始依靠电话线谋生。入侵电台已经变成了休闲时的调剂,波尔森他们入侵了太平洋贝尔公司的电话终端,将未激活的号码激活,再放到网络上售卖。慢慢地,他们竟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灰色产业链。
FBI坐不住了。在波尔森被通缉的第二年,NBC的一档节目“未解之谜”曾在电视上公布波尔森的信息,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将其捉拿归案。
但当他们费尽心思展示完波尔森的“丰功伟绩”,等待热心观众来电时,电话却如雕塑般静默。
制作组在当天准备了800组热线电话,这些电话无一例外,全部失灵。电话这边,是手足无措的节目制作组。电话那边,是怎么也打不通电话的热心观众。
电视前面,是一边操作着一堆设备,一边捧腹大笑的波尔森。
不知不觉中,“猫”与“鼠”的身份认定出现了错位。他给FBI留下一个用来沟通的邮箱,甚至在FBI的服务器中留下一句“凯文已经假扮为五角大楼里的一名员工。”
在FBI还在疑惑于这句话究竟是不是烟雾弹时,波尔森真的伪装成了一名员工,潜入五角大楼,删除了自己的犯罪记录。
电影里的剧情重现,同样重现的是主角跌宕的人生旅途。一位叫做埃里克的黑客成为了故事的转折点。他曾与波尔森和奥斯汀合作,但由于技不如人,心生嫉妒。
于是,埃里克偷偷向FBI进行了举报。在一家超市,逃跑两年的波尔森被戴上了手铐。
后续调查中,警方在波尔森家中找到了大量电子设备。有特工对此表示,“这些东西让詹姆斯·邦德也脸上无光。”
詹姆斯·邦德,《007》系列影片主人公
入侵计算机网络罪、入侵通讯系统罪、间谍行为、搞乱通信线路和电子通信、帮助黑帮洗钱、非法占有公共财产……数罪并罚,等待波尔森的是5年刑期和6.5万罚金。
“黑暗但丁”的神秘形象轰然坍塌。对于波尔森而言,最难以忍受的并非刑罚,而是自己黑客世界的幻灭。
服刑期间,每每在外放风,波尔森总一个人呆坐在一旁。阳光斜斜地打在他身上,恍惚中有电话铃声,夹杂着蓝眸女孩的笑声与轻语。
3
重新启程
1996年,波尔森出狱。
5年的刑期对一位黑客影响巨大。技术日新月异,出狱后的波尔森已经被黑客世界抛在身后。
如同火上浇油,波尔森身上还有一条禁令:出狱后3年,不允许接触计算机设备。
这意味着波尔森几乎无事可做——他不能上大学,也不能去绝大多数公司任职,因为大多数学校和公司都配有电脑。
波尔森被迫在一家乡下的麦当劳担任收银员。即使这样,在缓刑官发现波尔森家里的路由器后,仍然被惊出一身冷汗。第二天,路由器就被取走了。
缓刑官对波尔森强调,即使去ATM取钱或者驾驶有芯片的汽车,都要向自己申请。
波尔森一度感到无比悲愤。但这一次,他选择冷静下来,思索自己的人生道路。
凯文·波尔森
在2000年的时候,波尔森利用自己的专业,找到了自己新的职业方向——他为一家安全研究公司做调查记者,撰写了很多分析黑客的文章。
由于拥有出色的技术基础和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波尔森的文章每一篇都成为了行业爆款。
后来,波尔森担任了美国著名杂志《连线》的记者。在2006年,完全自由的波尔森用一个自己编写的脚本处理了当时全球第二大社交网站“MySpace”的用户数据,对比筛选出了744个性罪犯。
社会渐渐接纳了这位曾经的黑客界“暗黑超级英雄”,波尔森与其他工程师合力开发了一款帮助记者和采访对象直接匿名通信的工具,致力于信息流通。2013年,波尔森带着这款工具加入了自由新闻基金会,还在G站上公布了工具源码。
今日,波尔森已是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他的家里摆满了自己获得的新闻奖和出版的书籍,闲暇时喜欢在推特上喋喋不休。
有人在推特和波尔森互动,问他,你认为自己做过最了不起的事情是什么。
他回复说,我信守了一个承诺。
别人并没理解。波尔森也不奢望别人理解。
他总想起那个午后,那个自己不肯放下电话的午后,那个在女孩面前夸下海口的少年,终于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文章来源: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MzYxNzc1OA==&mid=2247495386&idx=1&sn=e0c138d83550f7af9123a56188277ae6&chksm=9b3ac86bac4d417d6890329e052d10a69efc0a470aae903a829e1c748f999a8871b0a3522739#rd
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unsafe.sh